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虚大师药师经讲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1 18:5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药师本愿经讲记


太虚大师讲述

学僧竺摩记

──二十三年六月在宁波育王寺──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


释迦世尊,于娑婆秽土,刚强难化之众生中,诞生成道,垂范四生,度脱九界,其无畏勇猛之精神,诚为不可思议者矣!故当时所摄化之大小乘弟子,无不具慈悲喜舍,四摄教化,狮吼象步,超然死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净土不烧毁。”此为释迦世尊,及其化众,即于娑婆秽土,以建立其净土者;犹弥陀之极乐净土,药师之琉璃光土。盖十方诸佛,无不本其因中所发之无畏大愿,所修之勇猛妙行,行圆愿满,果上之主伴功德备,依正庄严成,而清净国土由之建立。


中国之有佛教,二千余年,于言教知见上,有历代古德之开扬,微言大义,得以不坠;唯于身教行为上,渐失伟大雄壮魄力,内枯无畏之精神,外鲜有力之德行,缺之自主,依傍他家,不能修诸佛自力之行愿,荐去净佛国土。故求生极乐之净土宗,于中国特殊发达,速死之心,切于延生,佛教至此,全成为消极颓废,失其活泼生机之天趣,如半身不活之人,非依墙靠壁,不能自立,虽有高深玄妙之教理,不能启发人生之愚昧,履霜坚冰,由来渐矣。


唯我亲教太虚大师,秉释迦世尊之行愿,现弥勒菩萨之化身,于此风雨凄迷,人心堕落之际,高踞狮座,发行正令,提示平展佛教教理为纲宗,创唱建立人间净土为归趣,二十余年来,靡间一日,作此深大行愿之运动。兹者受四明育王寺之请,讲《药师本愿经》,师述讲此经‘三因缘’中谓:释迦世尊,“将济生之事,付与东方之药师;度死之事,付与西方之弥陀。”又谓:“然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而说明在此经中者;此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有补偏救弊之功能,尤合于现代人类生活相资相养之关系。”又谓:“故今日之学佛者,应将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之方法,牢记于心,孤掌难鸣,众擎易举,集众人之力量,方可转此污浊恶世娑婆,为清净琉璃也。”亲教大师,将个己之扶颠救危之一片婆心,缩写于此数语中;将十方诸佛自觉觉他之行愿,亦揭示于此数语中;久为一般佛弟子所遗忘之‘资养现实人生之佛教’,亦活跃于此数语中。至于师之妙无碍辩,海翻波腾,作如理如量之说法,自有本《讲记》为证,无须赘述。将见此后佛弟子之教行,药师与弥陀并重,资生与度亡齐修,而人间净土,即以本《讲记》立其基础焉。


芝峰愚钝,曾承亲教大师之命,于‘药师加被益’之‘闻名得益’一文,代讲三天,深惭意未融真,义未显理,白圭之玷也。


四明延庆寺弟子芝峰谨序



讲药师经缘起


今讲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可有三种因缘:


甲、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


人生在世之大事,莫过生之与死,而最难解决之问题,亦唯生死而已矣。是以诸佛兴世,无非将自己所证知的如何解决生死问题之经验与方法,宣扬开示,使一切众生依之实行,而得解决人生最难解决的生死问题。如释迦世尊之降生为娑婆教主,应此界之机,示现成佛说法等事,其所为之目的,即使吾人由之而对生与死之问题获得相当的或究竟的解决办法。故吾人称释迦为本师,通常皆目之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凡佛弟子,皆奉为根本之师,亦以现今世上所流传之佛法,皆导源于释迦佛也。


但中国诸大丛林之大雄宝殿中,皆供三佛,中供释迦,其左右兼供药师与弥陀者,正显释迦在此界为主中主,药师弥陀为主中宾。主中主者,乃如如不动之无为妙体,虽无为而无不为,一切诸法莫不依止此,一切作为咸皆归向此,故能达生死本空而究竟解脱者,即为主中主,而更不须他求。然对世界众生之未了生死者,从如如不二之妙体中,开出药师与弥陀之两大法门。将济生之事,付与东方之药师;度死之事,付与西方之弥陀。盖东方位四方之首,居四季之春,生长万物,故资生延寿之事属之;西方位四方之三,居四季之秋,万象萧条,故救死度亡事属之。是知药师弥陀,乃从此界释尊全体所起之大用,虽有消灾度亡之别,摄用归体,咸不外乎无为而无所不为之释迦佛;而体用别论,亦不妨列有三佛也。


中国自唐宋以来,于佛法注重救度亡灵或临终往生,偏向弥陀法门,故以弥陀法门,最极弘盛。中国人有不知释迦与药师之名者,而弥陀则人人皆知,可见唐宋后之中国佛教,偏于度亡方面,信而有征矣。由此之故,社会人民往往有认佛教为度死人之所用;死后方觉需要,而非人生之所须,是甚昧于佛教之全体大用。


近年以来佛教渐普及于中国现社会各界人士中,种种经营建立佛教之团体,且依之修学者,不乏其人,尤其注重于应用到现代社会之新佛教精神,如办佛教孤儿院,义务学校,施医所等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家庭社会之生活,使一般人于现生中得佛法之益。过去偏重于荐魂度鬼之佛教,已一变而为资养现实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而说明在此经中者,此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有补偏救弊之功能,尤合于现代人类生活相资相养之关系,故今有讲此经之需要。


但人生依是药师弥陀二佛,对于生死二事虽得相当办法,然究竟办法,仍在直达如如不动之主中主释迦佛。此即真如法界,人人本具,各各不无之天真佛也。若能契会于如如理,则真如境内,本无生佛假名,平等慧中,何有自他形相,涅槃生死,等同空花,是则第一义谛中尚觅生死了不可得,何有生死大事之欲待解决耶?良以无始不觉,飘堕于如梦幻泡影之生死海中,旋转无已,此诸佛所以出世,佛教所由建立也。由是而体达生死本空,了不可得,固毋须向外他求;若或生存之欲求未尽,则须仗药师法门而消灾除难,成就福寿,即此人生,可得无上利乐。如由父母妻子之相资相生,即成家族,由各个家族相助相养,即成社会,由维持社会秩序,即成国家,乃至诸国互济相资,即成全人类世界。不但此也,即宇宙间之形形色色,动物植物,皆有相生相养相资相成之关系,而构成有情与器世间也。


复次,世界既有成住坏空,则众生栖息其中,亦有生老病死,死生生死,生死流转,故无生而不死或死而不生者,所谓“死者乃生之始,生者乃死之终”,正明生死不断。而生时即有父母、妻子、朋友、家族、社会种种关系,若能依此消灾延寿之法门,作种种资生之事业,则生之问题解决矣。然死后须随善恶业因,升沉于天上、人间、鬼、畜、地狱,若依出世三乘教法修行,即得超越轮回六趣,或依弥陀法门而得生净土,则死之问题解决矣。故人生时则有相资相生之关系,依佛教法,得消灾延寿之益;临命终时,则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乃至六亲眷属,广作佛事,水陆空行,超度亡灵;而人世之生死二大事,均有办法矣。


故于释迦佛法中,济生之事,须藉此经;度死之事,乃属《弥陀》等经。今欲将唐宋以来偏重度亡之佛教,变为适应今日现实人生之佛教,以逗近人学佛注重现生应用之机宜,乃提倡讲演此经之第一因缘也。


乙、中国名东震旦土即为东方世界


药师佛所住之东方琉璃世界,乃以此娑婆世界为标准而言。谓从此界东去经十万殑伽沙(恒河沙)世界,有一国土,名净琉璃,其佛名药师琉璃光。此以佛眼视之,十万殑伽沙世界外之世界,亦犹吾人视法堂前之舍利殿耳;而在凡夫观来,渺渺茫茫,不可捉摸,非特想像不能及,即言说文字亦莫能到,入于不可思议矣。但依佛法而随顺凡夫心量,不妨将广大之事,缩小而说。假如以释迦佛降生之中印度,当为娑婆世界,则从中印度经东印度及诸小国,而至东震旦土,(亦译支那、天竺、身毒、真丹。震旦者,八卦东方曰震,东方日出曰旦,皆符万物生长义。)则东震旦土即可视同东方琉璃世界也。不但此也,即此世界人类之思想、文化、道德观之,吾人所居之东震旦土,亦与东方琉璃世界之药师法门相符。盖吾中国之思想文化,如孔、孟、老、庄等学说,及尧、舜、汤、武、周公等古圣先贾,皆重于人生道德、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皆现生之事。若由中印度而西之天方、犹太、埃及、希腊、罗马等古国视之,就其所倡之摩西、基督、回回等教,说世界人类为上帝所创造,人生在世无别事,只求死后回复到上帝之天国,故其对现实人生更不求办法,唯一之目的,在求上帝哀怜早生天国,故皆偏重于死事。


由此将范围缩小观之,以中印度为娑婆,由中印度而东至震旦土,宛然东方之药师琉璃世界也。且其注重资生事业,尤皆与药师净土极相符合;中印度而西至犹太、罗马等,偏于度死之事,正近似于西方极乐世界之往生法门。由是观之,今东方中华民族之东震旦国,其民族性,及古圣先贤之道德文化,皆与琉璃世界之药师法门相宜,乃提倡讲演此经之第二因缘也。


丙、依药师琉璃世界建立新中国及人间净土


依据前二义以合明之,谓此《药师经》中释迦佛说,东方有琉璃世界,其世界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其世界如何严饰,其佛因地时如何发大愿利乐有情而得此报,乃至于中,有日光月光等菩萨住其中。若近摄之为东震旦土,即可视为现今中国人民之理想国。如何实现此理想国?则佛教中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依吾人心理中所想像之琉璃世界为模型,如工程师之先有计划图样,依之而施建筑工作,则此东震旦土,亦即可成为琉璃世界。故愿吾国人民,应以琉璃世界为理想国,定为趋向之标准;依药师之本愿,而发愿,使将来世界如何如何,集修众行,则因圆果满,琉璃世界实现匪遥矣。


再推广言之,以今世交通所及之地球人类,概依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而成琉璃世界之方法行之,则人类之理想世界,亦不无实现之希望也。故今日之学佛者,应将药师如来,如何发愿修行之方法牢记于心;孤掌难鸣,象擎易举,集众人之力量,方可转此污浊娑婆为清洁琉璃也。以今日重重困陷于水深火热中之中华人民,尤宜急依此法,以求安全之出路;即今全世界人类,斗争炽然,人命朝不保夕,亦唯依此药师消灾延生之法,乃能转祸为福,是则提倡讲演此经之第三因缘也。


依此《药师经》而作延生法事,虽尚流行于中国;然能讲解修行者,则如凤毛麟角。就吾数十年足迹之所至处,皆未遇见讲习此经,今能于此释迦如来舍利道场之阿育王寺宣讲此经,亦诚为现代佛教中极可纪念之一盛事也。


太虚大师讲,学僧竺摩记,廿三年四月于宁波阿育王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3:23 | 只看该作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释名题


分释


1.药师  药师者,即吾人日常所诵之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乃梵音“裨杀社窭噜”之义译,亦可称为大医王佛。所谓佛为无上医王,拔除众苦,善疗诸病,故以药师为喻。药乃世间治病之物,例如药店中所陈列之药品。但以佛法言之,不惟人于得病时方吃药,凡世界众生无时不浸在惑业苦之病中,身心充满诸病。若身病,则有世俗药物可治;若心病,则须以法药对治之。在药之意义上说,药是治病之物,若无病则非药,故从无病非药之反面,而显有种种治病之药。然亦不外二种:一、治身病之物药,二、治心病之法药。


物药者,即世间治身病之药。中国自神农尝百草制药以来,为物药之发源。但物药非唯草木等植物,即金土炭石等矿物,飞禽走兽等动物,皆为制药之原料。吾人试检店中所制之药,其要素原料皆不外乎此矿物、植物、动物之三种。但依药病之本义言之,则唯病时为病,药时为药,此属狭义。若广义言之,则寒而需衣,饿而需食,倦而需住,困而需行,乃至旅行惫倦以舟车代步,睡眠来时以床座歇息;此饥、寒、困、倦等无非是病,此衣、食、住、行等无非是药。总之,人生之有需要,无非是病;所需要者,无非是药。故众生充满诸病,宇宙万物莫非药也。此以普贤菩萨与善财童子之一段问答因缘,更可显明药与非药之义意:一日,普贤命善财入山采药,凡能为药之草木,皆可采来。而善财踏遍山岩,徒手而归。询之,则言满山皆药,无从采起。普贤又命入山,将非药者采来。善财依然空手而归。再诘之,则见满山,又皆非药,亦无从采起也。此其从是药之心视之,故满山皆药;从非药之意看之,故满山皆非药。是知药与非药,全在医生之得当与否,得当则砒霜亦可为药,不得当则人参亦能死人。故从广义言药,虽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之原料;若不经医生配制,矿植等物又皆非药。药须经医生制方配成,方可治病。又药中复有丸、散、膏、丹等已制成之药,此即所谓“祖传秘方”,“配时虽无人识,良心自有天知”,随时可以治病者。综上而知物药不外三种:即有矿、植、动物等为药之原料;以之有按方制配之药;有丸、散、膏、丹等已成之药。


法药亦有三种:一、经律论,二、五乘、三乘、一乘,三、陀罗尼。佛依众生而施设经律,皆为对治众生身心之病。众生堕无明惑,得业报身,充满诸病,佛说诸经、诸律广为医治;乃至菩萨、声闻结集经律,造论申义,真理重重,法门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亦犹充满宇宙间之矿植等物,皆为药之原料。虽然、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机施药,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为人乘,则施五戒,十善之法,对治五逆,十恶之病;为天乘则施四禅、八定等法,对治散心位中诸病。此二为出世三乘之基础,是必经之阶梯,故亦说为五乘共法。推而上之,复说出世三乘共法,使声闻、缘觉,依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灭除三毒烦恼,解脱生死病苦。声闻等所行四谛等法,虽属二乘,而为大乘之所共行,故亦曰三乘共法。又为一类发菩提心修大乘行之机,遂直施一乘不共之教。佛对众生之根性差别,而施五乘、三乘、一乘之法药,亦犹世俗医师,对病人而制方配药也。陀罗尼者,此云总持,总持无量教法;亦云遮持,遮一切恶病持一切善法。此能治一切病,亦犹物药中之丸、散、膏、丹为祖传秘方,不可示人。盖总持咒语,义不可解,且亦无须推寻其义;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结印,口密持咒,意密观想,三密相应,便得遂愿所求,解除生死,消灭过患,得大妙用。如此经中之药师咒,若能依之诵持,亦可消灾获福,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也。综上药与非药,列表于下:



┌矿、植、动物


┌物药─┤制方配药

药─┤
└丸、散、膏、丹



┌经、律、论


└法药─┤五乘、三乘、一乘


└陀罗尼

非药────○○○


师者,正显其能以物药、法药善治众生身心之病,谓之为师。古谓药师,义兼医师。前明矿植动物之物药,与经律论之法药,皆须得师调制,方可为药;若无师,药亦无。唐黄檗禅师所谓:“大唐国里无禅师”。复言:“不是无禅,乃是无师”,故以师为最要。世俗如神农、扁鹊等以物药治身病,即为物药之师;佛以种种法药善治众生之病,故为法药之师。地上菩萨对地前人言,亦称药师,而对佛言,亦为病人,盖微细无明未尽,犹须佛之法药治故。地前菩萨对二乘、人、天言之,亦称药师,对地上菩萨言,亦为病人。乃至人天对邪外众生言,亦称少分药师,但推而上之,实是病人也。唯邪外众生,但属病人而非药师。又九界凡圣,皆为病人,唯佛界乃为究竟无上之药师也。若从非师边言之,则邪外、人天等皆为非师,二乘、菩萨少分属非师,唯佛不在非师中摄。又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物应生,神变莫测。而自受用身,住佛自果功德。现他受用,应地上机,为地上师。现大化佛,应地前机,为地前师;现小化佛,应二乘、人天之机而为师;现随化佛,应人天及邪外之机而为师;是故唯佛一人,乃为究竟药师。今复以表明之:


师───────

──────自受用佛┐法


地上──────他受用佛│


地前──────大 化 佛├身


二乘──┬───小 化 佛│


天 ──┘



──┬───随

佛┘佛

非师──────

──┘


2.琉璃光  琉璃光者,合梵华方言,梵音为“薛琉璃钵拉婆喝啰阇也”。琉璃、具云薛琉璃,或吠琉璃。平常闻见琉璃二字,即想到大殿中悬于佛前之琉璃灯的体质,其实不然。琉璃乃顺梵音薜琉璃相近而译,其义为青色宝,──即宝石中之蔚蓝色者。宝石即同宝玉,其体透明,如天青之色,有晶莹之质,表里洞彻,内外相映;所谓琉璃光者,即此天青宝中所含之净光。其为相也,如万里无云蔚蓝深青之天空,充满杲日光辉,由光明清净故,更显其高远蔚蓝;由高远蔚蓝故,更显其光明清净,可以仿佛似之。此无云无障之清空,即显绝言绝相之如如第一义空;于此如如第一义空中,充满般若之如如无分别智光,由般若无分别智照第一义空之境,同时由如如境而显如如之智,境智如如不二,即是青色宝光之琉璃光也。又四宝所成之须弥山,其覆于吾人所居南阎浮提之上者,即吠琉璃宝。吾人对高日丽天迥无云翳障隔之晴空,即为吠琉璃宝所放之青色宝光。此显离垢真如,或出障圆明之如来藏。盖由天空一切障翳净尽,所显洁无瑕疵之吠琉璃宝光,亦犹以般若无分别智,扫空无明惑染而照耀真如法界如来藏性也。复次、此琉璃光义,与今日中华人民所欲实现之理想目标,亦极相符;盖孙中山先生以青天白日为建立中华民国之国旗,此青天即琉璃宝,白日为琉璃宝充满之净光。佛陀说法,无不契理契机,此琉璃光尤深契第一义空境智如如之理性,与中华民族建立民国之机宜也。


3.如来  如来者,可综上药师与琉璃光二义而显之:如、即琉璃光,来、即药师。如即琉璃光者,不变不异谓之如;无二无分别,遍一切处,尽未来际谓之如。谓如如智契如如理,如如理冥如如智,理智泯合,故曰如如;亦即根本无分别智,证于根本无分别之真如妙性。此真如妙性,地前三贤、二乘未证,地上菩萨分证,唯十方诸佛究竟明证,犹吠琉璃宝光之纯净圆明也。来即药师者,诸佛契证真如妙性,自他平等,不可思议。但以十方众生,迷而不觉,妄想颠倒,未能证得。为欲令除颠倒之妄想,拨无明云雾而见佛日丽天,乃由大悲愿力,从真如性中来示成佛,应病施药,教化众生,此非来即药师乎!如来之梵音为“呾他揭多”;亦即余经“多陀阿伽陀,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中之“多陀阿伽陀”。总之、约证真如妙性,皆属于如;在现身说法教化众生之来去生灭行住坐卧等仪相,皆以来义摄之。故如来者,来即非来,非来而来。自其来义观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等,皆即如而来;自其如义观之,若行、若住、若坐、若卧等,皆即来而如。故不于行住坐卧等中见如来,亦不离行住坐卧等中见如来,金刚经所谓:“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也。


4.本愿功德  药师果上所成之功德庄严,皆出本因地中行菩萨道时所发之大愿;由此本因地中所发大愿而成果德庄严,故名本愿。但诸佛菩萨因地所发之愿,有通有别:通愿者,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亦可加“福智无边誓愿集”为五愿。然此第五愿已在第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中摄尽,盖所成之佛道,即福智两足尊也,故毋须再立第五之愿。此为十方诸佛菩萨所发之通愿。其于通愿中各有别愿者,即如弥陀之有四十八愿,药师之有十二大愿,乃至其余诸佛所发之八愿四愿等,皆为别愿。而诸佛菩萨所发通别之愿虽无量无边,不妨弥陀以四十八愿为本,药师以十二大大愿为本,乃至一一佛各有其根本愿,以摄其余诸愿为枝叶,故本愿又即根本愿也。


所谓发愿者,即普通所谓立志,志既立定,则抱有志者事竟成之决心,虽赴汤蹈火亦所不辞,以达到其目的为止。如普通人入学校,进教会等,亦须立志愿书,方能允可。志之所在,为成功建业之本因,故立志愿者,诚人生先决之问题也。诸佛菩萨因地发愿,亦复如是,誓愿既定,虽经艰难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挠之牺牲精神,实现其所志之目的。但其所以与普通立志不同者,以诸佛菩萨因地中发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愿,皆从清净心中出发。谓由五遍行中思心所,五别境中欲心所、胜解心所、慧心所,十一善中信心所等以成,非但别境之欲也。


又称为誓愿者,誓为誓约,正明志愿既立,复以誓约束,则非志愿完成不可。故平常所谓人之患者,患不立志,若志既立,必定成功。今菩萨既立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志愿,虽经若干波折违碍,亦必有达到目的之一日。如江河百川之水,虽经山丘土石之阻而终汇于海,所谓“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也。故自诸佛菩萨之通愿观之,其所发誓愿无量无边,而本此誓愿修行所证之果,其施设普济群生之法门,亦无尽无滞也。自其愿上之誓以观之,例如弥陀之愿成佛时,名称普闻,若闻我名皆得往生,若不得成,誓不成佛;则今日弥陀既已成佛,其所誓亦必成矣。又如水陆仪轨上每有“惟愿不违本誓”,此不违本誓,为保持人格信誉之要素,若违背本因誓愿,则即为自欺矣。即如中国古来之圣贤,凡有所为,务必躬行实践,成其志行。故学佛者,亦须先发誓愿,范围自己,督促自己,鞭策自己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4:09 | 只看该作者

复次、虽有本愿,必藉功行圆满,方使其本愿之得遂;如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誓愿,则须修六度、四摄等诸胜行,功成果圆,方能实现众生无边誓愿度之理想;若无功行,有愿徒然!故平常谓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此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此菩萨行,即四摄六度等万行。四摄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必藉此等功行圆满,方得果位庄严妙用,是即所谓功德也。功德、谓功家之德;但有功所显德,与功所生德:所显德者,即无为性德,如如本具,但因妄想执著覆蔽而不能彰显,若修六度等功行圆满,扫荡无明障翳,即显于本然性德也。所生德者,即如修六度万行,由布施故,得种种法财珍宝,乃至由禅定故得种种自在妙用。故由功行有所显德,亦由功行有所生德;而此二德,咸由本因地誓愿所起功行而成就者。故药师琉璃光如来之依正庄严果德,亦由因地本愿策发功行以圆满焉。


5.经  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此翻为经;直译其义为线。如布帛须经纬线而织成,散乱之花,线能贯穿;正喻法界诸法,生佛平等,不增不减,而众生迷故散乱忘失,不成体系,诸佛如证而说故,如握网之纲,贯穿而显现也。又、修多罗广则总包一切经典,狭则唯局十二部中修多罗部之直说者。又、佛时藉音言以闻法,初无写本,佛后由众弟子之结集,贯穿佛语,犹线串花而成经本也。经在中国训常,训法。盖古圣先贤之言教,足令万世奉为圭臬,而四海效作模范者,则谓之经;此与佛之修多罗相当,故译为经。又译契经,有契理、契机二义:契理者,佛之说法,皆与真理契合,为实相印与三法印印定,方可称经,否则、说同魔外。契机者,佛所说法为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若不能悟他,等于废话,故须契机方得其用也。


合释


1.药师琉璃光  药师琉璃光,正是此佛之别号,虽是别号,而此药师琉璃光,亦正为一切佛及菩萨共证共修之悲智。由大悲心故,倒驾慈航,应病施药,而为大药师,度无明颠倒之众生,出生死险恶之苦海,故成其为大悲药师。但独悲不能成事,须藉琉璃光之无分别妙智,方可成满因中不思议之本愿,而发生不思议之德用。由不思议之大悲,起无分别之妙智,由无分别之妙智,成不思议之大悲,则药师琉璃光之义彰矣。此以药师与琉璃光为并列之悲与智,即六合释中之相违释;若药师之琉璃光,即依主释;若药师即琉璃光,亦持业释。


2.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琉璃光如来者,药师琉璃光,为此佛别名;如来,为诸佛之通号。其能有被称为如来之资格者,皆已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位登妙觉极果,化被九界群机者。而此药师琉璃光,放诸佛自觉觉他之本领,应具尽具,故亦称为如来。但药师琉璃光为别义,如来为通义,摄通就别,依别名通,故今言药师琉璃光之如来,乃依主释也。


3.药师琉璃光如来之本愿功德 药师琉璃光如来之本愿功德者,正显此经乃说药师之本愿功德者;谓本因地中所发之誓愿而成果位之万德庄严,此亦为六合中之依主释。故经中文句,可合可分,分则每一文句各自独立,以表其义;合则如线串珠,可贯穿摄持也。


4.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之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之经者,此以能诠之言教为经,所诠之义理,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所诠义别,唯局此经;能诠教通,通于经律论三藏中之经藏;依别名通,依主释也。若从广义言之,一切诸佛之教理行果,皆名为经;故此所说药师佛之义理行果,亦即是经。如此、则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即经,亦持业释,故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稽译史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此稽译史,即考此经译来之历史。佛经皆须考其译史者,明其来源,方可证信。中国之佛经皆出翻译,因佛降生于中天竺,当时以音声说法,原无经典,后经弟子结集,始有梵本文字。又印度文字,亦极复杂,而其古来最通用者,厥唯梵文,故中国经典,多译自梵文。但亦有其他文字,如南方之巴利文等。故中国之经典,有自梵文译来,有自巴利文译来;而大乘经典,多译自梵文。亦有从印度先传丘慈、于阗等国,而间接译来中国者,由梵语而成华言。但此经在中国曾经五译,今此流行本言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正为五译中之第四译。今略明五译之概史于下:


甲、晋帛尸梨密多罗译
在六朝之初,东晋之时,有西域三藏名帛尸梨密多罗者,此云“吉友”(善友之义),初翻此经,名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但无独立本,乃附于佛说灌顶大神咒经中。此经古有十二卷,今在清藏合订六卷,而属于最后一卷。此帛尸梨密多罗三藏,为中国密宗经典初翻之人。普通谓密典至唐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时始有,其实唐前已有;如大灌顶神咒经、大孔雀王经等,皆属密部。又谓唐前为杂密,言其未成系统,但此为唐人言论;其实、东晋吉友等翻大灌顶等经,亦为中国密典之丛书;而此师为中国唐前之极重密宗者,亦见其所从来之西域,其时密部已极流行,故翻译时,将此药师经,亦摄入大灌顶神咒经之最后品。故此大灌顶经,亦犹大宝积经之糅集多经而成,在此师译附于大灌顶经观之,固视为密宗之经典也。


乙、宋慧简译
此在东晋后,南北朝之刘宋孝武帝时代,有慧简法师,在鹿野寺再翻此经。名药师琉璃光经。今藏经中已佚此本,但古大藏目录中,尚载其名。又在达磨笈多第三译之序文上,亦叙述其事,故信有此译也。


丙、隋达磨笈多译
在六朝之末,隋文帝大业十一年时,达磨笈多复翻此经。达磨译法,笈多译行,即法行三藏所译。法行为主译,尚有余人为助译,故其经上表法行等译。名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序因慧简之译,于梵文、华文未善,故作第三译云。


丁、唐玄奘译
今本题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即此第四译是。玄奘三藏于唐太宗贞观初年间,因感经典义理残舛,发愿入印求法,所谓策杖西游,周历诸国。居印度十七年,遍学大小乘教典。至贞观二十年外,重回中原,从事译经。在中国译经史上,翻译最多,亦最正确。今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即其所译。玄奘其名,三藏法师乃所称之德号;以其能通彻经律论三藏之法,依此为师,且能将三藏法广为宣扬为人天之师,故名三藏法师。其译经历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奉诏译者,即奉太宗或高宗之诏,建立译场。其翻译时,有度语者,笔受者,证义者,润文者多人,而以唐三藏为主,故标以斯名耳。


戊、唐义净译
自唐太宗后,经过唐高宗,至武则天朝,约在玄奘三藏后二三十年间,有义净法师者,踵法显之芳躅,慕玄奘之高风,遍游印度,归而复译此经,名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然玄奘既译此经,义净何须再译?其所以重译者,药师佛虽与奘译相同。而余六佛,则为奘译所无,故须重译。其译本今在藏中,上下两卷,七佛本事,备述其中。


总观其全文,初亦由曼殊室利菩萨,请佛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释迦佛乃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四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胜,佛号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彼佛国土,清净庄严,乃至初发心时,发八大愿等;此为第一大段之文。


复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五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妙宝,佛号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乃至彼佛初发心行菩萨道时,亦发八大愿等;此为第二大段之文。


复告曼殊:东方去此,过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圆满香积,佛号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乃至彼佛初发心时,发四大愿,及见众生苦恼,为除业障,即说神咒等;此为第三大段之文。


复告曼殊:从此东去,过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无忧,佛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乃至彼佛世尊,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等;此为第四大段之文。


复告曼殊:从此东去,过八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法幢,佛号法海雷音如来,乃至彼佛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等;此为第五大段之文。


复告曼殊:东方去此,过九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善住宝海,佛号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乃至彼佛行菩萨道时,亦发四大愿等;此为第六大段之文。以上六佛,初二佛各发八愿;后四佛,各发四愿;此总为卷上之文。


其卷下之文,即从此娑婆东去,过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从初发心,即发十二大愿,且有咒语,皆与今本相同;惟药师佛说咒后之经文,较今本稍异。今本咒后之文,明闻药师佛名所获之利益,而彼则皆明闻七佛名号之利益,此其不同一也。又彼于药叉神将,闻七佛名号已,发愿卫护是法。时诸天人之众,有疑惑不信者,佛知彼等心念,即入惊召一切如来甚深妙定,十方世界六种震动,七佛应召来会证盟其事,为今本所无,此其不同二也。复次、七佛既来,即异口同声,说大神咒,其咒名如来定力琉璃光,亦为今本所无,此其不同三也。其后、执金刚菩萨,与释梵四天,复说一咒,亦为今本所无,此其不同四也。最后执金刚菩萨复说一咒,又为今本所无,此其不同五也。是故彼经共有五咒:即初、香积佛说除业障咒;二、药师佛说消灾咒;三、七佛说咒;四、执金刚与释梵四天说咒;五、执金刚说咒是也。


今大清龙藏中,尚有番字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考其文义,与义净所译相同。昔人认作梵文,实为西藏文本,此谙藏文者,一见即知也。此西藏番字本,亦译自印度梵文,故与义净之译相同,今存藏中,即在净译之下。今听讲所用民国十一年之宁波版本,其说咒语,与旧本不同者,即自番本中录出。以其误认番本为梵文,故抄录之,然实非梵文也。如以“簿伽筏帝”为“八葛瓦帝”等,与西藏音相近,是其明证。又奘译无咒,其咒乃自净译中添入,而义净译自梵文,故知今所诵之咒,乃唐译梵音。


如上所言五译之同异,其药师佛之文旨大同,而与七佛详略差别。又中三译无咒,前后二译有咒,复加西藏之番字本;此为本经译传中国之略史。由是观之,初帛尸梨密多罗所译有咒,且属大灌顶经之一品,则此经属于密部。自第二、第三、第四,三译观之,既无咒语,复无说咒之文,则此经即近于净土经典。迄至义净之译,前后五咒,则此经又属密部无疑矣。由此五译之相异,亦可窥见佛教流行变迁史之一斑。盖帛尸梨密多罗来自西域,想其时西域密教已甚盛矣,而在印度、中国则未极流行。以宋、隋及唐玄奘时,印度中国皆大乘性相,法幢高建,故其译此近净土经也。及义净时,印度密教复盛,故其译时多添咒语,则此复属密部焉。此在佛经翻译史上,佛教因各处地域之异,各时趋势之别,亦随之而变易,然吾人亦正由是而可知佛教变迁之历史与情势矣。


由上说来,知今诵讲之流通版本,非全出玄奘所译,其咒乃从义净译本增入;即文句亦间参揉净译,故今本可说奘净二译之合订本。且民十一年之宁波版本,尚误刊“厌”、“魔”等数字,及在观世音菩萨等名上,增添南无二字,较诸旧流通本,不无出入。此乃总稽本经译史之概要也。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4:33 | 只看该作者


提网要


未讲经文之义,先提纲要者,如网得纲万目皆彰,如衣提领全襟齐直。闻者能握得此宗要,则全经文义,自可了然。通常解释经题,如天台之五重玄义,贤首之十重玄谈等,今在此经之释名题,考译史,提纲要亦可摄之。盖隋唐前诸德开讲玄要,本无固定的呆板方式,亦不斤斤乎五重或十重。其讲解时,每就各经之所宜,悬谈大义,今提纲要等,亦与其理相合也。此经之总纲,可作两大段观:一、智示药师依正行果,二、悲济像法转时有情。



智示药师依正行果


此经之纲宗,可由曼殊与佛之问答中显示。如金刚经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由此两大问题,引起佛之解答,已将金刚经纲宗,昭然如揭。本经云:“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此以曼殊之大智上求佛道,故作此问。由此问故,佛说药师佛之名号国土,及其本因地中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大愿,与夫果德圆成之依正庄严。此一大段文义,为本经上半部之纲要,亦即“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之所由立名也。



悲济像法转时有情


曼殊之问,含有二义,初以大智感佛说药师本愿行果功德。次曰:“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益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此由曼殊之大悲下济有情,故发斯问,感佛说药师本愿功德,使诸问者得大法益,拔除业障,消灾安乐。此皆由曼殊之大悲心所驱使而发问,故佛赞许言:“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故此一大段文,为曼殊大悲恩济像法转时之有情,为本经下半部之纲要。但此大段文中,又可分为两段:一、拔除一切业障,二、十二神将饶益有情。


1  拔除一切业障


(1)如来加被  此言闻说药师名号,本愿功德,依之修习,即可拔除一切业障,得大利益安乐,蒙佛加被,消灾延寿,故此经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得度生死经。但此中亦可分二段言之:一、闻名灭罪往生,二、诵咒除病离苦。


闻名灭罪往生者,即诸愚痴无智众生,阙于信根,生造诸不善业,死招三途极恶之报,但由闻此药师名号本愿经故,使得灭罪往生。如云:“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聚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此等经文,皆明由闻名灭罪,并得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者。


诵咒除病离苦者,上言闻名故蒙佛加被,拔除业障,得生善处。今明若能念诵药师真言,即可消除病苦,延年益寿。如言:“曼殊师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此言于此真言若自诵,若教人诵,皆得消灾获福者也。


(2)有情奉持  此言若人信受奉行诵读此经,即得获福免难与救命延寿之二种功德。


获福免难者,若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即于现实人生,获福免难。如云:“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言读诵此经故,即于现生遂愿所求,获大福利。又云:“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狮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如是等文,皆言持诵此经,即得免除种种患难也。


救命廷寿者,上为佛说消灾周。此乃救脱延寿周。救脱菩萨为利有情故,示现种种延寿之法,使诸有情寿命相续。如救脱菩萨答阿难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方所办,供养苾丘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旛,长四十九杰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日,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此为救身病以延身命者;复有救国难以延身命,及救诸难以延诸命等文,皆救命延寿之法也。


2  十二神将饶益有情


此即药叉誓护周。十二药叉神将,因闻佛说此经功德,即发愿于后末世,拥护此经,利乐有情。所谓:“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是故此经,亦名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经,不无所以也。以法临像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者因魔障故,唐捐其功;故先以曼殊之智悲感佛说法,复得药叉神将拥护是法,诚难事也。昔之讲者,往往将十二神将之文判入流通,实则应归正宗:盖像法转时,荷负是法甚仗药叉神将,饶益有情;况释尊定此经亦名十二药叉神将饶益有情,理宜归属正宗分也。上来所言两大段文,由曼殊之大智,示药师佛之依正行果;复由曼殊之大悲,济渡像法有情;而此悲济像法转时有情文中,复分拔除一切业障与神将饶益有情二段,则此全经之总纲彰矣。


前来释名题,稽译史,提纲要之三科,可为经前之玄谈,但尤重于提纲要。盖提其纲要,则全经段落章句,昭然分晓矣。且菩萨之法,不外上求无上菩提,下济有情诸苦,故遍一切大乘经旨,亦可于此曼殊之问而显之也。


又如菩萨造论,意在自利利他,故经论中言其缘起时,皆曰“为正法住世,利乐有情故”。所谓正法,即诸佛菩萨因中所发之誓愿,藉此修行而得证佛果依正庄严;亦使闻者依此修持而得佛果者是。如此经所明药师因果功德,吾人依此修行,亦可同证。又菩萨不同凡夫自私自利,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以利乐有情为前提,普为众生,方是菩萨发心。故菩萨之行位愈高,其悲愿愈切,末世众生愈苦恼,则菩萨愈显其悲济之能事也。通常所谓“好医门前病人多”,菩萨亦复如是,病苦之众生愈多,愈为其深切悲愿之所关也。复次、像法多魔,不特出世善法不易建立,即世间善法,亦受邪魔外道袭击与觊觎而欲毁灭之。故此经实由诸佛菩萨之悲愿,与夫药叉神将之护持,得以建立世出世间善法于今日,使众生依而修持。自其属净典观之,则为随愿往生修行不退于琉璃净土;自其属密典观之,则可拔除业障消灾延寿于娑婆当人,故此经乃兼具净土、真言、无量法门之功德者矣!




甲一
叙请分

乙一
叙述证信

丙一
闻时主处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


入文解释,须分段落,方显文义。中国自晋道安法师已来,皆以序、正、流通三科,诠释经文,妙能契合天竺菩萨释经之方式,故千百年来胥依循之。虽三科大旨相同,而名称不妨随宜而异;故今解此经,亦分叙请、正说、流通三分。自如是我闻下,为叙请分;自尔时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下,为正说文;自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下,为流通分。叙请文中,又分通叙与别叙;通叙为证信叙,别叙为缘起叙。今此即证信之叙,此证信叙,古来解释二家不同:一、出龙树大智度论,明六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薄伽梵、为法主成就;广严城、为住处成就;至下与大苾丘众等为听众成就。佛经有此六种成就,方可崇信。二、出亲光 佛地经论明五种证信,其言如是为指法之词,乃通指此经而言,如言如是之法,为我结集者所亲闻。


或如是之法,为当时佛在某处所说,而有法会大众之所共听。叙以证信,乃具五重:即一、如是我闻,为亲闻证亲信;二、一时、为说时证信;三、薄伽梵、为说主证信;四、广严城、为说处证信;五、与大比丘众等,为听众证信。此二解,虽稍有出入,然其理亦大致相同。今依五重证信讲之。


“如是”二字,集古德之解,有十七种,或二十一种之多。于中亦可作如此说:如者,维摩所谓:“一切法皆如也”。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如如,见此如如真理者为是,不见即不是,故曰如是。又佛说法,契理契机,契理即真为如,契机所宜为是。今解、结集者言:如是之经,为我亲闻,非辗转由他而闻,更非由外道天魔等而闻,乃依佛宣扬,为我亲闻。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5:07 | 只看该作者

此言我者,似与佛法常言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理相违,其实不然。以佛法言人法无我,乃无凡夫外道迷执之我,非无假名之我。凡夫众生上自天人,下至鬼畜,皆有俱生我执,恒执此五蕴业报之身为自我。而凡夫中之外道者,更于五蕴身上妄起计度分别我执:或计色为我,如言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或色小我大,色在我中;或计受为我,或计想为我,或计行为我,或计识为我。如是等执,过患无量,故佛经说五蕴无我,即破此凡外妄计之我。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此之谓也。但五蕴法虽无实我,亦不妨以我为五蕴和合假相之代名词,随俗称谓藉以辨别宾主,以便彼此呼应。如育王寺之名,本无固定之物,乃是由数百亩之山地,数百余之住众,及千百年来之仪轨等,众缘凑合而成之假相而已。故泛常亦称五蕴和合之假相为我,原无实体。今此言我,乃当时结集此经者,对法会大众之自称。但其与凡夫之称我不同,乃为无我之假名我,以内无凡外妄计之执故。金刚经所谓“如来说我者,即非是我,是名为我”;故此无我之我,纯为对机而称。又有深义者,此无我之我,乃诸法无我理所显之真如实性,此中无自他彼此相,无好恶是非相。结集此经之菩萨,深达此诸法空性而假呼我名耳。


闻者,依字义解,如平常言眼见耳闻等,则为耳根所闻。其实、耳根不能闻,闻者属耳识,不过以根为增上缘,声为所缘缘,识种为亲因缘,三缘和合,方能发识以闻。但耳识闻声时,无文义相,须待同时意识生起,方有文义相现,以成了别音义之用。故此闻之成就,操诸意识。是则由耳根发耳识,由耳识闻声音,由意识了别音义也。但既由根、尘、识三和合而闻,何不言耳等闻,而言我闻耶?然曰耳闻,则通诸耳,不能表现结集菩萨之亲闻;菩萨为举亲闻证信,故云我闻也。


一时者,即举佛说法之时以证信。其不指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者,因世界地域不同,年月日时随之而异,故不固定说为某时。如今地球上各国所用之历本,纪载时间,各各相异。即以中国言之,有阴历,有阳历,阴历之初一,非阳历之初一,阳历亦然。又如印度以初一至十五为白月,十六至三十为黑月,而以黑月之十六为初一,亦与中国适得其反。又佛说法,时而天上,时而人间,随众生之知解所见各异,放诸经中,皆不说定其时。今此所指之一时,即佛说此经结集菩萨与法众共听之时也。


薄伽梵者,为举说法主以正信。薄伽梵亦作婆伽婆,译音之异。其义为吉祥王、大威猛、极尊贵等等;因其含义甚多,故不翻译。中国译经,有五不翻,此为多含不翻。但亦有翻为世尊者,即经中──如来、应供至天人师、佛、世尊──十号中最后一号。亦有自如来至佛为十号,以世尊为总称佛之德号。盖佛于六凡、三乘世间中最极尊胜,所谓天中天、圣中圣是也。故此薄伽梵,即指佛而言。但佛为诸佛十号之通称,三觉圆,万德具,皆号曰佛;然以此土之教主为释迦佛,故只举一佛字时,即显为此土之释迦佛。若他土诸佛言此佛时,则须置释迦之名,方可区别。然佛佛道同,说此佛世尊,即通说十方诸佛世尊,说此佛法时,即通说十方诸佛之法,故佛常言:“住世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正明此佛所说之法,乃为过现诸佛所同说之法。而吾人推崇本师,言此法为此佛所说,而佛实非以说法者自居;故说此佛所说之法,即过现诸佛所说之法,亦无不可。


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者,此说佛说法之处所以为证信。佛自证菩提先至施鹿林中,为五比丘转四谛法轮,然后游化经摩竭陀国而至此广严城。诸国,于仁王护国经说十六国;或说佛灭度时,国王共争舍利;故知佛说,实有诸国。此指人间而言,若其游化天上及龙宫华藏等,广施法雨,化无量众,则诸国之所包广矣。广严城、即毗离耶城之译义。此城广大,人民丰富,楼阁修饰,极其庄严,故以为名。乐音树、为树名,其林木中,迦陵频伽出和雅音,微风吹动,天然歌乐,故以为名。此广严城,喻如宁波;乐音树则如宁波之阿育王寺。佛游化经此,即憩息树下说法,此为住处证信,亦犹今之开会讲经,必有其住处也。


丙二
听众法会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由前闻时主处,已可证信。但为流传千古,不使稍有怀疑,故此复引法会大众证信。如《弥陀经》等引众证信,并列其名,如长老舍利弗等,而今唯言比丘等众。苾刍与比丘音同,有言苾刍指香草,从喻立名。其实、同音译比丘。比丘译义甚多,而其本义,厥惟乞士。乞士者,乞食以活身命,乞法以资慧命。乞食以活身命者,依出家法,舍弃家产游化人间,乞食活命,随处宣教,度诸有缘,威仪端严,导俗敬信,令施食者广种福田,故乞食资身,属利他德。乞法资慧命者,乞求佛法,慧命相续,功德成就,乃属自利。具此二德,方号比丘。比丘众中,其无学者,为大比丘;未具戒者,有沙弥众。又依戒律,在家出家,各有男女二众。而此专指比丘众者,众、为僧伽和合之义。此大比丘众,已证四沙门中果,为众中上首故。此比丘众,数有八千。


复有菩萨摩诃萨其数三万六千者:菩萨、具云菩提萨埵。菩提、为无上觉,萨埵、为有情。正显菩萨初发心时,即上求正觉,下化有情。约四弘誓愿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上求;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下化。但约广义言,从初善心至等觉地,皆为菩萨。则此为初心耶?抑等觉耶?故以摩诃简别;摩诃为大,即大菩萨。自十信初心菩萨至初住位,复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至登初地即称大地菩萨,乃证诸佛菩萨所证之真如实际理地,方称为大;具无量义利故为多;居三乘之首故为胜;具此大、多、胜、三义,方是菩萨中之摩诃萨。今此会中,摩诃萨众,三万六千。比丘为佛近眷属,常随侍佛;菩萨众乃佛之大眷属,能助诸佛转法轮者。


国王为一国之主,犹今共和民国之元首、总统、或主席。大臣为国王之辅弼,左宰右丞,以及文武大官,皆辅助国事者;如今之院长,部长等。婆罗门、此译净裔。释迦佛未应世时,印度有外道言:天地万物未生之前,有大梵大,超然独上,人类万物由之而生。其生时,有自脚底而生,有自两膝而生,有自两肩而生,有自其口而生,此为形成印度四姓阶级之因素也。而此婆罗门种,即由梵天口生;梵为净义,故曰净裔。此婆罗世掌全国文化事业,教导人民,如中国古之文人大儒,教育民生,而居执军政之刹帝利上;故知印度实为教重于政之国。居士、乃素封之家,可端居乐道,为农工商界之领袖,社会之优秀份子也。如是等众,皆为人间听法之众。


复有天龙八部,无量大众。奘师译本,天龙之下,加有药叉二字,今本则无,乃将药叉摄八部中。天在人上,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天。龙、通常专指兴云施雨者;在佛教中,具大神变,有大威力,护天护人,皆为龙众。药叉、即夜叉,译勇健,言其威猛神武,是大力士。又译捷疾,言其陆空飞行,往来迅速。平常水陆道场中,发符使者,即此药叉神将。八部者,即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此中略去药叉以下。国王、大臣等,皆是人众;天龙、药叉等,为非人众:故曰人非人等。如是比丘等无量大众,随佛住乐音树下,恭敬尊重,围绕于佛,求佛说法,故启下文曼殊之问佛。既有如是等盛会胜事,故结集者,叙述流通以证信也。


乙二
礼请许乐

丙一
敬礼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此下为叙请分中第二科礼请许乐,为此经之别叙,亦名为缘起叙。此中有四:一、敬礼,二、启请,三、赞许,四、乐闻;今为敬礼之文。敬礼者,以表三业清净,恭敬归佛。若无恳切至诚之心,则虽曲躬合掌,徒然无益。故须意业敬之于内;身业形之于外,顶礼膜拜;然后口业,唱赞叹词;故知敬礼,即建立于三业之恭敬上。又三业恭敬,则身意严净,与诸佛无漏功德相应,则无明、贪、慢等皆可折伏;尤足除憍、慢、嫉,生信、惭、愧。故平常学佛者,见佛闻法,先致敬礼,即有此等意义。又由众人三业恭敬,能使法坛严肃庄重;亦由世俗开会设宴,须先洁净场所,方可款待于大宾也。


尔时者,即当尔之时,当佛在乐音树下大众围绕说法之时。法会摩诃萨众中有曼殊室利者,从座而起。曼殊室利,即文殊师利,译音稍异。其义译为妙吉祥。妙、即曼殊,吉祥、即室利,显其于诸法中最为吉祥。又称大智曼殊室利,表其智慧最胜。以佛弟子各有一胜,此曼殊即菩萨众中智慧最胜,不唯于释迦佛法中智慧最胜,即于十方诸佛法中咸皆智慧最胜。又佛果功德不可思议,须藉因地菩萨以表显之,故曼殊之大智,即表佛果之智德,如普贤之大行,观音之大悲,亦皆表佛果之一德。尤其是曼殊之大智,特表诸佛功德所由生起之般若无分别根本智,亦曰实相智或如理智,以显圆满难思之智海也。曼殊室利称法王子,亦称童子。


法王为佛之德号,佛具如来等十号外,复有无量德号,如一切智者、最胜者、大医王、大悲救世等,而法王亦其一也。法王、自其字义研究之,法之一字,义无边际,遍一切处,无非是法。法华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即解王为自在之义。


但欲解王,须先明法。法在天亲菩萨解“诸法无我”句,说有五位、百法。五位者:一、心王法,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相应法,五、无为法。百法者,即所谓:“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是也。但五位百法中以心法居首者,“一切最胜故”;以一切诸法,莫不由此心法而转变而显现,故诸法中以心法为最胜,而心法即为法王矣。


然心法人人皆具,凡有心者皆可为王,则不能显法王所以为法王之殊胜。或以诸法实相之真如为法王,即维摩对弥勒所谓:“一切法皆如也,弥勒亦如也”之如。盖诸法因缘而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即空所显真性为如,故真如法性,常常时,恒恒时,安住不变动而自在,为法王义。


设如此言法王,则作法王比前更易,以草木瓦石以至一尘一芥,一色一香,无非真如,则随拈一法皆为法王,益不能表显佛为法王之殊胜!故又须以无漏智德为法王,以表特胜。盖前明心法,乃以有为法为法王;次言真如,乃以无为法为法王;而此无漏智,乃遍有为无为究竟真净之法王。佛无漏智,即无上正觉智,故佛亦号觉王。由此无漏无分别智,断惑证真,方显证真如为诸法之王;否则障蔽不显,何以为王?故须以无漏智伏灭一切烦恼,广修六度万行,渐转八识而成四智;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方为真正法王。而大圆镜智唯佛果方具,故唯佛为无上正觉之法王也。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5:32 | 只看该作者

曼殊独称法王之子,以能传佛心印,继承佛位,如太子之继父王位。然如此以称法王子,亦宜于弥勒等,以弥勒继释迦之后成佛故也。因是曼殊之独称法王子,又有殊胜意义;盖曼殊表根本般若无分别智,无漏清净不可思议,与佛果难思之根本智体,如如不二,所有佛果功德,皆由此智而生,故曼殊之独称法王子,即依根本无分别智表其独胜也。由是观之,此经之明佛果依正庄严功德,尤重大悲利他,非法王之佛不足以说此;亦非法王子之曼殊不足以启此。至如弥陀经由舍利弗启请,大弥陀经由阿难启请,观无量寿经由韦提希启请,皆问往生净土法门,因念佛而解脱,以净土为归宿,偏属自利:而此经由大智曼殊之大悲而启发,欲以利乐有情,则专重利他也。


承佛威神,从座而起,正显非仗如来大悲愿海之威神力,虽曼殊亦不能起于此座;亦即曼殊之智乃承法王之智而起,故曰:承佛威神而起此座。此座者,正是自证境界之位置,自六凡众生以及三乘圣人,各有其自住境位,而曼殊此时即从其自位之座起而上求佛道,下济众生也。偏袒一肩者,印度惯习,比丘等所穿之礼服,平常两肩遮覆,遇礼佛时,即袒一肩以致恭敬。右膝著地者,右即左逆右顺之意,表与佛意顺契。又、一肩表上承佛德;一膝著地,表下济众苦。又、普通以右臂右膝动作较为方便,表曼殊由智悲所起之方便用,能上同诸佛慈力,下济众生悲仰也。


如是仪容,端严恭敬,同薄伽梵,曲躬合掌。曲躬、即低头鞠诚,合掌、表福智两足。又、十指并竖,即表布施等十度,而前五度属福,后五度属慧,故与佛之福慧两足尊相应也。


丙二
启请


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曼殊于无量众中。启请世尊演说如是相类之法。演如流水不绝,喻佛法音演演相续。如是相类,即指下文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如是相类之法。又、相类之言,亦通指他经如是之法。如下文云:“亦如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功德,等无差别”。此显佛已说过弥陀经等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如是相类之法。今曼殊追忆所及,故言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即此经药师佛等名号,及其依正庄严。本大愿,即本因地初发心行菩萨道时,所发通愿、别愿,由是而成佛果功德。故此殊胜功德之言,通因通果:由因地殊胜之愿行功德,方成佛果殊胜之福智功德。


此上数句,请佛说法,使自了知佛果功德,可称自利;而亦为利他故,故言: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此言障者,通惑、业、报、三障。惑障、有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亦曰事障,断之较易,所知障亦曰理障,欲除则难;此二通名惑障。惑、即烦闷恼乱,使心神不宁,故名障。业、为作业,即是行为习惯,如人习染不良嗜好,虽乐善事而欲作不能,故为障。报、即苦报,由惑造业招感报体,报体陋劣,不得自在,故为障。然考苦报由来于业,业由来于惑;由贪等惑而业而苦,使吾人长沦三有,不获出期。所谓:“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真可慨也!虽然,业处惑、苦之间,实为诸障中心,能将业障消除,惑、苦自灭,如截木心,两头自断;故闻佛法,先令业障消除,则像法转时之有情,乃可以利乐矣。


像法者,盖佛之教法住世有三时:曰正法,曰像法,曰末法。正法住世,见佛闻法,即能得果;以诸三乘贤圣等众,皆为已熟之机,一遇胜缘即得断惑证真。佛灭度后一千年间,亦有声闻、菩萨住世行化,人民不生邪解,不起邪行,易以修行得果。一千年后,即为像法,或以像为形像,佛既灭世铸像代佛,及塔庙中皆供佛像,故亦称佛教为像教。其实、此义不然,如言设像,佛世优填王亦已雕佛像,即于末法岂无佛像?故像法言,乃指像似之法,已失其真。言至其时,虽则修行者有,证果者难,于佛法既鲜实证,故已失真。迄今末法,非唯证果者无,即真能实行者亦寥如晨星;虽有少数,亦多盲修瞎练,可悯殊甚!故正法住世,百修百证。及至像法,修行者百,取证者不得其一;盖像法多魔,不易取证,即多退堕!如今世修行未证真圣果,来世业增,前功尽弃!而有勇猛有情,努力勤修,今世不证,来世再修,黾勉求证,其志可嘉!然其事极艰难而可悲悯,故菩萨为下济有情之大悲心所驱策,求佛说法,独标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者,不无深意焉。


丙三
赞许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此称曼殊为童子;童者、独也,表般若无分别智,独一无二。又、此无分别智出障圆明,最极清净,一切无漏功德皆由此生。盖真见道位,此智现前,舍前诸漏,具足无漏,故称为童子;即表根本智。善哉善哉,乃双叹之词;以曼殊之问,具足上求下济之义故。诸佛名号本愿功德,此非过未诸佛,即指现在十方诸佛。说诸佛法故,可令闻者业障消除,解脱诸缠。缠、即缠缚,如人犯罪,杻械枷锁被缚其身.不得自在;众生被三障所缠,囹圄其身,亦复如是!若能闻法修行,即可解脱诸缚,出三界樊笼,如鸟翔太空,鱼游渊海,得以逍遥自在也。虽一切时皆有业障众生,今曼殊唯指像法者,正为像法有情极可悲愍。佛体其意,叹为甚难,故允所求。


汝今谛听,极善思惟,为诫劝词。谛者、审也,诫听法时,须深审察,一字一句不得含糊,方能得益。既审闻后,又须如理思惟,乃与无漏法义善能契应;此乃由闻慧而起思慧也。又、善谓善巧,能善巧思惟,即可触类旁通,会融其义。须能如是听法,方不辜负说法者心,故先警诫。


丙四
乐闻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曼殊既蒙世尊赞许,心怀踊跃,随声作答,故曰唯然。唯然,形容其答应得迅速自然,毫无勉强。故常人答应之快者,亦曰唯唯。乐字之本义为音乐之乐,圈入声,为快乐之乐;今为好乐之乐,宜圈去声。


上为本经缘起之叙,依曼殊之问及佛之赞许,说此经之缘由,可以显矣。如金刚经之法会因由分,善现启请分,皆为说经之缘起也;故此亦可称曼殊启请分。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示体相

丙一
总标依正体


佛告曼殊师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从此文起,为正说分。于中先示体相,后明机益。此经之体相,即以药师佛果依正功德,及其依正功德所由成之本因愿行,为此经特有之体相。通常判经之体,曰实相,曰真如,曰中道第一义,往往儱侗含糊,不能彰显各经之特殊体。如以真如为体,则诸法缘生无性,即空之所显,通于一切;然于其中,不妨地以坚为体,水以湿为体,是则如是诸法,各有别体。故今明此经,即以药师之因果、依正示其体相;由此体所起之功能,即全体大用也。后明机益,即显众机闻此法所获之益利,乃此经之功用也。示体相中分三科,今第一总标依正体。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5:56 | 只看该作者

总标依正体者,有世界名净琉璃,即总标药师依报之体;佛号药师琉璃光等,即总标药师正报之体。佛告曼殊室利,即佛向曼殊室利说。从此娑婆世界东去,经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一世界,名净琉璃,其土有佛,号药师琉璃光。殑伽沙、即恒河沙;奘师以前,多译恒河沙,奘师以后,多译殑伽沙。恒字音短,殑伽音长,稍有区别,实为一河。恒河在印度,亦犹中国之黄河。有言其发源于天上,实则出之阿耨达池;如中国古探黄河之源于星宿海,而今日考察所得,实与长江同出自青海。恒河多沙,佛说法处多在恒河流域,故为顺便通晓起见,经中遇说数目极多时,即以恒河沙为喻。如七佛药师本,则从四殑伽沙说起;今本但明药师佛土,故直从十殑伽沙说。佛土、即世界,一佛土,即一大千世界。净琉璃、即清净青色宝,言其国土居七佛之后,最极清净,无漏庄严;故前言青色宝时,以万里无云之白日清空为喻也。


此药师佛,具足十号:


一、如来,义如前。


二、应,亦译应供,梵音阿罗诃。依法华论,有十九义,通常或三或五,言应受人天供养,应已断惑证真,应更不受生死;而应供之义,通声闻、独觉。


三、正等觉,亦作正遍知,梵音三藐三菩提。


四、明行圆满,亦称明行足。明、为智,行、即万行;明以智慧为先导而修万行,故能成福慧两足尊也。


五、善逝,善能顺法性而寂逝,盖佛用而常寂,住于无住涅槃。不同二乘子缚已断,果缚犹在,住于有余涅槃;佛则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为度生故,非生现生非灭示灭。虽现生灭而常寂静,故云善逝。


六、世间解,佛具十力等智,事理、相性,明解照了,如脱桶底。


七、无上士调御丈夫,亦作无上丈夫调御士。士为人中才智之多能者,如普通社会农、工、商中,以智足多谋文武双全有力用者,名之为士;故亦以无上之士称佛也。调御丈夫者,丈夫为有大志荷大事者,平常仆妾之于男子,亦称丈夫,正显丈夫勇敢无畏。善能调御一切,如善骑马,调伏猖獗,喻佛善能摧伏魔军,惊驭三界之众生也。


八、天人师,佛为三界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故名。


九、佛,梵语佛陀,此云觉者,三觉圆满,故号为佛。无明漏尽为自觉,调化众生为觉他,自觉之果圆,亦即觉他之行满也。


十、薄伽梵,即世尊。涅槃等言,自如来至佛为十号,薄伽梵乃十号之总称。而佛地、唯识等,则将无上丈夫调御士合为一号,故自如来至薄伽梵,方成十号。此二说者,各有其根据也。


丙二
别陈行果相

丁一
行愿

戊一
总标大愿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此下为示体相中第二别陈行果相。行为因中所发誓愿,果乃佛位所成之果德。此中复二:一、行愿,二、果德。行愿文中复三:今第一总标大愿也。


彼世尊,即指药师如来;以释迦为此土之佛,故以药师为彼。由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之二句,则本愿二字亦显矣。此十二大愿,在药师未成佛之因地中,同为凡夫,行菩萨道时所发。道、为菩提行之总相;但道虽广,可摄为三十七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其修道所获之果为菩提,亦名为道;其修因之差别行为分法,亦名为道品。欲证菩提涅槃之果,须由所趋之道路,如行者欲达其目的,须由路途。此举道之总相。


若别明真菩萨道之自体,由初发心三慧所起:由闻教故,生起闻慧;闻而极善思惟,如理作意,即成思慧;然后如实修习,即成修慧。成闻慧时,与信相应;成思慧时,与戒相应;成修慧时,与定相应。由修集资粮至加行位,引发根本智无漏无分别般若之大慧;复由根本智而起后得无分别慧;所谓加行无分别慧,根本无分别慧,后得无分别慧,皆由加行慧而引发;各以慧为自体,与诸善心所及善遍行,善别境等相应而起者,即由善等心所相应。根本亲证诸法真如自性,起后得智,通明法界事理,与此无漏智相应而等起施戒等万行,皆为修习道行。故有道自体,道引发,道相应,道所缘,道等起,综合之皆为道也。


十二大愿者,为药师如来因地所发之本愿,盖其所发四弘誓愿为通愿,此为别愿。发愿即是立志,由内心策发,确立而定;以此志愿督促之、鞭策之而行其道,方遂其愿。如地发芽,生根不动,而得成婆娑之大树。但普通人虽亦立志,督策自己,然因意志薄弱,见色闻声,往往情不自禁,不堪外境之诱惑,而为其所转!诸佛发愿,与之迥异,既发愿已,三业依之修习,坚固无有动摇,由此必证菩提,故能令诸有情所求皆得。盖既证菩提,则一切行愿之所求自然满足矣。由本行二句,行道发愿,智断成就;由令诸二句,广被有情,恩德成就矣。


戊二
别陈诸愿

己一
正报庄严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此别陈诸愿,即有十二大愿。概而言之,此中自第一至第五愿,乃依四谛中灭道二谛境而发;自第六至第十二愿,乃依苦集二谛境而发。前五愿中更可分别,第一、第二依所证灭谛果而发;后三依菩萨所修道谛而发。后七愿中,前三后三皆由苦谛而发;然苦因于集,故中间一愿乃依集谛而发。今此第一愿,明药师之正报庄严。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药师在因地行中说:愿我当来成佛之时也。成佛一名,每多滥称,其实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方称成佛。梵语阿,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即是无上最高之义。三藐三菩提,译正等觉,亦遍正觉,或作正等正觉。此菩提觉之上,复加阿耨多罗与三藐三之言,正简此觉与泛常之觉有异。泛常觉冷热是非等曰感觉,曰知觉,自以为觉,实则迷而不觉,乃颠倒妄想之错觉;虽云觉悟今是而昨非等,亦非正觉。以正等觉者,觉悟宇宙万有之真理,平等平等,无有高下,如理如实而觉,方为三藐三之正等觉。


故单言觉时,即通凡外。但凡外为错觉非正觉,故以三菩提简之。又单言三菩提时,即通二乘菩提,但二乘不能普遍正觉,虽破我执,觉生空真如,而法执未破,法空真如觉而不显,虽觉生空而非普遍,乃以三藐三菩提简之。又登地菩萨,虽可称为分证三藐三菩提,而不能冠以阿耨多罗,以初地至二地乃至十地至等觉,后后胜于前前,皆有上故;是故惟佛与佛,方为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今药师因中愿其当来成佛时,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身、有三身:一、法性身,亦曰法身;二、受用身,亦曰报身;三、变化身,亦曰应身。法性身为诸法之真实性,为诸佛究竟觉之所彻证,故遍一切处,具无量智德光明。


然此所谓炽然照耀无量无边世界,乃指受用身而言。受用有自受用与他受用:自受用身,佛果无漏不思议界,唯佛与佛之所能知,即等觉大士亦如隔云望月,蒙胧非真,何况地下圣凡!但此不思议自受用身土,一佛一切佛,非异非不异,无量无漏福智功德,自佛他佛无有分齐,等同一味。然亦不妨各从自受用身而现起他受用身土。他受用身,乃为教化地上菩萨而现,所谓“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华严之毗卢遮那,梵网之卢舍那,皆为地上菩萨所现之他受用身,光明灼耀,微尘刹海;故此身光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即他受用身也。佛光既照无边世界众生,故今吾人皆在药师佛光照耀之中,不亦甚亲切乎!炽然、状况光力盛而且大,尽虚空法界之边际,无所不照,无有限量;故弥陀号无量光,而此药师亦具无量光明。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6:19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随其一形相等遍法界而言,亦是他受用身;而依通常教理说,则属变化身。此有大变化身、小变化身、随变化身三种。大变化身,为三贤入四加行位菩萨所现,在定中所见色究竟最高大身,亦为此身;所言佛身千丈,或十六万由旬,皆属此身。小变化身,如今娑婆教主释迦如来,现丈六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者属之。其实释迦佛身,通法性身、自他受用、及大变化;而依标准教义,唯局小变化身。今药师愿将来成佛,亦现此身,应化众生。大丈夫相者:如人间之转轮王相,天上之梵王相,佛法中则为大士相,佛相。具此大丈夫相者,即能荷负教化众生之伟业,如转轮圣王,即能负担一四天下众生之事业──详见大般若经及诸大论。三十二相者: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千辐轮相,乃至三十二顶成肉髻相──详见法数。此等宝相,皆自修得,非偶然成,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可以知矣。八十随形,即三十二相上所现之种种形好,如眉间白毫相光,其体通明透彻,其色极白洁净,即此体明色白为相上形好。既有宝相,复具形好,故其身极庄严,无与伦匹。


药师如来,愿其佛果正报庄严如是,亦愿令其世界一切有情正报如是庄严,故能生琉璃世界者,皆具三十二相,八十形好;亦如往生极乐世界,即无男女相,无六根残缺等相,皆具大丈夫相、大士相焉。


前年戴季陶等朝野名人,迎班禅大师于宝华山建立药师法会,亦本药师之十二大愿,而发十二种愿,其云:“第一遵行世尊本愿:政本优生,教重安养,使一切人民身心美善,相好端严”。今科学有优生学,本此优生学施优生政策,能使人民生活善良,身心健美,此正与药师之第一本愿,遥相呼应。故前讲此经缘起时,亦言依药师佛法门可实际应用于现实人生之改善也。


己二 身光破暗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前第一愿,诸佛大体相同;今第二愿,则唯药师独具。得菩提时,即成佛时。身如琉璃者,身有三身,三身中现自受用、他受用、大变化、小变化时,皆现佛相,唯随类变化,或现人天,或现鬼畜,无有定相。今身如琉璃之身,且据变化身言。此变化身,如青色宝,内外明彻,净无瑕秽。瑕为玉中疵,玉有污点,即成美中不足;吾人之身亦具琉璃智光,而为肉血烦恼所障,不能内外明彻。例如水晶珠等,亦能内外明彻,而每不免瑕疵。唯此药师琉璃光身,内外明彻,净无瑕疵,其广大遍一切处,功德无量,如山巍巍。


善能安住焰网庄严,即所谓“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焰、即光上之线,如曙光东升,光线夺目。一光焰照一一光焰,一一光焰照一光焰,光光相映,结成罗网;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于此由光线所组成之光明灿烂的焰网之中。药师如是,其土众生亦各能身善安住于焰网庄严,此其所以光明过日月也。盖吾人所居之世界,以日、月、星为三光,而尤以日月之光为大;然日月虽能照破幽冥,若黑夜即无日月。如今交通所及,知吾人所居之地球上,亦有半年无日月光照者,有终年无日月光照者,而亦有人物生其处;此诚如佛教所谓黑暗地狱众生也。但净琉璃世界,有药师琉璃光身之光明,则一切黑暗皆破除,幽冥众生悉蒙开晓。如盲者得眼,即能于光明熙和中随意所趣,平等自由,作诸事业者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二遵行世尊本愿,培植德本,发扬慧力,使一切人民本力充实,光辉普耀”。培植德本,发扬慧力,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一切作业,悉得成就,亦药师此愿之实际应用者也。


己三
智慧资生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此第三愿,标以智慧资生者,以药师成佛时,欲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资济众生。此第三愿至第五愿,依道谛而发。道者,广则八万四千波罗密多,略则三十七品,再略之、则为戒定慧。而此三愿,即依此三而发。是第三愿,乃依慧发。无量无边智慧,出智慧之体;无量无边方便,为智慧之用。故方便之自体即智慧,智慧之妙用即方便;若无方便无以显智慧之深广,若无智慧无以起方便之巧妙。故智慧与方便,皆是无量无边。


无量者,普通言量,约有二义:一、读平声,如升斗量米,尺寸量布之量,为动词,表现动作;二、读去声,如言度量数量之量,为名词。又如言不可以尺秤量其长短轻重,亦为平声。此无量乃无有限量之量,乃去望之量也。以今通用名词言之,量即空间。空间在数理学上有三度量:一、量长短,二、量阔狭,三、量厚薄高低。如一墨点,不成为量,须成一线,方有长短之纵量。但只一线不成为物,物必有阔狭,故有第二度阔狭之横量,所谓先量长短,后量阔狭。既有长短、阔狭,既有南北东西之方向,然亦未成其为完整之物。盖完整之物,既如一纸,必有其反面的厚薄,故第三度即量其高下浅深。如此经过长短、阔狭、厚薄之三度量,乃成为物,既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六方分。故无论何物,凡成其为物者,须具足此三度量之空间,知其自南至北有几何,自西至东有几何,自高至下有几何,方成一物,否则不成为物。小自茶杯房舍,大至地球、华藏世界,其为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具此三度量以各占其空间。若超此量,无彼此,无分别,则不能说成一物,亦即无可思想分别而入于无量矣。此乃无量之本义,佛果智慧方便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者,边依量立,若有量,即有四方上下,此量尽处即有边际、有此方物,有彼方物,即有边际分齐;故立有边,即基于量,若无量、则边亦不可得矣。


今中国人皆能说佛法无边之一语,佛法无边,诚如所言,惜深知其义者鲜耳。其实、一切世法皆落边际,唯有佛法确实无边。然佛法无边,非离世法之外另有一无边之佛法,若离世法另有一个无边佛法,即此世法与佛法之间已落边际矣!故须无量,方成无边。前言量有三度量,以明四方上下之空间,今更进而言之:依最新学说有四度空间,乃将时间加入空间而成第四矣。楞严经言:“四方上下为界,过现未来为世”;以之说明世界为空间时间之交织,颇相近似。是故一物之成为一物,不特有六方,且有三世;如今讲经之法堂,占有上下四方之空间,经未造、落成、朽坏、三时之时间。有此一法堂,即具六方、三世四度量;扩而言之,凡物皆有此空间与时间而成立也。故平常所谓人生几何,天长地久,皆自空间量上显明时间。六方、三世界量无,则边际乃无矣。


但如何言唯佛法无边耶?此盖诸法实相,法尔如是,本无边际;故无量无边,实为诸法之本来面目。自佛法言之,若真若俗皆无量无边。何以故?自第一义之真谛言之,量不可得;以量从分别而起,诸法真实相无此分别量故;既无量,复何有边耶?自众缘所成之俗谛上观之,诸法亦无量边,以诸法从众缘生,缘生无性,一法之生,即依法界诸法为缘,故一切法不出一法,一法即括尽一切法,则无一一之定量可得,何有一法一切法之边际哉?如一小杯,为四大成,土质为地,调泥为水,烧炼为火,鼓扇为风,容受为空,加以人工之思想模样,由此种种因缘,即成此一小杯;则此小杯,即依虚空法界众生辗转增上之缘力而成,即可摄尽宇宙万法。故能通达一物,此物即遍虚空法界,无可限量,亦无边际,此在俗谛而论诸法,诸法亦无量无边矣。


但诸法小自微尘草木,大至华藏世界皆无量边,何独唯指佛法无边耶?良以诸法虽无量边,倘无佛智慧,即不得而知,而妄执有量有边,并认定此有量有边之法,方为实法,而以无量无边为非实法,颠倒是非,混乱黑白!自具缚凡夫乃至三乘贤圣,未得诸佛智慧,皆不免此颠倒分别而执有量有边!是故唯有佛法无边,其理亦了然矣。


复此、人之心境上有此分别量故,世界随之有成住坏空,人生随之有生老病死,一切皆由此分别心量境之生灭而生灭,则世界人生皆落生灭之窠臼矣!若了真俗诸法其实本无量边,如是如是,则当下即不生灭,当下即了生死矣。如人计我,我生于何时,我作若干事业,我经几何年月日时而死,此在量上作边际想,故人生之生老病死起矣。又如!计此世界为上帝创造,创造于何时,至何时毁灭,则世界之成住坏空作矣。若知佛法真俗二谛之理,诸法本性无量无边,一法如是,一切法亦如是,一即一切,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摄一,一切入一,无定量可立,无极边可得,则人生生老病死即非生老病死,世界成住坏空即非成住坏空,当下本无生灭生死可了,即是菩提大般涅槃。是知法法无边,洵惟佛无量之智慧方显焉!复依此无量无边之智慧,等起无量无边之方便,依方便之权智,达智慧之实智。由智慧之本体,起方便之妙用,随机设法,应物施功;是知一切方便,皆由智慧而成。如十度之方便、愿、力、智,皆依般若而开发。经云:“菩萨于菩提,当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五明者:一、因明,二、声明,三、医药明,四、工巧明,五、内明。此除内明为佛学外,其余四明皆为济世利人之方便用;而此方便之无碍自在,功由智慧。如今科学发明,供给吾人衣食住行上种种享受之物质,皆是方便之用;但因无无量无边之智慧以为妙体,故虽有用而非妙用,有尽际相可得,此有彼无,起贪嗔痴互相争夺,世界祸乱从此起矣!人民痛苦由是生矣!故此世界非无方便,实由无无量无边之智慧不成妙方便耳。由此、今日之人世,若依药师之智慧,则科学资生之方便,妙用无尽,斗争永息,世界和平,人民衣食丰富,所受无缺乏矣。


药师法会愿文云:“第三遵行世尊本愿,广行四摄,勤修六度,使一切人民自他方便,万事咸宜;世尊第三本愿,如实成就”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6:45 | 只看该作者

己四
导入大乘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苦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前愿明佛之智慧无量无边,由此无量无边之智慧,复起无量无边之方便妙用。正如法华所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此愿使诸凡外、三乘安立大乘,即属于定。盖安立即安定,如大学所谓:“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此亦言由定而安也。药师此愿,欲使一切行邪道之有情,舍邪归正,安住菩提正觉之道。正觉、邪道,相对而立,未入究竟之正觉,皆不免落邪,唯断善根之阐提种姓纯是邪,佛纯是正,故正邪亦不能定限。但依普通标准言之,除人伦道德等世间善法,与出世之三菩提法为正道外,其自虚妄分别而执为有道者,皆为邪道。其所执道,与诸法实相,及世间资生事业伦理道德相违,而另有其无上至高之道,奉为最胜,余若无赌。瑜伽戒本所谓:“若诸有情,安住自见取中,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唯此是实,余皆虚妄”;此即为邪见师资矣。昔有一人,终日思金,神经失常。一日上市,忽见有金,当众即取,遂被捉住。询其何以当众盗金?彼言:我取金时,唯见有金,不见余人。此与邪见众生自立邪道,不见正理,恰恰相同。故邪见众生深深安住自邪见道,虽有菩提正道,说之不信,须由诸佛威神之力,方便善巧之用,方能醒其顽迷,使之舍向邪见,安住菩提道中。


菩提道者,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道。然此菩提,通指三乘菩提,皆为正道。此使邪见外道安住菩提,乃为第一重意义。苦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此为第二重意义。声闻者,闻佛说四谛音声,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证得须陀洹等四沙门果。独觉者,出无佛世,弧峰独宿,秋观黄叶落,春闻百花香,觉荣枯无常,由之悟道;亦曰缘觉,缘佛说十二因缘之声音,如众生由顺生门流转生死,由是入还灭门,即得证果。于中声闻根钝,缘觉、独觉根利,故增道损生皆有迟速。乘者,运载之义,如以车代步,达目的地。明声闻、独觉,各依四谛、十二因缘之教乘,度分段之生死海,到生空之涅槃岸。此行声闻、独觉乘者,若已证、若未证,皆使由二乘心而安定于大乘法中,一入永入,毋令退堕。


故此愿可为二重:一、对二乘众生,使安立于大乘中;一、对邪外众生,则先破其顽迷,使之舍邪入正,安立于世间伦理道德,即佛教人天、二乘、五戒、十善法中,然后再由人天进入三乘,复由三乘使安立于大乘。此与法华会三乘归一乘之理相符。实则全部法华。明一佛乘,不外此“皆以大乘而安立之”一句也。故佛法于邪外二乘,皆能导入于大乘。又、大乘之法,乃诸佛通达诸法实相之智慧,无量无边,故为众生开示,皆悟入佛之知见也。是则此愿虽寥寥数行,可判摄一切佛法,盖一切佛法归纳之,不外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而此由邪外二乘以至导入大乘,皆可包括之。


药师法会愿云:“第四遵行世尊本愿,服务社会,尽瘁人群,使一切人民,咸归大乘,舍身救世;世尊第四本愿,如实成就”。


己五 得戒清净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净。无量无边有情,显有情数目之多。使此无量无边之有情,皆于我药师佛法中,修行梵行。梵、译为净,超出五欲之清净行,乃为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者,即使行者得具足戒。不缺、显不缺漏,大智度论明不缺、不穿、不漏等十事;并设喻云:凡夫持戒至于佛地,如渡海浮囊,中盛空气,无少缺漏,方渡彼岸。囊即喻戒,戒行无缺,方至佛地;若稍缺漏,如浮囊有孔,即便沉没,故戒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传戒者须如法传授,受戒者须如实修行,方能具足,无所缺漏。


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即持身口七支等戒。摄善法戒,即持善法戒。平常戒律中说有“止作持犯”;止持,即止一切恶行,所谓诸恶莫作;若经佛制止之事,皆不得作,若作即犯,此即摄律仪戒。作持、即作一切善法,所谓众善奉行;凡经佛教授之事,如六度万行,皆须工作,若不工作,即是违犯,此即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诸菩萨广行四摄,饶益众生;若不作饶益众生之事,即是犯戒。此中摄律仪,摄善法,通诸声闻;而菩萨戒则以饶益有情为主,余二为助伴。聚为类聚,每戒之中,各有类聚,如律仪戒之五篇、七聚等。梵网兼律仪戒,而瑜伽则即以七众律仪戒为律仪,专明摄善、利生。若本已受持三聚戒,设一时迷昧而有毁犯,若闻药师佛名,还得清净,不堕恶趣。恶趣者,即地狱、饿鬼、畜生、三途恶道;或加阿修罗为四恶趣。因犯戒故,须堕三途,但闻药师佛名,由其本誓愿力加被,犯戒有情,还复清净。因犯戒如衣被染污,即不清净,由佛力故,如洗净之。但唯有佛果功德加被,若无本因誓愿之力,则加被即非真切,如日光泛照万物;若佛果加被,复有本誓愿力,则如收光镜将日光摄集增强。吾人今皆已受戒,若有误毁者,闻此药师名号后,宜发露忏悔,誓不更犯,亦得解脱,不堕恶趣。后灭罪文,广说其事。此上三愿,皆依慧定戒发,亦使一切有情依之得慧定戒者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五尊行世尊本愿,精严戒律,调伏身心,使一切人民身口意业,咸归清净;世尊第五本愿,如实成就”。


己六
得身健美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此第六愿明诸有情六根不具,丑陋癃残者,若闻药师名号,即得身心健美,以此愿乃缘苦谛境而发,故在使诸有情脱离诸苦。相传中国清代玉琳国师,前世为出家人,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结缘施主见而嗤笑讥刺,因有感焉。寻闻受持药师此愿,能得六根完具,身心健美,遂受持奉行此法门,而转世即得玉琳身,智慧殊胜,诸根聪利,相貌端严。有清一代,不少名师,而为后人闻名敬信无间言者,厥惟玉师。是皆由药师佛果本誓愿力加被而致者,吾人若能如是发愿,弘法利生,亦可成就如是胜报。


此中若诸有情之言,不指琉璃世界有情,以既生琉璃世界者,必已具诸相好,无诸丑陋,故应指娑婆等十方世界而言。娑婆众生,胜劣不等,高下参差,如处大庭广众之间,高胜者固身心兴奋,而下劣者相形见绌,不免精神苦痛,落于隐忧。身根者,即五色根身;在此五色根身之上,有眼、耳、鼻、舌等四根。或缺一,或缺二,或俱缺,故曰不具,不具故身丑陋。顽愚者,意根衰弱故,心性鲁钝,冥顽不灵。盲、为眼根不具;聋、为耳根不具。有有根而不闻,有连根形亦缺。喑、为喉舌不充,发音不亮;至于哑,则不能声响,舌根全坏,故喑哑总为舌根不具。但喑亦关鼻根,如鼻喑则发音不明等。挛,拘曲也,两手挛曲不直。躄、两足俱废。背偻、即身驼不直。白癞、即麻疯;疥癞为小疮,而白癞病则坏及诸根,如今广东等地,多有染此病者。此上乃为身病。颠狂、为精神病;狂、即狂乱,神经反常,举动失检,所谓丧心病狂,即此之谓。此等诸根不具,即成残疾,人有残疾,抱恨终身;迵异伤寒发热诸症,一著于身,即无法可免除。若能依药师愿,便可消除。但今医学进步,此类病症亦可减少,如西洋人少有痢头,麻脸,皆由医药种痘功能;故身病亦渐能治愈,殆亦由药师愿力耳。


药师佛愿闻其名者,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今既成佛,当满其愿,故其国中必无残疾之人。端正者,诸根完具,丑陋之反。黠慧者,黠、为灵巧,慧、乃聪明;聪明黠巧,顽愚之反。此依药师佛果本誓之力,其土众生正报庄严,药师琉璃光及其净琉璃国之得名,不可谓非此愿功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六遵行世尊本愿,政重卫生,业励医药,使一切人民,凡有疾苦,悉得救治;世尊第六本愿,如实成就”。


己七
安康乐道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此愿标安康乐道者,安、为安宁,康、为康健。由贫病故即不安宁康健,此愿即由不安不康,而使能安能康以乐道修行也。盖人类生活,若不安康,则受苦逼迫,何能安心乐道?故欲人类乐道修行,须先使人类解除饥寒困病之苦患。今世仁人君子,力谋改革社会,建设实业,使人民生活趋于丰足,亦此之图也。故人人皆能效药师佛法而行,则人民生活既改良,社会百业进步,道德文化亦蒸蒸日上矣。


药师愿其成佛时,若诸有情为众病逼切,皆令解除。众病者,佛经明众生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起;中国古来亦说温、湿、寒、热等病。诸有情类,为诸病苦逼迫痛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因是未尽其天年而夭折,备极凄惨!但今亦有无家独身之人,因有金钱,病来则医,犹有可救;若无家亲,复贫而病,则惟待死而已。但此类众病交迫之有情,若闻药师如来名号,即可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安康乐道,乃至证得菩提。后文所谓“求长寿者得长寿,求富饶者得富饶,求男子者得男子”;显由药师悲愿力故,皆获遂愿所求者也。


今曰中国急欲解决之民生问题,而欲使人民衣食住行富饶丰乐者,皆不出此药师佛愿;故能人人依此发愿实践,则民生痛苦及生计诸问题,庶几可解决矣!此愿人类解除痛苦,社会和平,国土丰乐,为药师愿特要之点,亦如弥陀愿中之特重闻名往生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七遵行世尊本愿,普设医院,广施药品,使一切人民,孤苦贫穷,悉离病厄;世尊第七本愿,如实成就”。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8:57:11 | 只看该作者

己八
转女成男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此愿标为转女成男者,琉璃众生皆大士相,本无男女之性别。男女之名,相对而立,无女则男亦无,说无女人者,乃对余界而说。如以三界言之,色、无色界男女相无。而欲界则有男女,故欲界万有皆分阴阳二性。今科学分析万有构成之最后因素为电子,虽微细难见而亦有阴阳二性。由阴阳二性构成之物,皆含有矛盾性,相反相成,相生相克。故五趣杂处之欲界众生,皆有阴阳二性,以阳为男,以阴为女,于同一人类中。遂分男女鸿沟,而在相形见绌之下,不免男胜女劣,于是百感丛生,为诸恶劣之所恼乱,极生厌离,欲舍女身。然女人中具大丈夫性者,方觉女身可厌,生求离想;若无丈夫性者,虽感女身,不觉厌恶,反执为美!依大乘佛教理本平等,无男女差别、高下可得,但随此类之机,落于男女分别想中,厌而求舍,故佛即为说之,使依药师法门,或生琉璃得丈夫相,或在娑婆现身后身,转女成男;若无厌离女身者,佛亦不须说此也。


此上三愿,皆缘十方众生为众苦之所逼切恼乱而发,故依之而行,皆可离苦得乐。


药师法会愿云:“第八遵行世尊本愿,立法施政,尊重女性,使一切女子受平等福,离百恶恼;世尊第八本愿,如实成就”。


己九
魔外归正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魔、即魔王,魔子魔孙各有眷属。外、即外道,亦有师徒邪众。魔外众生,难调难伏,如佛世时,虽经佛化,亦难改其魔性。此愿明诸有情为魔外所诱惑而受其影响者,皆使舍邪归正,入于佛法,故云魔外归正。


梵音魔罗,此云扰害者,亦云杀者,能害众生功德善根故,能杀众生法身慧命故。网、以捞摝,罥、以盖罩;以喻魔有魔法,如张网罗,能使水陆空界众生落其网中,唯佛法能救之。盖魔以五欲自恣快乐,亦有其魔之知识,思想、学说、方法,引诱众生入其五欲彀中。迷而忘返,欲入色、无色界,欲趋三乘圣行,皆为障碍。如今世上,亦有学同魔学;想同魔想,行同魔行之人,其于佛教终不生信,而惟耽著五欲,深陷魔网,昏迷失性,反讥佛教为消极,为迷信,则殊可悲愍也!


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者,前言邪魔耽著五欲。此言外道,心外取道,坏真实理,修种种无益苦行,备极艰辛,执为最胜,显与众异,亦足惑世!古印度有九十五种外道,或六十二见,或十六种等。今日之世,亦多外道,外道舍正道而别求邪道,由邪师教授教诫,起邪分别,入邪思惟,如飞虫之自落蛛网,如蚕作茧自缠自缚,如蛾赴火自烧自烂,此亦可悯甚矣!


堕种种恶见稠林者,恶见、即不正见,成曰邪见,背世出世间之正理而妄计为胜故。见、为明解之义,此其自执道理以为高超,然实非理,即上魔见、外道见也。见有种种,故曰稠林;稠林、谓万树稠密之丛林,一入难出,恶见之广,亦复如是。


此等种种恶见众生,由药师本誓愿力故,使其转归正见。正见可有二种:一、世间道德善法之正见;二、出世究竟佛法之正见。然亦可谓以世间善法为正见之基础,以出世佛法为正见之究竟。由此正见故,渐渐修习诸菩萨六度万行之正行,由凡夫经信、住、行、向、地,而入无上正等菩提也。


此中言魔,总包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等;而耽五欲之欲界魔。即属天魔。此等诸魔,易入难出,唯仗佛法解脱之耳。又魔通于惑、业、苦三,烦恼魔及外道恶见稠林,皆为惑业之法;是故药师缘集谛境,发此大愿,使诸有情解脱邪外之魔难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九遵行世尊本愿,树立正法,降伏邪见,使切正法并育并行,永难缠缚;世尊第九本愿,如实成就”。


己十
解脱忧苦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此愿标解脱忧苦者,以愿令一切有情为王法所加等苦,皆使之解除故。王法者,古代依帝王立国,故言王法。如今民国以民立国,即言国法。王法、国法,皆是法律,法律之所以立者,作公众利益之保障,为社会人民之准绳,侵害公众利益者惩之,被侵害者保障之。人类本来无需法律,然人自相侵扰,故不得不有法律以维持社会之治安、秩序也。中国古代,立有笞、徒、流、绞、斩、五刑:缚录鞭挞即属笞刑;系闭牢狱为徒刑;戮为杀戮,因犯重罪,即处死刑,此属斩刑之类。盖人生在世,不能离社会而独立,既依赖社会而生活,自然不能离去种种约束而须受约束之支配,此人类痛苦所以与生俱来也。庄子云:“有人者累,有于人者忧”。如一家之主,即须担负全男女老幼之责,此所以有人之累;人依赖人,此人即为彼人所有,而须遵其约束,此所以有于人者忧。故人类相处国家社会中,既有公私利害之冲突,自有法律处置,使之得当。如佛教丛林寺院之有共守规约,犯之则罚,此人生本身必受之忧苦也。又受自然界之忧苦亦不能免;如乐日光浴,热暑则苦;如乐风调雨顺,而暴风狂雨齐来则苦;如舟车代步,而出轨覆没则苦;他如洪水猛兽等,皆自然界不能避免之苦。欲除痛苦故,惟有仗多人团结之力量,与自然奋斗,制服自然。从自然界推至人与人相处之间,则强凌弱,众暴寡,盗贼蜂起,匪窃猖狂及国际战争等,皆为人与人间必受之忧苦。是知人有依本身之苦,处自然界之苦,人与人间之苦,故有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灾与祥反,非意料所及之厄事发生皆为灾难;难读去声,为苦难、厄难、困难之难。凌、为凌逼。痛苦加身,即受凌辱,因凌辱故悲愁煎逼,如热锅中油煎火逼,身心受苦。


受、有苦、乐、忧、喜、舍、之五受:身受有苦、乐、舍──舍即不苦不乐中庸之境──三受;心受则加忧、喜、为五受。苦等三受,为现前身心上所受之境;忧喜二受,或缘过去苦乐二境,或缘未来苦乐二境而起。此五受中,不但恶趣众生常在忧苦之中,即人道众生,亦常多忧苦,所谓“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人生若梦,为欢几何”,皆忧苦之反映。推至天趣,则欲界虽乐多苦少,然至五衰相现,忧苦不免;色无色天虽无忧苦,然定坏时,不免生灭迁流之苦;故唯涅槃,方离一切忧苦。诸有情类,无时不在忧苦交迫中,但由药师本誓愿力,及佛果威神力,能使一切忧苦得大解脱。


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众生迷心识故,执重外境,忧苦事多;若觑破诸法由心识所现,不起重执,则虽有忧苦亦若忘失矣。如一心诵持药师佛名号,感其威神力故,心得安定,则虽处无量灾难之境,亦不觉其灾难忧苦矣。故此愿中,可得二重解脱:一、能使诸有情,心得安定,解脱忧苦;二、能使诸有情,业果转善,得幸福报。


药师法会愿云:“第十遵行世尊本愿,改良刑政,实施感化,使一切人民不触法网;即有犯者,在狱获教,出狱获养;世尊第十本愿,如实成就”。


己十一
得妙饮食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此愿愿令诸饥渴有情,先得上妙饮食,后得甘露法味,故标以得妙饮食。盖衣食住行,为人类生存之要素,而尤以饮食为最,无饮食即不能生存,故佛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无食则饥,无饮则渴,饥渴故烦恼──恼为十小随烦恼之一──,烦恼故心愤,心愤发故,欲觅饮食,造诸恶业。故今日之世界,或个人,或民族,种种阶级争斗,皆为解决饭碗问题;即西洋人所谓面包问题。因饭食不给,生活难以维持,环境逼不得已,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矣。故欲社会安定,须先解决民生问题,人民衣食丰足,盗匪窃贼即无由起。由此观之,盗匪窃贼不但情有可原,抑须力谋救济。


是以药师发愿,若诸众生闻其名者,先令饮食饱满,解除苦恼,安住有漏善道;进以无漏法味,使之成贤成圣,乃至佛果,亦古人所谓“富而后教”之意也。得世间饮食,唯身体快乐;得出世法味,则精神兴奋,力图上达,虽稍饥渴亦不造业,此皆由法味之功。若唯饮食,则饮食穷时,必复造业受苦,故须由无上法味,方获毕竟安乐。先哲所谓“衣食足而知礼义,仓禀实而识廉耻”;此亦言先使衣食丰足,方能安心修德,再进而以佛法法味为食,禅悦为食,皆得毕竟安乐而建立之。毕竟安乐者,即发大心,修大行,不退转于大般涅槃者也。


此中以禅悦法喜之味为食者。前引佛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有四食:一、段食,段为形段,欲界众生所有物质饮食,皆有空间的或时间的形段,如色、香、味、触等是为段食。二、触食,眼触色,耳触声,鼻触香,舌触味,身触细滑,意法处;由六根发六识触六尘者,皆为触食。三、意思食,即以意识希望之思为食,如人怀希望心,虽经千挫百折而希望心不死,亦得延其生命。四、识食,识食与前食不同,前属意识及其意根,为第六识与第七识;今此识食,为有情生命所依之本体,属于阿赖耶识。盖此识受诸识熏习成为种子,由种子复起现行,由此识食资持业果生命不绝,是故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不但三界众生依食而住,即出世菩萨亦依禅悦法喜为食,辗转增胜,而长养其法身慧命也。至诸佛位,转识成智,圆满法身慧命,故不依食而住。佛法无边,随拈食之一法,义深无量。


药师法会愿云:“第十一遵行世尊本愿,政重民生,普济民食,使一切人民饮食供给无有乏少;更施教育,培其智德,令生安乐不遭苦难;世尊第十一本愿,如实成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