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师经中有两处提到犯戒忏悔清净: ①“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玄奘法师译本)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业无有毁犯堕恶趣者。设有毁犯闻我名已。专念受持至心发露还得清净。乃至菩提。” (义净法师译本) 三聚戒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五戒、十戒、菩萨戒和比丘戒属于摄律仪戒。 犯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者,破的是摄律仪戒。 “密乘戒”所指不明,因为密乘戒有很多,除了共通的“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之外,受某些传承的灌顶,常常意味着在此十四条根本戒之外还要持守一些特别的戒(因未受密乘灌顶者不能看相应的戒条,所以此处不便举例)。不过,就这十四条根本戒来说,也都可归于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范畴。因此第五大愿“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已表明:这些重罪也可通过持药师佛号而得清净。 ②“唯当一心,归 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这里面的“禁戒”,包括了摄律仪戒中的所有内容,“若”以后所列,仅是举例列出其中一部分而已。 二、“专念”的含义,此处可作三分理解: ①专心系念。 ②专一。观上下文,此语既是出现在药师经中,此处既是通过修药师法门而还得清净,自是仅念药师佛号而非其余。但这并不是说,修别的法门,持别的佛菩萨名号,就不能还得清净了。 ③一门深入。无论修何种法门,都需一门深入,才能事半功倍。若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觉得这个法门不错,修一修,明天觉得那个法门更好,又换了,或者什么都想要(这也是一种贪欲,对法的贪欲,是以世间心来求出世间法),那么势必事倍功半,甚至到头来哪边都摸不着门。所以祖师大德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