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ecielcyan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0364aa0100q6d4.html】
【本系列文章纯系草稿,尚未核定,刊出以资方家斧正,并非教授禅法。内容随时有增补更改,请随时关注。可关注博客以及时获得资讯。】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一之下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法慎记
弟子灌顶再治 辨禅波罗蜜诠次第四 行者既知禅门之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佛果。修习禅定。从浅至深。次第阶级。是义应知。今略取经论教意。撰于次第。故大品经云。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 辨禅定次第。即为二意。一者正明诸禅次第。二者简非次第。 【语体释】 行人既然了知禅门的相状,(那么对于)菩萨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修习禅定,从浅到深,有次第有阶位有级别,这样的义理应当要知道。现在简要的引述经典来论说教法的涵义,来撰写修禅的次第。因此《大品般若》说:菩萨摩诃萨,次第地行持,次第地修学,次第地行道。 辨明禅定的次第,就有两种涵义,首先是正式明确诸种禅法的次第,其次是抉择非次第的行持。 一正释诸禅次第义者。 行人从初持戒清净。厌患欲界。系念修习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获得初禅乃至四禅。是名内色界定。次为大功德缘外众生受乐欢喜。次第获得四无量心。是名外色界定。此八种禅定。虽缘内外境入定有殊。而皆属色界摄。 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此十二门禅皆是有漏法。 次此应明亦有漏亦无漏禅。行者既得根本禅已。为欲除此禅中见著。次还从欲界修六妙门。所以者何。此六门中。数随止是入定方便。观还净是慧方便。定爱慧策。爱故说有漏。策故说无漏。此六法多是欲界未到地四禅中具足。亦有至上无色地者。 【语体释】 首先正式解释诸种禅定的次第的含义。 修行者从一开始的持戒清净,厌离欲界,专心修学出入息而入欲界禅定。靠着欲界定到了未到地[1]。这样依靠着未到地,次第修行,次第获得初禅乃至于四禅,者名为内色界定。又为了圆满大功德,缘系外界的众生受于快乐和欢喜,(这样)次第获得四无量心,这就名为外色界定。虽然缘系内外境界,所进入的禅定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都属于色界禅定。 修行者在第四禅中厌离物质之法,如同牢狱一般。灭除之前内外的两种色界定。一心缘系空境界,得以超越色法的障碍。获得了四空处定,这就名为无色界定。这十二门禅(色界八,四禅与四未到地,无色界四),都是有漏[2]之法。 在这之后,应当明了即有漏又有无漏功德的禅定。行持者既然得到了这样的八根本禅,为了想要除去这些禅中见地的偏差,又应当回过头来从欲界定中修习六妙门[3]。为什么呢?这六门之中,数息,随息,止息是入定的方便,观还净三门就是得智慧的方便。(其中有)禅定的法爱而智慧有所策发,法爱的缘故说是有漏,有驱策的缘故说是无漏。这六门大多是欲界未到地四禅中就具备的了,也有通到上无色地的。 注释 1:指进入初禅之前的欲界定。又称未到地,或未到地定。此禅定虽尚未进入根本初禅,而且精神统一状态亦不十分安定,但可藉此进而证得三果之无漏圣位。此定由信、施、戒而得。《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9b)︰‘未至定,亦有味相应,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 上界四禅、四无色等八地,各有根本定与近分定。断欲界修惑所发的禅定为初禅之根本定,乃至断无所有处修惑所得之禅定为非想处之根本定。又伏欲界烦恼,发近似初禅根本定的禅定,为初禅之近分定,乃至伏无所有处烦恼,发近似非想处根本之禅定,为非想处之近分定。如此八根本定、八近分定中,初禅的近分定有与其他近分定相异处。故立别名,而特称之为‘未至定’,是未至根本定之义。 此未至定与执着于根本定之味相应(味定),或与不执着的有漏善──净相应(净定),或与上述得圣位之无漏相应(无漏定)。因此未至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三种。 隋·天台智在其《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书中称此定为‘未到地定’,并对自此定以入初禅之状况,有深入说明。兹附之于后,以供参阅。 ◎附︰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所未到地定相〉至〈明证初禅相〉(摘录) [所未到地定相] 因此欲界定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证此定时,不无浅深之相,今不具明。 2: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3: 1.数息门:数息(从一至十)摄心为入定要法第一妙门。2.随息门:随息出入而不计其数,如此则禅定自易引发,故为第二妙门。3.止门:心止而诸禅自发,故为第三妙门。4.观门:观五阴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则无漏方便智可因此开发,故为第四妙门。5.还门:收心还照,知能观之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方便智自然而朗现,故为第五妙门。6.净门:心无住着,泯然清净,则真明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故为第六妙门。上述六妙门中,前三门属定,后三门属慧,依此定、慧,即可获得真正菩提!?
次此应明十六特胜。横则对四念处。竖则从欲界乃至非想。但地地中立观破析故能生无漏。 次应说通明观。前十六特胜总观故粗。今通明别观故细。此禅亦从欲界至非想。乃至入灭定。 此三种禅亦名净禅。五种禅中犹是根本摄。 今明无漏禅次第之相。即有二意不同。一者行行次第。二者慧行次第。 行行次第。所谓观炼熏修。 初明观禅次第。有六种禅。 初修九想。无漏之前。用此对治。破欲界烦恼。 故次八念。为除修九想时怖畏心生故。 次十想。坏法人。于欲界修此十想断三界烦恼。 故次八背舍。不坏法人。修此观禅。对治三界根本定中见著。 故次明八胜处。为于诸禅定观缘中得自在故。 次明十一切处。为欲广禅定中色心令普遍故。乃至修六神通。由是观禅摄。 次明炼禅者。即九次第定。为总前定观二种禅令心调柔。入诸禅时。心心次第无间故。及有觉有观等三三昧皆是炼禅摄。 【语体释】 这样以后应当明了十六特胜[1]。横面对比则相对四念处,竖相就从欲界到非想非非定。只是每一地中建立慧观破除和分析,因此能生无漏功德。 其次就应当宣说通明观[2]。之前的十六特胜是总体的观察,因此是粗的。现在的通明观是各别观察的,因此说是更细致的。这种禅也从欲界到了非想非非想定。乃至于入灭之定。 这三种禅(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也名为净禅,在五种禅[3]中依旧是根本禅(色无色根本定)所摄。 现在应当宣说无漏禅定的次第相。就有两种不同的分别,第一是行持的次第,第二是慧行的次第。 行持的次第,说的也就是观练薰修。 首先宣说观禅的次第,有六种禅。 首先行持九想,在得到无漏之前,用这来对治,破除欲界的烦恼。 其次修八念,是为了除去在修九想时生起的畏惧心的缘故。 其次是十想,破除对于法人的执着。在欲界中修这十想就可以断三界烦恼。 其次是八背舍,不特别地去破对法人的执着,对治三界的根本定中的见著。 在这之后明了八胜处,是为了在多种禅定中观察缘系常得自在的缘故。
其次说明十种遍一切处,为了想要增广禅定中缘系色法之心让它普遍一切的缘故,乃至修成六种神通,这都是观禅所摄的。
其次解说练禅,也就是九次第定。为了综合之前的定和观两种禅,让心调柔的缘故。进入诸种禅定的时候,念念次第没有间断的缘故,乃至于有觉有观等三昧,都是练禅所摄的。 注释 1: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也。 2:禅定之一种。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定时,观息、色、心三事之禅法。又作通明观禅、通明观。修此禅定时,必通观息、色、心三事而彻见无碍,故称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称通明。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以下论及此禅法,然未有通明禅之名;于我国,自天台智顗之前的北地禅师修得证之,始称通明禅。 3:四念处、八背舍(观)、九次第定(练)、师子奋迅三昧(熏)、超越三昧(修)等五种。其中,四念处为所观,观、练、熏、修四者为能观。
次明熏禅。熏禅者即是师子奋迅三昧。顺逆次第入出熏诸禅。令定观分明纯熟。增益功德故。 次明修禅。修禅者。即是超越三昧。于诸禅中超越入出。为得无碍自在解脱故。是以大品经云。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余一切三昧者。根本定是。若声闻三昧者。三十七品空无相等三三昧。四谛十六行是。若辟支佛三昧者。十二因缘三昧是。菩萨三昧者。自性禅等皆名三昧。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依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依九次第定。逆顺出入师子奋迅三昧。依师子奋迅三昧。逆顺出入超越三昧。是菩萨依诸三昧。得诸法相等齐此。始是二乘行。行共禅满。何以故。大阿罗汉。亦得超越三昧故。 【语体释】 其次宣说熏禅。熏禅,也就是狮子奋迅三昧。顺逆次第进入并起出,熏习诸禅,让定和观愈加明晰纯熟,增益功用德行的缘故。 其次宣说修禅。修禅,也就是超越三昧。在诸种禅定中次第出入,为了证得无碍自在的解脱的缘故。因此《大品般若》说: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而取用禅波罗蜜,除了诸佛所得的三昧,进入其他的一切的三昧。像是声闻所证三昧,缘觉所证三昧,菩萨所证三昧,都去行持都能进入。 其他的一切的三昧,说的就是根本定。声闻所证三昧,说的就是三十七道品[1],空无相无作等三昧,也就是四谛十六行[2]。缘觉所证三昧,也就是十二因缘三昧。菩萨所证的三昧,像是自性禅等都能名为三昧。这样的菩萨安住诸种三昧,顺逆出入八背舍,依八背舍顺逆出入九次第定。依九次第定,顺逆出入狮子奋迅三昧,依狮子奋迅三昧,顺逆出入超越三昧。这样菩萨依靠诸种三昧,得证诸禅法相,平等到了如此的地步。这才是与二乘行共通的禅行得到了圆满。为什么呢?大阿罗汉,也能够得到超越三昧。 注释 1: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2:见前注释。 二明无漏慧行次第之相。 因闻四谛即修三十七品。次入三解脱门。次用十六行观分别四谛。次具十智三无漏根。成就九修获九断。如此略辨声闻所行无漏慧行。 次应说十二因缘观门。即是辟支迦罗之所行无漏慧行。若菩萨次第成就。二乘学无学所得智断。是名从假入空通观具足也。 故大品经云。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从干慧地入性地。八人地见地离欲地阿罗汉辟支佛地。皆行皆入而不取证。 【语体释】 第二明了无漏智慧行的次第形象。 因为听闻四谛就修学三十七道品,其次进入三解脱门。其次用十六行观察分别四谛。其次具足十智[1]和三无漏根[2]。成就九种修行,成就九种断德[3]。像这样略微辨析声闻所修的无漏智慧行。 因此《大品般若》说:菩萨摩诃萨行持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的缘故,从干慧地进入性地,八人地,见地,离欲地,阿罗汉,缘觉佛地[4]。都能行持进入而不取证。 注释 1:一、世俗智、即见谛以前一切凡夫的智,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即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三、类智,即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四、苦智,即知上下界苦谛之智;五、集智,即知上下界集谛之智;六、灭智,即知上下界灭谛之智;七、道智、即知上下界道谛之智;八、他心智,即知他人心想之智;九、尽智,既断尽了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断尽烦恼时所生的自信智;十、无生智,即利根的阿罗汉,既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事已毕,自觉已无生而不再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智。(上述十智,法智以下之智,皆属无漏智) 2:是二十二根中最后的三根,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当知根是由于其中意、乐、善、舍、及信、勤、念、定、慧九根,在见道位修习,对于四谛理欲知而未曾知,故名“未知当知根”;已知根是前九根进至修道位断惑证实,对四谛理已数数了知,故名“已知根”;具知根是前九根修至无学道位,已知四谛,具有其知,叫做“具知根”,即对四谛之理,已具知证知了。
3:即贪、嗔、慢、无明等四种修惑,就其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又作九品烦恼。总三界有欲界、四禅、四无色,共为九地。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惑,四禅、四无色除嗔之外尚有其余三惑。于各地复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九地合为八十一品,称为八十一品修惑。此通有漏、无漏二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而言,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断欲界九品者为第三果,断尽上二界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每断此一品,各有无间、解脱二道;所断之障,于一一地中各有九品,故能对治之道亦有九,称为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无学之圣者修练根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俱舍论卷二十三)p141
4: [一、干慧地],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三乘之人,居内凡位时,于无漏真空法性之理,颇有解心,故名性地。(内凡位者,谓心居理内,而未证得也。无漏者,谓断见、思之惑,而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三、八人地],谓三乘之人,体达三界见惑本空,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止观云:人者,忍也,故名八人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也。)
[四、见地],谓三乘之人,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故名见地。(第一义者,即真俗不二也。无生者,谓了一切法皆无生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五、薄地],谓三乘之人,断欲界六品思惑,欲惑稍轻,得真谛理,故名薄地。(六品者,谓欲界思惑分为九品,此即前之六品也。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六、离欲地],谓三乘之人,断欲界下三品思惑尽,即离欲界生死,故名离欲地。(下三品者,即九品中后之三品也。)
[七、已办地],谓三乘之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发真无漏,智断功毕,故名已办地。(无漏,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言真无漏者,谓第四阿罗汉果之所证也。若前初果须陀洹等虽证,而生死犹未能尽,未得名真也。智断功毕者,智即破惑之智慧,断即所断之惑业,因此之智,而毕断惑之功也。)
[八、辟支佛地],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谓缘觉之人,发真无漏,功德力大,福慧深利,以能侵除见、思习气,故名辟支佛地。(侵除者,谓侵入习气之内,而除断之也。见、思习气者,谓见、思惑余习之气分也。)
[九、菩萨地],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从空入假,深观真俗二谛,进断见、思习气与尘沙惑,得法眼净,成道种智,故名菩萨地。(从空入假者,谓菩萨从涅槃空,出生死假,而化众生,示同生死,故名假也。真谛者,亡泯一切法也;俗谛者,建立一切法也。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之惑,种类数多,如尘若沙也。法眼净者,谓菩萨之眼,观一切法而无染碍也。道种智者,谓菩萨化他,以一切道,起众生一切善种也。)
[十、佛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有大功德力,资利智慧,而与一念相应,观真谛究竟,习气亦究竟,觉果圆满,故名佛地。(究竟,即毕尽之义也。)
次明菩萨不共禅次第者。一自性禅。二一切义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此则略明菩萨从初发心修禅。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乃至佛地。名住大涅槃深禅定窟。此义至释第七修证。第八显示果报中。方乃具辨。 【语体释】 其次明了菩萨道不共的禅修次第:一自性禅。二一切义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1]。菩萨依照这样的九种大禅的缘故,得到了大菩提果,具足十力[2],四种无所畏惧[3],十八不共[4]等一切佛陀所具的胜法。这就简略说明菩萨从初发心修禅,次第行持,学习和修道,乃至于到了佛地,称为住大涅槃,深远禅定的洞窟。这样的意趣到了解释第七修证,第八显示果报中,才会具体说明。 注释 1:九种大禅,见前。 2: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3: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法,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故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所畏也。
二、漏尽无所畏 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所畏也。
三、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者,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所畏也。
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者,说能尽诸苦之道法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诸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如实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所畏也。
4:只限于佛所有的十八种功德法,因为只限于佛,不与三乘共有,故名“不共法”。
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和慈悲以修其身,由于功德圆满,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
二、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从佛金口所说的话,字字句句,契合真理,是名“口无失”;
三、念无失,佛具无上深妙禅定,心不散乱,常在定中,对一切法,心无所住,故名“念无失”;
四、无异想,佛对众生,平等普度,心无分别,是名“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佛于行住坐卧,不离甚深禅定,是名“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己舍,佛说法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未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己舍”;
七、欲无减,佛悲愍众生,欲度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佛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故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圆满,无有退转,是名“念无减”;
十、慧无减,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减”;
十一、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即与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二者无为解脱(即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是名“解脱无减”;
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减”;
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身之所作,皆以智慧为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口之所言,亦皆以智慧前导,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心之所思,亦皆以智慧先行,故无不充满智慧,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过去世一切法,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未来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见现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无障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问曰。菩萨大士为通达诸禅浅深。具足一切佛法次第行次第学。可如上说。今行人初学禅时。为当一向如上依次第修。为当不尔。 答曰。今且欲明诸禅浅深相。一往作此次第分别。若论初心学人。随所欲乐。便宜对治。易入泥洹者。从诸禅方便初门而修不必定。如前一一依次第。此义至内方便安心禅门中当广分别。 第二简非次第义。 问曰。菩萨修禅为一向次第。修禅亦有非次第。 答曰。此得为四。一明次第。二明非次第。三明次第非次第。四明非次第次第。今明次第。如上说。大品经云。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非次第者。菩萨修法华一行等诸三昧。观平等法界非深非浅。故名非次第。如无量义经说。行大直道无留难故。次第非次第者。如大品中。须菩提白佛。次第心应行般若。应生般若。应修般若不。佛告须菩提。常不离萨婆若故。为行般若。为生般若。为修般若。非次第次第者。如须菩提白佛。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云何菩萨得从一地至一地。佛告须菩提。以诸法空故。菩萨得从一地至一地。 问曰。今此四句但据菩萨。亦得通二乘否。 答曰。二乘亦得作此说。何以故。知自有声闻。初发心行于行行。从根本初禅。而修乃至超越禅。方得阿罗汉果。是为次第。或有声闻人。闻说善来。一时具足三明八解脱等。是为非次第。或有声闻人。修次第行行时即用慧行。善观次第性空。从初心乃至得阿罗汉。是名次第非次第。四或有声闻。从初发心即修慧行。发电光三昧得四果。未具诸禅。为欲满足有为功德故。次第修五种禅定满足。即是非次第而次第也。此义至第七释修证。及第八显示果报等十意竟。即自分明。
【语体释】
有人问:菩萨大士为了通达诸种深浅禅定,具足一切的佛法,次第来行持修学,可以如同上面所说。现在的行持者开始学禅的时候,是应当一直如同上面说的依次第修,还是可以不这样呢?
回答说:现在就为了明了诸种禅法的深浅相,一来做如上的次第分别。如果说到初发心的学人,随他们所欢喜的,根据适合的来对治,易于入涅槃的,从诸禅的方便和初门中来修学,没有一定的。像是之前的一一次第来修,这种含义到了内方便安心禅门中会有详细的宣说。 第二简明非次第的含义。 有人问说:菩萨修禅是有一定的次第的,修禅也有不是次第的吗? 回答说:这之中就有四种。第一明说次第,第二明说非次第,第三明说次第而非次第。第四明说非次第的次第。现在明了次第。如同之上所说。《大品般若》说:菩萨次第行持次第修学次第证道。非次第,也就是菩萨修法华三昧,一行三昧等三昧,观察法界平等,非深非浅,因此名为非次第。如同《无量义经》说:行于大直道,没有留难。次第而非次第,像是《大品般若》中:须菩提对佛陀说:用次第心应当行于般若,应当生于般若,应当修于般若吗?佛告诉须菩提说:常久不离于一切种智[1],才名为行于般若,生于般若,修于般若。非次第的次第,如同须菩提对佛说:一切诸法都没有它的自性,为什么菩萨还能够从一地证入另外一地呢(似乎一地一地都是实在的,才能够证得)?佛告诉须菩提:正因为诸法性空,菩萨能够从一地证入另外一地(每一地的性空,才有变易的可能)。
有人问说:现在说的这四句(次第,非次第等四句),是只有对菩萨而说,还是通于二乘的呢?
回答说:二乘也能够这样说。为什么呢?可以知道自然有那种声闻,初发心行于行持之行,从根本的初禅,而修行乃至超越三昧。才得到阿罗汉果。这是次第。或者有声闻人,听到佛陀说“来得好啊!”[2],一时间就具足三明八解脱[3]等等,这就是非次第。或有声闻人,修行次第行持之行时,就运用慧行,善于观察次第的性空,从初心乃至于到阿罗汉,这名为次第而后非次第。第四种,或有声闻人,从初发心就修慧行,发了电光三昧[4]而得到四果,没有具备诸种禅定,为了满足有为功德的缘故,次第修习五种禅定直到圆满。也就是非次第而次第。这样的义理到了第七解释修证,第八显示果报等十种意趣结束,也就自然分明了! 注释 1:放光般若经十一曰:“又云萨云然,此云一切智。”慧琳音义七曰:“萨婆若,记也,正音萨嚩吉娘(二合),唐言一切智。即般若波罗蜜之异名也。又云萨筏若心,梵语不正也。”圆觉大疏钞一曰:“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也。种谓种类,即无法不通之义也。谓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不了知故,云一切种智。故华严如来名号品中,列佛种种名。于中云:亦名一切义成。一切义成者,即翻梵语悉达多,为此言也。谓于一切义理悉皆通达成就,即是一切种智也。”
2:音译作沙竭陀、莎揭哆、娑婆揭多。为印度比丘欢迎来客所用之客套语,即“其来正好”之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客旧相遇条记载印度寺众之礼法,凡弟子门人等应先对来客说“莎揭哆”;客即答“窣莎揭哆”(梵 susva^gata,译作极善来)。
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此谓“善来得”,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于释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善来比丘”一语始用于憍陈如等五比丘归依释尊时。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七载,佛世时依此法而得戒者,凡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四分律载有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善来比丘、乞求比丘、著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受大戒百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等八种比丘,此列第四,为具足戒作法制定前出家型态之一。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二·六二一下):“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中阿含卷九手长者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毗尼母经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二、五分律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十诵律卷五十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俱舍论卷十四) 3: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
4:集异门论四卷一页云:电光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或居树下,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断五顺下分结,得不还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复还来生于欲界。如过夏分至秋初时,从大云台、电光发已;暂现色像,速还隐没。如是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乃至广说;彼所得心,名电光喻。问:何故彼心名电光喻?答:彼心意识、证不还果;暂能照了,速还隐没。是故名曰电光喻心。
我的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