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读〈观众生品〉度脱众生,就要知道如何观众生的根性。本品与<问疾品>的结构类似,在激烈的辩论问难中开显菩萨的方便智慧。从“菩萨当何所依”入手,渐次深入谈“菩萨当住度脱一切众生”的条件,最后归结为“以无住为本”。 经文重点讨论佛菩萨与众生间的双向关系,正如《坛经》指出的:“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佛是根据众生的需要,才产生如此多的法门,特别强调“对机说法”,而有“四悉檀”之设置。悉檀,意指成就众生的方法。若众生希望过人间好生活这些世俗需求,佛所说的是随顺众生欲乐的“世界悉檀”。先行世间之善,然后层层向上,而有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最后达到最高真理——第一义悉檀。这是真俗二谛论的另一种表达。 众生有向上的追求,佛菩萨有向下度化众生的大愿,两者间双向互动的理论起点,在于众生的“空性”。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不明空性,不明沉沦于生死轮转的原因,而只是畏于生死这个结果。菩萨度化众生,就要使众生“了生死”,明明白白地了解生死的原因,从而修解脱生死之道。欲解除众生对生死的畏惧,当然要依恃最崇高圆满的力量,故维摩回答文殊问:“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紧接着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如何住?” 这里的“住”,是定位的意思。如《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 维摩回答:“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菩萨要依恃如来功德之力,就要定位在度脱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上。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乃至非想非非想等一切众生,菩萨皆发愿要将其度化到无余涅槃的终极境界。只有把心定位在如此广大的境界,才能得到如来的加持。 在以下一连串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乘佛法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小乘佛法,而是在继承小乘修行内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通过定与慧的修行,以行正念而消除烦恼。行正念,就是灭恶生善。从七佛通诫偈以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立场,大小乘的区别只在于发菩提心的心量。以下经文,就进入“文殊法门”的核心。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身”是现实的凡俗生命,以欲贪为本。众生由于不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实相,产生了虚妄分别,这是欲贪之本,而虚妄分别则以颠倒想为本。老子也讲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从欲贪、虚妄分别到颠倒想,说明烦恼的两种来源: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来自感性的欲望,所知障来自知识的局限,众生就是被这两种障碍遮蔽了对真理的认识。要克服颠倒想,必须以“无住”的智慧对治。那么“无住”以何为本?这就引出这一品的核心思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大乘佛法的精神就在于“无住”。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彻悟,可见《金刚经》与《维摩经》的精神是相通的。“无住”的“住”,与“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如何住”的“住”,两者意义并不相同。“无住”的“住”,是执着的意思,众生用扭曲的思维把生动、流变的世界僵化,用停滞、孤立的观点审视世界,所以产生种种颠倒梦想。由于不了解如虚如幻的生命流转,于是将欲望放大,产生种种颠倒想。只有通过“无住”的智慧,才能消除扭曲僵化的思维定势。 “无住本”中的“本”,只是强调“无住”的涵义。“无住”即表明:除“无住”自己,没有任何其它根源。活泼泼的“无住”智慧没有任何滞碍,不需要在语言层面继续追问下去。百年来,国人头脑被西方线性思维模式格式化了。这种线性思维的代表,可见托马斯·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论证,通过最终的第一因而推断出上帝的存在。而在佛教看来,线性思维是僵硬停滞的颠倒想。虽然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需要逻辑的模式,但逻辑解析后的世界,并非世界的本然。佛教的思维是圆融的,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佛教的实相、真如、法界这些概念,要循“无住”的思路,不能对它们作类似第一因的实体性理解。 佛教的核心思想,以缘起论与业力论为两个基本点。缘起性空指向“空”,业力的因果相续指向“有”。佛教发展两千五百年中出现的各种流派,无非是对这两个基本点的阐释各有侧重。中观学派直探“空”的本质,唯识学派侧重于分析现象界的“有”,并从众生因地入手,一步步转识成智,而如来藏思想则从佛的果地入手统摄世间与出世间法。在人间传播的佛教派别,都是对佛陀觉悟境界的解释,只是彼此侧重的角度不同而已。 “无住”,要求我们对世间万象乃至佛法,不要作刻舟求剑般错误的执着,要如实观照世界,并以方便智慧度化众生。“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与《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完全一致,意味着不僵化、不停滞。以“无住”为本,我们对这个世界才能不抛弃、不放弃,根据众生的根性与需要随缘度化,在当下的生活世界中去建设佛国净土。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十期,2010年8月 佛教观察网站:http://www.buddha-eye.com/ 佛教观察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本刊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