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足之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录的都是因果故事,其中几篇“鬼故事”让人大开眼界:鬼比人精明。佛经讲,鬼神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鬼神的确有过人之处,因此,人们处理跟鬼神有关的事务,比如祭祀,超度,忏悔,还不能草率行事。要想得龙天护佑,一定要多积有阴德;祭祀祖先,须得真诚有礼;做超度方面的事,不可自欺、欺人、欺鬼;凡事以诚相待,敬人、敬神、敬祖先,善待法界所有众生。
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善鬼报恩的故事:内阁学士永宁先生得了一场大病,先请了一位医生诊视开药,吃了不见好转,便另请高明。这第二位医生开方前,要看前一位医生的药方。永宁先生到处找不着,怪罪丫环,命丫环们寻找,找不着就得挨打。他生发了一阵子脾气后躺着休息,恍惚中一个人跪在他的案头灯下说:“请大人不要鞭打丫环。那张旧药方是小的给藏起来的。小的便是生前你任臬司时,替我平反昭雪得以生还的那个死囚啊。”这个鬼说出了一番深谙人情世故的道理:医家常有同行相忌的毛病,第二位医生之所以要看前一位医生的药方,是要开出相反的药方以示高明;实际上第一个医生开的方子很好,由于大人求病愈心急,才服用一剂,只要接着服用就好了。把原来药方藏起来,免得第二位医生开相反的药方而害了大人。果然,第二位医生因为没有看到前一位医生的药方,开出的药方竟与前方完全相同。永宁先生感激鬼神相救,于是将原方子开的汤药连服数剂,他的病很快就好了。这个故事是永宁先生镇守在乌鲁木齐的时候,曾亲口对纪晓岚说出来的。
纪晓岚记载的“孝妇念佛超度怨鬼”的故事,对时下经常给人助念的居士很有启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农妇明白那女子是女鬼之后就感到恐惧。那女子跟随农妇来到家里,但不进屋,在院里或墙角下徘徊。如果农妇向她逼进,她就步步后退。农妇返回原处,她却又凑了上来,总是不近不远。一天,农妇壮着胆子远远跟那女子交流,终于清楚了一段因缘:农妇和女子前世都是一位富贵人家的姬妾。农妇嫉妒女子受主人的偏爱宠幸,就诬陷她与人私通、盗窃。主人听信了农妇的谗言,把女子幽禁起来,不久郁闷而死。如今,女子是来找农妇偿命的。可农妇这一生事奉婆婆非常孝顺,总有善神在暗中保护,使女子无法接近。女子感到报复的愿望难以实现,转而请农妇礼请出家僧人超度她早日转世托生,这样两人间的冤怨就算解除了。可农妇家里贫寒,拿不出钱做超度。女子便请农妇以虔诚之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万声,说这样同样可以超度她。农妇怀疑自己的超度能力,女子解释说:一般人念佛,心思杂乱,自然难与佛感应;但如果是忠臣孝子,念佛一声,即直达三界,其念佛的功德威力,与诵经拜忏同等。农妇听信女子之言,虔诚地念起佛号,每念一声,女子就向西一拜。农妇念满一万声,那女子(女鬼)就不见了。纪晓岚感叹说:“真诚孝顺双亲,其功德胜似信心拜佛!”
这则“孝妇念佛超度鬼神”的故事提示我们,修行人能否超度鬼神,不是看其读了多少经,念了多少佛号,而主要靠修行人的德性,这里的德性包括善根和善行。纪晓岚记录了他的前辈吴青纡先生讲述的事例:横街有一家宅院经常闹鬼,主人家请了几位经忏师来念经超度鬼魂,入夜做放焰口法会时,有两个女鬼忽然在灯下现身,跟经忏师作礼说话:你们几位师父平时喝酒吃肉,诵经礼忏没有什么作用,你们放焰口所施的食物,没有得到佛力加持,我们鬼魂得不到利益。烦请转告主人家别请高僧,好让我们得到超脱。几个经忏师又害怕又惭愧,吓得从座位上溜下来,法事没有做完就吹灭灯烛,跑掉了。后来,纪晓岚的先师程文恭买下了这所宅院,另请高僧超度孤魂,这住宅从此平安无事了。
我亲耳听闻到一些“鬼故事”,也可以佐证纪晓岚说的没错:
烟台有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堕了六次胎,婴灵闹得她痛苦不堪。她请北京的李居士帮助超度,李居士说下午举行忏悔法会,可那女士等不及,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李居士就提前单独超度婴灵,引导女士诚心忏悔。结果只有五个婴灵走了,还有一个婴灵,觉得“妈妈”忏悔不真,不愿马上离开,要等待下午看见“妈妈”当众忏悔。女士受到心灵震撼,下午忏悔法会上,她最先起身忏悔,让在座的几十个男女老少居士见证,悉数自己的罪过,泪流满面,鼻涕洒到地上,嗓子沙哑,磕头时把地板震动了,还跪在地上给大家作揖,发心虔诚学佛,永不杀生和堕胎,并一定孝敬老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法会后,烟台女士完全没事了。
我听一位居士说,在北京某临终关怀医院,一批人晚上给逝世的老人助念,其中有个女居士很执着形式,弄得助念现场不清净,结果当场被亡者的冤亲债主缠上,在场其他居士都看到她忽然手舞足蹈,知道她被附体了。这下可好,不但没有超度鬼魂,还被鬼魂捉弄了一番。我分析这个事,得到一个启示:念佛人给病重的人助念,如果作为人道关怀是很有作用的,而要超度病人的冤亲债主,则要看念佛人的实修功夫。同样的,助念团送死者往生,也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办到的。(2012年2月25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640a20102e5i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