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一、首先要弄明白佛教中的三个基本理念:众生平等、因缘果报和神识不灭。 1、在佛门中,众生平等是讲:不但人类之间大家互相平等,六道、十法界之间大家也是互相平等的。六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也叫六凡道。十法界包含六凡道,四圣道。四圣道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声闻,也就是罗汉,是指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那个时代,跟着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人,他们因听见佛讲法的声音而开悟,所以叫声闻,平常也叫罗汉。缘觉就是没有听到佛的教法和教化,自己修行证果的,这为缘觉。他们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辟支佛实际上是在菩萨位,达不到佛位。菩萨也属于四圣道,菩萨分十地,有初地菩萨,也叫初发心菩萨,一直到十地等觉菩萨。菩萨以上就是佛道了,这为四圣道。六凡道、四圣道合起来为十法界。 这十法界的众生,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与佛是平等的,与菩萨是平等的,与声闻缘觉也是平等的,区别只在于觉悟和不觉悟。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没觉悟的佛,凡夫。大家都平等,我们不只和四圣道平等,和六凡道中的众生也是平等的,和畜道里的驴马牛羊苍蝇蚊子是平等的,和饿鬼与地狱鬼,也是平等的。这是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之所以平等,是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2、第二个基本理念就是因缘果报,也叫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一切事务都有因缘果报,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非常浅显的因果报应的说法,讲的就是因果报应。比如说谁杀了人,那抓到以后,就要被判刑,就要偿命。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也是因果报应,也即因缘果报。为什么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为什么有人很幸福,有人有很多灾难?这都是种了不同的因,得到了不同果报的结果。果报有的是善报,有的是恶报。作恶多的就要受恶报;行善多的就得善报。另外,佛教讲三世因果: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是三世因果,不是一生一世的。有的是现世受报,有的是来世受报,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来世受报。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几个月就得不治之症,一两岁或者是十几岁就得了绝症,这都是因为前世杀业太重。《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地藏王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他们得不治之症,几岁、十几岁就死亡,或是得重病,都是因为前世杀业太重,才得了宿殃短命报,这是千真万确的。 实际上,不单是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其他宗教,比如道教,也是相信因果报应的。像道教的典籍《太上感应篇》,它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也是讲因果报应,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是客观存在的。佛门中讲“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因为菩萨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不敢种下恶因,怕受到恶报。但是凡夫呢,因为不懂因果报应,就不断的做坏事、作恶,还以为没有因果报应。实际上不管你信与不信,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有了造作,就随业流转,到恶报来了,才害怕,这就是凡夫畏果,果报来了才害怕,但是已经晚了。那么我们呢,现在知道了因果报应的道理,就不要再做坏事。佛门中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这个道理。 3、第三个基本理念就是神识不灭。无始劫以来,每个人都在六道中轮回,随业受报,随业流转,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报;那么作恶多的呢,就要下地狱,做饿鬼,或者做驴马牛羊,偿还人家的债务。在六道中轮回,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神识是不灭的。按佛教唯识宗的讲法,神识也叫第八识,也叫藏识。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是第六意识,还有第七意识。执着于这个“我”的,叫第七识。第七意识也叫末那识,也叫独头意识。第八识也叫藏识,我们无始劫以来所做的善的恶的所有的种子,都在这个第八识里头储存着,也叫八识田。它是个仓库,随着因缘际会,该受报时,或是善报,或是恶报,它就要受了,业报就会现前。这个报分为正报和依报,正报就是生命形式的改变。比如现在,我们是人,如果经常做好事,非常善良,那么命终之后,这个身体,这个肉体,四大分散了,神识就会上天上去,做天人,或者是再转生为人,受人天福报。如果是做恶多,比如说欠债不还,那么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来世这个神识就会去转成驴马牛羊,或是做猪,或是做羊,或是做驴做马去还人家的债。 佛教基于这三个基本理念,所以要求大家要修行,要做好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还要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这叫自净其意。佛教的定义,就是16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定义,佛经里面说得非常明白,一点封建迷信的色彩都没有。 二、关于修行 1、修行修什么呢?就是修我们的思想、言论、行为这三个方面。无论出家在家,都要做的,都要修行。所谓修行,就是修改和改正我们每个人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三方面,也叫身、口、意三个方面,都要修行,都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和完善我们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先做一个好人,在做好人的基础上,才能谈到修行,谈到出离六道轮回了脱生死。否则,修行只是一句空话。 2、那么怎样修行呢? 首先, 对佛教,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华严经》中讲“信是道源功德母”,信是前提,是基础。如果不信佛,就谈不上修行。因为不管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大菩萨们,他们都是真人修成的,不是编出来的,不是杜撰出来的。佛教是可修可证,能修能证的。佛教中讲“信、解、行、证”,第一个字就是要信;解就是要理解佛经;行就是修行,通过修行来改变我们自己,修正我们不正确乃至错误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然后才能证果,最后证得佛果。 其次,要明白佛教的道理。我们人类最缺少的,最缺乏的就是智慧。释迦牟尼佛是大彻大悟,是觉者,彻底觉悟了的人。我们人呢是还没有觉悟的佛,是未来佛。我们人和佛的区别在于觉悟与不觉悟,在于有智慧和没智慧。人类是愚痴的人,佛是彻底觉悟的人,他有智慧,而且是大智慧。 怎么才能有智慧呢?到佛经里面去找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因为佛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里面充满了智慧。鲁迅先生曾经讲过: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大哲学家啊,大哲,我们生活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早就给我们解答了。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鲁迅先生这么赞叹释迦牟尼佛,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那么我们想有智慧,就要到佛经里头去找。要诵经,明白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道理,一切真相。同时呢,释迦牟尼佛也在经中指出了修行的方法和道路。经者,径也——路径,门路。佛经的这个经字,它是路径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寻求解脱众生烦恼的方法和道路。最后他找到了,他在佛经里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条修行解脱之路。这八万四千法门,可以对治我们众生八万四千种烦恼,也可以对治我们众生八万四千种疾病,所以大家都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医王。 第三,佛门中修行讲戒、定、慧三学。在“信解行证”中的“行”方面,首先就是要持戒。 戒律是修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遵守戒律,那么就谈不上修行,不会了道的。居士在家修行有五戒、十善、六度,有八关斋戒,有在家居士的菩萨戒,这都是居士的戒律。那么出家人呢,有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还有出家人的菩萨戒。出家人的菩萨戒和在家人的菩萨戒是不相同的。在家菩萨戒是六重戒二十八轻戒,出家菩萨戒是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不同之处。居士五戒是居士戒律中最基本的,在家居士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家居士不邪淫,一夫一妻制就可以了。无论出家在家,学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 在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之际,阿难尊者请问佛:佛在世时,我们以佛为师,那么佛灭度以后,我们以谁为师呢?佛说:以戒为师。所以我们无论出家在家,要想修行,一定要遵守戒律。在守戒律的前提下来修定、修慧。有戒才有师,无戒即无师,也即没有佛教传承。 其次要习定。定,就是禅定。印度话叫禅那(nou),翻译成中文,就是静虑、静思维的意思。我们打坐,静思惟,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有思想思维活动的。修禅定也有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马虎不得的。 第三就是开智慧。慧,就是智慧。佛门讲,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开发智慧。这是戒定慧三学。 第四,要福慧双修。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光修慧,不修福,罗汉也乞不来供养。如何修慧已经讲过了,那么怎样修福呢?做布施。 修福首先要修布施。布施分三种,一种是财布施,一种是法布施,一种是无畏布施。 财布施,就是我们拿出钱财、衣服等,去给需要的人,有困难的人。比如说救济地震、海啸、洪水等灾区,或者是饥荒中的人们。我们去救济他们,给他们捐钱捐物,这都属于财布施。另外,救助失学儿童,建希望小学等,也属于财布施。 法布施呢,仁炟在这里给大家讲佛法,就属于法布施。财布施里边,也有的既是财布施,又是法布施。比如说建寺院和印经书。大家把钱捐到寺院里头建寺院,寺院建成了,佛像塑好了,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到寺里来拜佛,祈福,他们就会因此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很多人就会被教化。一个寺院会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存在着,期间它就会教化无数众生,这就是法布施了。印经书也是,经书印出来后,会有更多的人看,也就会利益更多的人,这也是法布施了。也就是说建寺院、塑佛像、印经书既是财布施,又是法布施。弘法利生,这功德是非常大的。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法布施最殊胜,功德也是最大的。 无畏布施,就是用我们的体力,用我们的劳动去帮助别人。比如年纪大的街坊邻居,或者是鳏寡孤独者,提水提不动,你帮他提;买菜拿不动,你帮他拿,这都属于无畏布施。到寺院做义工,也属于无畏布施。俗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力,就属于无畏布施,功德也很大的。 博山正觉寺原来是一片荒山,山沟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把山沟填平了,寺院的规模就会更大一些,但工程量相应地也会更大一些。从2002年下半年正觉寺动工,至2003年夏秋之际,做了20多万立方土石方工程,但是山沟仍旧没有完全填平,满院子都是石头。当时博山有一位女居士,医生给她作B超检验后发现她长了一个有5.5CM×4.5CM大的子宫瘤,也就是比鸭蛋大点,有鹅蛋那么大。医生要求她做手术,但是她因为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就不愿意做手术。她就发心到正觉寺来做义工,满院子捡石头。捡了半个月石头后,快过八月节了,她回家去过八月节,顺便又到医院去检查,奇迹发生了:医院的检验结果表明:她原来5.5厘米的肿瘤,变成2.5厘米了,像个杏核那么大一点了,而且不需要做手术了。医生感到非常奇怪和惊讶。过完八月节以后,那位居士又到正觉寺做义工,住了十来天,再到医院里去检查,结果是她的肿瘤完全消失了,一点也没有了。这就是在寺院里做义工培福报,积功德,得到佛力加持,大难化小,小难化了的例子。 还有一位居士,也是长了一个子宫肌瘤,大概有3、4厘米那么大。07年春天的时候到正觉寺,做了一个月的斋堂义工,再到医院里去检查,结果肿瘤也消失了。这都是到寺院里做义工,做无畏布施得到的福报和加持。 所以大家不但要诵经修慧,也要努力修福,多做好事,福慧双修皆具足才能成佛,叫做“两足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a33160102ej9l.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