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贤菩萨行愿品》开示[妙峰法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5 17: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贤菩萨行愿品》开示
  
  妙峰法师


      ()  
  

       诵经主要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宁静下来,在诵经时我们的心应尽量不要有杂念。历史上有很多修学佛法的人把《普贤菩萨行愿品》作为日课每天读诵,诵持经典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像大家熟悉的本焕老和尚每天就诵持《普贤菩萨行愿品》十二遍以上。
  
  诵持《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功德是很大的,其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财富观。所有众生都会有生有死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临终的那一刹那,我们的身体将要四大分家,地、水、火、风各归其位,将要向家属亲人告别。


       在临命终时,无论你多有权势或是富贵、还是很贫穷,都是一律平等,你拥有的一切物质财富都不会随你而去。我们这一生是随因缘而来,如果我们一生能诵持《普贤菩萨行愿品》,那么这种善业就会引导我们去极乐世界,相反,我们就会随着自己所造的业走向该去的世界,我们的归属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也就是“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诵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是为了我们聚集清净的业,让这清净的业引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成就无上佛道。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到处参学善知识,共五十三参,参到了普贤菩萨这里,普贤菩萨就告诉善财童子和诸大菩萨,要学习、成就诸佛如来殊胜功德,就必须修十种广大行愿。今天在座的各位来参加夏令营学习佛法,诵持《普贤菩萨行愿品》 ,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了解佛法,就要随佛学修,要想将来成佛,也可以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入手。
  
  (二)
  
  《普贤菩萨行愿品》经题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 ,“经”的含义带有贯穿、摄持的意思,佛经是佛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说的法。“华严 ” 是一种万德庄严的比喻,指菩萨在因地修六度万行来庄严他的法身,法身是每个众生与佛一样平等的佛性,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实体,以种种的行愿、功德庄严成就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相好。


      “大方广”是该部经典要解释的内涵,比喻它的量是广、体是大,法身遍满法界而无相,在虚空里有众生生存的星球是很多的,而我们的心是没有离开这个虚空的,学佛是要达到与之相应,最终得到解脱。我们平常讲的心念是依心而起的幻觉,它不是我们生命的真相,可以说我们平常对真心是没有一点的感觉与体验。

       普贤菩萨与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同称华严三圣,在娑婆世界里,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辅佐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愿”就是一种理想,“行”就是照着理想去实践,普贤菩萨的行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之所以要修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目的在于要解脱我们的生命,从三界轮回中求得解脱,要解脱就必须成佛,要具备成佛的能力就要修十大行愿。

       行与愿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行无愿,则没有方向;有愿无行,则只是空想。“不思议解脱境界”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包括认识与修养,学佛的人所达到的目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境界。从人、声闻、缘觉、菩萨到佛有着不同的境界,比如声闻乘的境界要比我们高得多,他不再有烦恼、贪嗔痴与生死的轮回,已脱离了三界,但他不管别人;而菩萨解脱以后不会安住那里,他知道绝大多数众生还在三界火宅里不知危险,或在遭受煎熬,于是,他要帮助每一位众生去知道真相,赶紧跳离火宅而不受轮回之苦。

       菩萨、罗汉都知道三界是如梦如幻,没有一点真实可得,也没有什么可恐怖,就像禅宗大德讲的“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因此,他们都不再执著,菩萨更是对来娑婆世界不觉得恐怖,所以菩萨是不思议解脱的境界。
  
  什么是解脱?四祖去见三祖时,请三祖为他解脱,三祖问谁把你捆住了,四祖一想没有人把我捆住,当下就开悟了。我们总觉得有烦恼在纠缠着,当我们修学佛法以后去好好观察时,就会发现它是了不可得,烦恼来自于我们的执著,由于有我执就产生了喜怒哀乐等等感受。其实,烦恼是无自性的,所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要解脱就是要把我们的烦恼认识得清清楚楚,修行也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普贤菩萨行愿品》不仅教我们解脱生死,而且要我们去帮助他人解脱生死。
  
  在十大愿王里,一者礼敬诸佛,诸佛包括过去已经修成的佛,像释迦牟尼佛就已灭度了;现在佛,像阿弥陀佛还没有灭度,正在极乐世界说法;未来佛,指的是所有众生。在《法华经》里,有一位常不轻菩萨能够持之以恒地礼敬众生,对任何众生他都不轻视,见到每位众生都顶礼并讲你们都是未来的佛,常不轻菩萨通过这样的修行,内心得到了彻底的净化,这位常不轻菩萨就是在因地修行的释迦牟尼佛的一世。我们一般人看到顺眼的人还无所谓,当看到讨厌的人烦恼就会生起,这与菩萨们的心就差得太远。当代社会人的感情比较冷漠,邻居之间少有来往,人与人之间相处也很难融洽,为了利益大家只顾自己,因此,学习佛法将对我们的人生会大有益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子女要对父母孝顺,同事与领导之间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
  
  (三)
  
        十大愿王的:


       第一大愿,就是要我们在修学佛法时要清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通过礼敬三世诸佛,让我们的身心始终坚持在清净当中,使我们本有的佛性得以显示出来。我们平常的心是染污的,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是一种染业,是一种轮转三界、流转六道的业。通过这样的方法,使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得到净化,让我们觉悟到本有的佛性。我们礼敬三世诸佛,特别是未来诸佛,因为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尊重别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所谓不如自己的人,别说去尊重,能做到不轻视、不傲慢就不错。从生命的本质看,众生是平等,十方法界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贵、贫穷之分,因此,佛教不允许杀生,这与礼敬诸佛有同样的意义。我们把礼敬诸佛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就是要多尊重别人、多包容别人,要多开发自己的佛性,让我们的生命得到彻底地解脱。
  
  第二大愿是称赞如来,在寺庙里作活动或诵经时,都要称赞佛、菩萨的功德,这个功德从身口意上得到体现,比如称阿弥陀佛身金色。佛的相好是从无始劫以来一直修出的庄严,在经典里,对三十二相是如何修出的都有说明,比如佛的牙齿有四十颗,佛的舌头很长。从口业上讲,佛不说无意义的话,佛讲的每一句话都对人有益的。从意业上讲,佛的心是彻底清净的,没有我们这么多杂念、妄想。佛圆满三种功德以后,剩下只有利益众生, “梵网经 ”讲,释迦牟尼佛来此世界已经有八千次,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利益众生。一般人开始学佛,可能对礼敬、赞叹佛菩萨不太经意,所积累的功德也就少,当我们领会了内涵以后,就会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净化我们的身口意,是集聚三业的资粮。现代人都很我慢,通过礼敬、赞叹,能把这种习气降伏下来。佛是没有这种喜欢礼敬、赞叹的分别心,我们也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别人的礼敬与赞叹。
  
  第三大愿是广修供养,这种供养不是要拿出很多的东西,而主要是法的供养。平常我们看到很多信徒拿着鲜花、水果去供养佛,要达到心的清净,我们就必须无所求,心量是广大无边的,供养一尊佛的同时,我们要想到无量无边的诸佛。法的供养包括很多,听闻佛法以后,我们要如理思维、法随法行,要利益众生,要代众生受苦。有人会问能代别人的业吗?这要从发愿的心态转换过程来理解,别人的业可能替代不了,而你自身的功德却得以增长。
  
  (四)
  
  诵经时不要看标点,要保持较均匀的节奏,诵经的效果不在快慢,主要是我们的心有没有清净。


       第四大愿是忏悔业障,世俗认为命运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佛教讲业力、业果,由业因感下的果报,业因成熟后的业果是没办法改变的,人跟人的差别很大,是由于每个人的因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从现在着手,把握自己的三业。因果论是佛教非常重要的观点,有几句话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很好地说明了三世因果关系。力量最大的莫过于业力,但业也是由心造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带来一种业,业有善业与恶业,它是非常微细的。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是过去已成熟的业所感的,但还有很多没有成熟的业,潜藏在我们的第八识里,因此必须要忏悔。通过忏悔,使业种子的缘发生改变,使重的果报减轻,或使一些果报不再现前。就好像一颗稻种,如果切断它的水、肥等生产条件,它就生长不出来。一切业由心生,要想忏悔也得从根本上入手,从心上下功夫,修任何方法,也都是把心给清净下来,这样才能达到忏悔的效果。业是没有形相的,只有功能作用,唯识宗对业果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大家不妨去看看这方面的典籍,如《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了解了因果,就了解了整个生死轮回。
  
  第五愿是随喜功德,当我们看到所有众生做的好事,我们都要随喜,而不要在内心生起嫉妒。一般人很嫉妒别人,特别是在同事、同学之间,常常由于嫉妒引发许许多多的矛盾,甚至产生不少人间悲剧。所以,随喜功德很不容易,这也要通过对佛法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与境界,通过修行,使我们的内心发生彻底地改变。
  
  (五)
  
  第六愿是请转法轮,据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刚成道时,是大梵天王和帝释天向佛陀请的法,由于佛法是很珍贵的,所以非请莫说。当时的人还不知道请法,大梵天王和帝释天因寿命很长而知道请法的因缘,由于他们的启请,佛法得以在人间传播。听闻佛法应有一个好的态度,具体的要求、仪轨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非常清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学习有关书及录音带。总的是要以一个接受、不抵触、放下过去的成见的态度“信为道源功德母”修学佛法要从信上入手,信使我们走向对佛法的体证、体验,信的力量可以使我们战胜疑虑、懈怠而得以真正地解脱。每个人的知见都很多,学习佛法就要放下自己的知见,去思维、观察事物的真相。听闻佛法还要身心专注,使自己种下较强力量的种子。
  
  第七愿是请佛住世,佛在灭度时一定要有人请佛留住世间,佛灭度也是为了度化那些因容易亲近佛而不精进的众生,请佛住世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对那些高僧大德、善知识们,我们也要经常向他们请安、请他们多住世间。
  
  第八愿是常随佛学,佛法的传播是来之不易的,佛的功德大于须弥,我们要学习佛的伟大精神。在经典里有很多地方,描述了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法舍身的事例,历史上也有很多高僧大德是这么做的,说明剥骨为笔、刺血为墨不是虚假的。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书写经典依旧有其功德,大家以后可以去试试抄经。
  
  第九愿是恒顺众生,经文里列举了所有生命形态的很多种类的众生。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但由于我们对它不认识,以致我们迷惑、颠倒、流转轮回。其实,依靠我们心在活动的那些识,都是虚妄的,就像我们昨晚道别的场景与话语,无论是多么感人,但都不可得。诸佛如来到世间度众生,是随缘不变无所障碍的,是很自在的;不像我们受着业力束缚,没有办法自在。各类众生都是一种假名,其形状、相貌、寿量、威仪、吃住等事相上差别都是很大的。修菩萨道就是随顺所有众生,令众生欢喜,即令诸佛如来欢喜,因为佛来世间是为了度众生,我们来帮助众生,就是替佛分忧,荷担如来家业,佛当然高兴欢喜。马祖讲“即心即佛”,这个心不是妄想、分别的心,而是那个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那个心,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大悲心是因众生而起,因大悲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觉。经文里对离开了众生就没有办发修行是讲得非常清楚的,大乘佛法是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但当我们还不具备度众生的条件时,有必要去静修,该住山的时候就住山。
  
  第十愿是普皆回向,对前九条所做的功德都要回向。回向先是回迷向悟,我们修学的目的是觉悟人生,我们要把修学的功德回迷向悟,把所做的一切善事回向自己开智慧。其二是回自向他,人一般是自私的,不愿意把自己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他人,这是不懂得功德的内涵,功德回向的对象越多,功德就越大。当我们的功德回向给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心量也就会扩大到无量无边,我们的本心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这是修学佛法的一个善巧理念,整个修行就是回归自心的过程。还要回因向果,我们所修为因,根据我们心量大小的程度,将会感应不同的果,所以我们要把因回向到无上的佛道,才会成为圆满的果报,而不要把拜佛的功德去乞求发财、保健康等上,心有所求,修的业即使满了愿,那也是有漏福报,这种人天果报总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把很小的因回向到无上的菩提正果。再就是回事向理,大家对理事之间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布施了那些很困难的人,如果你掂记着以后的回报,那么这种果报便落入了有漏;相反,你帮助完了就放下,一点都没有执著,就可以达到三轮体空。所以,我们在做一切功德时,要放下分别、妄想、执著的种种事相,放下自我,而与空性的实相相应,理就是本来如此的道理,无所得是人生世界的本来面目。
  
  对《普贤菩萨行愿品》的讲解就到这里,真正需要的是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去体验。


   (文章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