《东医宝鉴》的形成于学术特征的探讨
1 《东医宝鉴》以前的韩国医学及与中国的交流
1.1 史前
韩国的传统医学萌发于史前时期,是在远古人类医疗活动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据考古发现,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韩国的先民就用砭石来治疗疾病,而且应用砭石治疗外科肿气,后来有韩国砭石传给中国的记载。然而那时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人们笃信疾病是鬼神作祟所致。这种思想进一步流散传播,于是产生巫医。另一方面除巫术外,也有运用药物治病的记载,药物治疗方法上有饮药、外敷药、煮药,并使用了植物性和动物性药材。从檀君神话上引用的艾与蒜来看,这时韩国已经有用艾与蒜为药的记载[1]。
1.2 三国
公元一世纪,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战争频繁,平民百姓颠沛流离。但是人们对生存繁衍的企求,推动了医疗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使医学在兵舞烽烟中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在针灸、医药等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知聪于公元561年经高句丽东渡日本时传入的《明堂图》等164卷。三国时期融合了中医学及印度佛教医学的韩国传统医学就这样在朝鲜半岛发展起来[2]。
1.3 统一新罗
进入统一新罗时代后,韩国学不只满足于从中国和印度吸取营养,更为了使其作为独立医学进一步巩固、发展,创办了最初的医学教育机构。据《三国史记·职官史》记载,孝昭王元年(公元692年)设置医学博士二人,对医学生进行全面的医学教育。此时的韩医学对日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古医籍《医心方》引用了《百济新修方》及《新罗法师方》二本韩医学古籍。统一新罗统一了朝鲜辽阔的领土,在医学上从中国唐朝引进医学教育和医师制度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该时期佛教盛行,很多高僧来往于印度,通过佛教的交流间接地引进了古印度医学[3]。
1.4 高丽
高丽时代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4]。医学在继承三国时代医学的同时引进宋医学,脱离对症治疗的原始方法,开始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探究医学原理,并对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及治法等进行了说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虽然没有脱离宋医学的框架,但也没有仅局限于读记医书,而是对书中深奥难懂的部分进行注释,并进一步总结医术的核心内容。由于宋医学的传入,在高丽对阴阳五行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这样在医学领域也开始以阴阳五行为中心展开理论探讨,辨证论治的思想开始发展。虽然理、法、方遵循中国医学,但在药的使用上却兴起了使用固有医药的风气并进一步发展为乡药。
乡药是韩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地产药,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药材大量的流入韩半岛,他们把这些药称为“唐药”,以便区别[5]。实际上,“乡”字也暗示了国家,可以认为,“乡药”就是“国药”,即国家的代表性药物。药物因为产地不同,其形态、大小、成分、含量有差异,疗效也有区别。乡药主张,必须使用先人经验的,疗效确切的地道药材,否则不会得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乡药具有明显的地道性,故“乡”字也暗示着产地的重要性。乡药并非脱离医疗行为而被专门研究,而是在整个扶正祛邪过程中,利用“身土不二”的主张和本民族的养生之道,结合乡药的研究成果,以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就是说药物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在这种背景下编纂了很多乡药方书,如《乡药救急方》、《三和子乡药方》、《乡药古方》、《东方经验方》、《乡药惠民经验方》、《乡药简易方》和《诊脉图诀》等。
高丽时代摆脱了以前以单纯传授医学为主的形式,而是在中国唐宋医学基础上,同时综合从西南部传入的印度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的知识,开始努力创立高丽医学[6]。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临床诊疗的方书,在临床用药和处方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