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3|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敦煌藥師經變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6 22: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玉?
頁 1引 言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接青海,西連新疆,漢代(西元前二○○ ~ 二二○年)以來,即為我國西北邊境上的門戶與東西交通的樞紐。由於敦煌是佛教東傳路線上的重鎮,因此該地很早就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佛教中心。歷代在此傳道佈法的高僧大德不勝枚舉,人稱敦煌菩薩的竺法護(活動於二二六 ~ 三○八年)、北涼譯經巨擘曇讖(三八五 ~ 四三三年)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位居敦煌城東南鳴沙山的崖壁上,根據武周聖曆元年(六九八)李義〈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述,敦煌莫高窟為前秦建元二年(三六六)僧樂僔所創始。【註 1】七世紀末,敦煌莫高窟已有一千餘窟【註 2】,勝況空前。元代(一二七九 ~ 一三六八年)以後,莫高窟的鑿窟工程停止。自前秦迄元這一千年間,敦煌營窟造像以及繪製壁畫不斷。時至今日,莫高窟還保存了北涼(三九七 ~ 四三九年)至元的四百九十二個石窟。粗略估計,莫高窟內的圓塑計二千餘軀,壁畫總面積約四萬五千餘平方公尺。它們大都與佛教有關,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無怪乎人稱莫高窟是一個偉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此外,二十世紀初敦煌藏經洞內發現大批佛教寫經,更是佛教研究的珍貴資料。    莫高窟的壁畫和藏經洞的寫經中,與藥師信仰有關者不在少數,依據敦煌研究所整理的《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註 3】,筆者發現莫高窟壁畫裡有四百七十餘尊的藥師像,數目龐大,而且藥師經變【註 4】的數量亦高達九十六鋪【註 5】之多。顯然《藥師經》和《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以及彌勒經典都是敦煌淨土變相創作的重要題材。另外,在黃永武編著的《敦煌遺書最新目錄》【註 6】中,筆者也發現敦煌寫經中有二百九十五部的藥師經典,可見藥師信仰在敦煌曾十分流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7:28 | 只看该作者
附註:藥師經變為經變中無十二大願和九橫死的描繪
      藥師經變Ⅰ為十二大願和九橫死畫在藥師淨土的兩側
      藥師經變Ⅱ為藥師淨土下方屏風畫作十二大願和九橫死
      阿彌陀經變為經變中無未生怨和十六觀的描繪
      觀無量壽經變Ⅰ為未生怨和十六觀畫在阿彌陀淨土的兩側
      觀無量壽經變Ⅱ為阿彌陀淨土下方屏風畫作未生怨和十六觀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7:18 | 只看该作者
頁30

莫高窟藥師經變位置圖表
朝代 窟號 主室東壁 主室南壁 主室西壁 主室北壁 其他 備註
隋代 394 門上畫藥師經變一鋪                 
隋代 417             窟頂後部平頂下部畫藥師經變 窟頂後部平頂上部畫彌勒上生經變
隋代 433             窟頂前部東披畫藥師經變 窟頂前部西披畫彌勒上生經變
隋代 436             窟頂前部東披畫藥師經變 窟頂前部西披畫彌勒經變
初唐 220 門 阿彌陀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盛唐 148 門南畫觀無量壽經變Ⅰ、門北畫藥師經變Ⅰ               
盛唐 180 門 藥師經變Ⅰ 佛龕 觀無量壽經變Ⅰ      
盛唐 214 門 藥師經變 佛龕 說法圖      
中唐 92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藥師經變Ⅰ      
中唐 112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經變下的屏風畫模糊
中唐 134 藥師經變Ⅰ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中唐 154 門 東起上段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Ⅰ 佛龕 東起上段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中唐 159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200 門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藥師經變西側及下屏風三扇中二扇畫九橫死;觀無量壽經變東西兩側十六觀下屏風四扇畫未生怨
中唐 202 門南側畫藥師經變一鋪,北側畫阿彌陀經變一鋪               
中唐 222 門 藥師經變 原為佛龕,今供道教神像二身 彌勒經變    藥師經變西側九橫死一條
中唐 231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236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237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238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240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358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359 門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中唐 360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中唐 361 門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中唐 369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唐 370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藥師經變Ⅰ      
中唐 386 門 西起中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中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中唐 471 門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晚唐 8 藥師經變殘存一角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晚唐 12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晚唐 14             主室中心塔柱南面向畫藥師經變一鋪 主室中心塔柱北面向畫彌勒經變一鋪
晚唐 18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晚唐 20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經變下的屏風畫均模糊
晚唐 57             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   
晚唐 85 門 東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勞度叉鬥聖變一鋪 東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晚唐 107 門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晚唐 128 門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晚唐 132 門 觀無量壽佛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藥師經變東側十二大願;觀無量壽經變東側十六觀
晚唐 138 門 西起第三鋪畫阿彌陀經變 藥師佛一鋪 西起第三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晚唐 141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藥師經變西側畫十二大願,下屏風三扇畫九橫死十二大願;觀無量壽經變西側畫十六觀,下屏風三扇宋畫未生怨十六觀
晚唐 144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晚唐 145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晚唐 147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晚唐 150 門上面彌勒經變,門南畫阿彌陀經變,門北畫藥師經變               
晚唐 156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晚唐 160 藥師經變Ⅰ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塑像      
晚唐 167 門 阿彌陀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阿彌陀佛經變西側觀佛一條;藥師經變西側十二大願一條
晚唐 173 藥師經變一鋪 佛龕 阿彌陀經變一鋪         
晚唐 177 藥師經變Ⅰ 佛龕 觀無量壽經變Ⅰ         
晚唐 190    佛龕 藥師經變Ⅰ 模糊僅存天王一角      
晚唐 192 門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晚唐 196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晚唐 227 門 阿彌陀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晚唐 232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Ⅱ 西壁佛龕龕內北壁下屏風畫三扇,一扇畫藥師變,二扇畫九橫死。   
晚唐 337 藥師經變Ⅰ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晚唐 338             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一鋪   
晚唐 343 觀無量壽經變Ⅰ    藥師經變Ⅰ 佛龕      
    
晚唐 473    觀無量壽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藥師經變西側存十二大願一部,觀無量壽經變西側存十六觀部分
五代 5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五代 6 門 西起第一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五代 22 門 前壁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龕柱 前壁畫觀無量壽等經變二鋪    剝落嚴重
五代 61 門 西起第三鋪畫阿彌陀經變 五台山圖一鋪 西起第三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五代 98 門 西起第三鋪畫阿彌陀經變 勞度叉鬥聖變一鋪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五代 100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五代 108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勞度叉鬥聖變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五代 113             甬道頂畫藥師經變   
五代 119             前室頂畫藥師經變   
五代 120             甬道頂畫藥師經變   
五代 146 門 西起第二鋪畫阿彌陀經變 勞度叉鬥聖變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    中心設佛壇
五代 205             前室門北畫藥師經變Ⅰ;前室門南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五代 288             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   
五代 294             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   
五代 296             前室頂西坡畫藥師經變   
五代 334             前室南壁畫藥師經變;前室北壁畫觀無量壽經變 藥師經變西側存十二大願;觀無量壽經變西側存十六觀
五代 384             甬道北壁畫藥師經變;甬道南壁畫彌勒經變   
五代 428             前室頂西坡中藥師經變   
五代 446 上畫藥師經變一鋪,門上畫馬頭觀音一鋪 觀無量壽經變一鋪(盛唐作) 佛龕 彌勒經變(盛唐作)      
五代 468 門 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藥師經變Ⅰ      
五代 474 門 存經變一鋪 佛龕 存藥師經變一鋪      
宋代 7 門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    藥師經變東側畫九橫死;觀無量壽經變東側畫十六觀
宋代 15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佛龕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Ⅰ      
宋代 55 門 西起第三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勞度叉鬥聖變一鋪 西起第三鋪畫藥師經變Ⅰ    中心設佛壇
宋代 76 門 西起第一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變相一鋪(模糊) 西起第一鋪畫藥師經變Ⅰ    中心設佛壇
宋代 118 門 觀無量壽經變 佛龕 藥師經變    觀無量壽經變兩側畫十六觀;藥師經變兩側畫十二願
宋代 264             甬道盝形頂中央畫藥師經變   
宋代 449 門 西起第二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Ⅱ 佛龕 西起第二鋪畫藥師經變Ⅱ      
宋代 452    存阿彌陀經變一鋪 佛龕 存藥師經變一鋪      
宋代 454 門 西起第三鋪畫觀無量壽經變Ⅰ 勞度叉鬥聖變一鋪 西起第三鋪畫藥師經變Ⅰ    中心設佛壇
西夏 88 門 阿彌陀經變(殘) 佛龕 藥師經變(殘)      
西夏 164 門 西起中畫寶蓋背光一條、阿彌陀經、藥師經變各一鋪 佛龕 西起中畫寶蓋背光一條、阿彌陀經、藥師經變各一鋪      
西夏 234 門 下畫阿彌陀經變二鋪 下畫藥師經變 下畫阿彌陀經變二鋪    中心設佛壇
西夏 400 門 中畫阿彌陀經變 佛龕 中畫藥師經變      
西夏 408 門上畫藥師經變               
西夏 418 門 前部人字披下畫藥師經變 佛龕 前部人字披下畫阿彌陀經變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56 | 只看该作者
頁29
【註86】:不空譯,《觀自在如意輪念誦儀軌》,《大藏經》,第二
          十冊,頁二○四中。
【註87】:同上註,頁二○四下。
【註88】:不空譯,《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大教王經
          》,《大藏經》,第二十冊,頁七二五中。
【註89】:同上註,頁七五一中。
【註90】:菩提流志譯,《不空?索神變真言經》,《大藏經》,第
          二十冊,頁二二八中、下。
【註91】:段文杰指出,曹氏統治時期的藥師經變共計二十九鋪。(
          見段文杰,〈莫高窟晚期的藝術〉,《中國石窟 ~ 敦煌莫
          高窟》,第五冊,頁一六三。)這個數目比《敦煌莫高窟內
          容總錄》的記載多了一鋪。
【註92】:E. Dale Saunders, Mudra: A Study of Symbolic Gestures
          in Japanese Buddhist Sculpture (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 1960 ), p. 181
【註93】:參見覺禪集,《覺禪鈔》,《大藏經》圖像部,第四冊,
          頁四八上;同註7,圖二四A。
【註94】:同註10,頁一一。
【註95】:同註10,頁一二。
【註96】:中唐莫高窟經變畫中最多的四種變相如下:觀無量壽經變
          二十六鋪,藥師經變二十一鋪,彌勒經變二十鋪,和阿彌陀
          經變十七鋪。
【註97】:晚唐莫高窟經變畫中最多的四種變相如下:藥師經變三十
          一鋪,觀無量壽經變二十二鋪,彌勒經變十八鋪,和阿彌陀
          經變十六鋪。曹氏統治時期藥師經變計三十鋪,居當時流行
          的十九種經變之首,其次為彌勒經變有十九鋪。前期流行的
          觀無量壽經變在晚唐的作品中只有十鋪,而阿彌陀經變只有
          九鋪。
【註98】:參見段文杰,〈莫高窟晚期的藝術〉,《中國石窟 ~ 敦煌
          莫高窟》,第五冊,頁一六三 ~ 一六四。
【註99】:劉玉權,〈瓜、沙西夏石窟概論〉,《中國石窟 ~ 敦煌莫
          高窟》,第五冊,頁一七六。
【註100】:同註3,頁一八一。
【註101】:據《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莫高窟有四十四個初唐的石
          窟。
【註102】:同註98,頁一六一。
【註103】:同註99。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48 | 只看该作者
頁28
【註66】:同註44,頁一五五。
【註67】:同註46,頁五三四上;同註47,頁九五。
【註68】:段文杰在〈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藝術〉一文指出,莫高窟中
          唐的藥師經變計二十鋪,晚唐的藥師經變計三十鋪。(段文
          杰,〈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藝術〉,《中國石窟 ~ 敦煌莫高
          窟》,第四冊,頁一六三,一六八。)與本人的統計略有出
          入。
【註69】:同註47,頁二一六。
【註70】:根據《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藥師七佛的名號如下:善
          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
          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
          戲神通如來、和藥師琉璃光如來。
【註71】:達摩笈多譯,同註53,頁四○四上,玄奘譯,同註53,頁
          四○七下。
【註72】:玄奘西遊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六四五)返抵長安,攜
          回梵本經典六百五十七部。是年二月,始在翻經院奉旨譯經。
【註73】: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壇過度人道經》,《大
          藏經》,第十二冊,頁三二○上。
【註74】: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國石窟 ~ 敦煌莫高窟》,(東京:
          平凡社,一九八一年),第三冊,頁二四六。
【註75】:達摩笈多譯,同註53,頁四○二上。亦參見玄奘譯,同註
          53,頁四○五下。
【註76】:同註46,頁五三二下 ~ 五三三上、五三五下。
【註77】:同註47,頁九二 ~ 九三、九八。
【註78】:玄奘譯,同註53,頁四○五上、中、四○八上。
【註79】:同註10,頁一八。
【註80】:同註10,頁一八。
【註81】:同註10,頁一一。
【註82】:參見《中國石窟 ~ 敦煌莫高窟》,第四冊,圖一○五、一
          二七。
【註83】:Roderick Whitfield, The Art of Central Asia: the Stein Coll-
          ection in the British Museum ( Tokyo,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1982 ), vol. 1, figs. 25, 26, and pp. 303.
【註84】:同註7,頁六四九。
【註85】: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大
          藏經》,第二十冊,頁一○五中。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39 | 只看该作者
頁27
【註46】:帛尸梨蜜多羅譯,《灌頂經》,第二十一冊,頁五三三下。
【註47】:慧簡譯《佛說藥師幡璃光經》,《敦煌寶藏》,第二冊,     <此處的佛說藥師“幡”璃光經是否為筆誤??>
          頁九四。
【註48】:同註46,頁五三六上。
【註49】:同註37。
【註50】:同註44,頁一六九。
【註51】:同註44,頁三五○。
【註52】:同註44,頁一九○。
【註53】:同註46,頁五三五中。類似的經文在達摩笈多、玄奘和
          義淨的譯本皆有發現。參見達摩笈多譯本,《佛說藥師如來
          本願經》,《大藏經》,第十四冊,頁四○四上;玄奘譯,
          《佛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大藏經》,第十四冊,
          頁四○七;義淨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大藏經》
          ,第十四冊,頁四一六中。
【註54】:梁僧祐《出三藏記集》記載著,當時有一部《七層燈五色
          幡放生記》(同註二○)。因此筆者推測,至少在梁代,國
          人已知四十九尺神幡的續命法。
【註55】:同註46,頁五三六上;同註47,頁九九。
【註56】:達摩笈多譯,同註53,頁四○四中。
【註57】:玄奘譯,同註53,頁四○八上、中;義淨譯,同註53,頁
          四一六中。
【註58】:達摩笈多譯,同註53,頁四○二上。
【註59】:同註46,頁五三三上;同註47,頁九三。
【註60】:玄奘譯,同註53,頁四○五下;義淨譯,同註53,頁四一
          三下。
【註61】:達摩笈多譯,同註53,頁四○二上。
【註62】:同註46,頁五三三上;同註47,頁九三。
【註63】:玄奘譯,同註53,頁四○五下;義淨譯,同註53,頁四一
              三下。
【註64】:參見註8,頁五六。
【註65】:賀世哲,〈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與「雙弘定慧」〉,《
          一九八三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文集.石窟.藝術編》,上冊
          ,頁三八 ~ 三九。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29 | 只看该作者
頁26
【註28】:梭柏氏對帛尸梨蜜多羅的《藥師經》譯本亦有懷疑。參見
          註15,pp. 170--171.
【註29】:引文見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vol.
          86, no. 10,頁三六。
【註30】: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京都:京都大學人
          文科學研究所,一九五二 ~ 一九五六),第八.九卷,頁
          四 ~ 五。
【註31】:此三尊像的造像記言:「孝昌元年(五二五)七月十七日
          ,比丘尼僧□割已衣□□之餘,仰為皇帝,下師僧父母,
          四輩像主,敬造彌勒一堪,觀音、藥師。今己就達,願以
          此善慶鍾皇家,師僧、父母、己身眷屬命延無窮,稟傾四
          氣,行禁積暈,思悟二空,地獄捨刑,離苦福存,願如是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龍門石窟研究》,京都
          :同朋社,一九八○年覆刻版,頁三○八。)
【註32】:印順,《淨土新論》(新店:彌勒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頁三四七 ~ 三四八。
【註33】:同註20,頁三九上。
【註34】:陳文帝的〈藥師齋懺文〉收錄於道宣的《廣弘明集》(見
             《大藏經》,第五十二冊,頁三三四中)。
【註35】:贊寧,《續高僧傳》,《大藏經》,第五十冊,頁七一○
          下;志磐,《佛祖統記》,《大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三七一中,四六五中;覺岸,《釋氏稽古略》,《大藏經
          》,第五十五冊,頁八二○下。
【註36】: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七二四中;幻輪,《釋氏稽古略續集》,《大藏經》,第
          四十九冊,頁九○八中。
【註37】:大英博物館S0053號卷《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卷末言:
              「□壽妻為身染患,敬寫此經。」見黃永武主編,《敦煌
              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年~),第一冊
          ,頁二五九。
【註38】:非濁,《三寶感應要略錄》,《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頁八四一下 ~ 八四二上。
【註39】:道世,《法苑珠林》,《大藏經》,第五十三冊,頁七六
          一中。
【註40】:同註38,頁八三三上。
【註41】:參見唐代梁肅,〈藥師琉璃光如來畫像讚〉;唐代穆員,
          〈繡藥師佛觀世音菩薩讚〉。見蔣廷錫編,《古今圖書集
          成》(台北:鼎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博物彙編
          神異典〉,第六十一冊,頁三六中,三八上。
【註42】:同註38,頁八三三中。
【註43】:同註38,頁八三二下 ~ 八二三上。                                      <此處頁數是否應為823上 ~832下??>
【註44】:姜亮夫,《莫高窟年表》(台北:華世出版社,一九八七
          ),頁一三四。
【註45】:參見白濱,〈試論敦煌藏經洞的封閉年代〉,《一九八三
          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文集.石窟.藝術編》(蘭州:甘肅
          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上冊,頁三四○ ~ 三五七。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19 | 只看该作者
頁25
【註 7 】:松本榮一,《燉煌畫研究》(東京:同朋社,一九八五
          年覆刻版),圖像篇,頁六○ ~ 九○。
【註 8 】:永井信一,〈中國藥師像〉,《佛教藝術》,一五九期
          (一九八五年四月),頁四九 ~ 六二。
【註 9 】:百橋明穗論文的中文摘要見於《敦煌研究》,一九八八年
          第二期(總第十五期),頁四五 ~ 四六。
【註10】:羅華慶,〈敦煌壁畫中的東方藥師淨土變〉,《敦煌研究》
          ,一九八九年第二期,頁五 ~ 一八。
【註11】:參見 Raoul Birnbaum, The Healing Buddha (Boulder :
          Shambala Publications, Ltd., 1979 ), p. 58.
【註12】:Nalinaksha Dutt, Gilgit Manuscripts (Srinagar, 1939),
          vol. 1, p. 42.
【註13】:永井信一,同註 8,頁五○;Raoul Birnbaum, 同上註, pp.
          60 -- 61.
【註14】:木村泰賢著,李根源譯,〈本願思想之開展與其道德的宗
          教義〉,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
          術叢刊》第六十六冊(台北:大乘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頁三五二、三五五。
【註15】:Alexander Soper,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socana: Artibus Asiae Publication, 1959),
          pp. 174--178,207--210.
【註16】:同上註, p. 173.
【註17】:同註 11,pp. 54--55.
【註18】:同註 11,pp. 9--12, 15.
【註19】:同註 11,p. 53.
【註20】:僧祐,《出三藏記集》,《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
          社,民國七十二年),第五十五冊,頁三八下 ~ 三九上。
【註21】:同上註,頁九○下。
【註22】:法經,《眾經目錄》,《大藏經》,第五十五冊,頁一三
          八下。
【註23】:靜泰,《眾經目錄》,《大藏經》,第五十五冊,頁二一
          二下。
【註24】:〈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序〉,《大藏經》,第十四冊,頁
          四○一上。
【註25】:道宣,《大唐內典錄》,《大藏經》,第五十五冊,頁三
          三四中。
【註26】: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大藏經》,第四十九冊,頁
          六九上。
【註27】:靖邁,《古今譯經圖記》,《大藏經》,第五十五冊,頁
          三五六上。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6:05 | 只看该作者
註 釋
【註  1】:莫高窟開創的年代除了建元二年外,尚有西元三五三年之
          說。此說見於巴黎所藏P2691號卷《沙州城土鏡》前面的
          殘文記載。參見閻文儒,《中國石窟藝術總論》(天津:     
          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頁二○ ~ 二一。
【註 2 】:參見段文杰〈早期的莫高窟藝術〉,《中國石窟 ~ 敦煌
          莫高窟》(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一 ~ 一九八七)
          ,第一冊,頁一六五。
【註 3 】: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北京:
          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二。
【註 4 】:經變又稱變相,就是佛經的變現,即將經文的內容變為圖
          像。
【註 5 】:《敦煌莫高供養人題記》一書言,初唐的三二二窟東壁門
          南側有一鋪藥師經變。〔見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
          供養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六,頁一三一
          。)〕不過《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稱三二二窟東壁門南
            側的壁畫為藥師立佛一鋪。由於本人目前無法對此鋪壁畫
            的內容作一查驗,故仍依《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之說,
            未將三二二窟此鋪壁畫視為藥師經變。
【註 6 】: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2:05:55 | 只看该作者
頁24

    唐代以來,達摩笈多、玄奘和義淨《藥師經》的譯本相繼傳入敦
煌,這些譯本都談到藥師佛東方淨土和阿彌陀西方淨土的關係。自唐
迄西夏,畫師多將藥師經變安排在阿彌陀經變或觀無量壽經變的對應
位置上,而且藥師經變的構圖布局又多與阿彌陀經變或觀無量壽經變
相似。可見,唐代以來,藥師信仰的發展轉而與彌陀信仰息息相關。
    在敦煌達摩笈多、玄奘和義淨三本《藥師經》中,玄奘的譯本最
具影響力,許多唐代以來繪製的藥師經變是以玄奘翻譯的《藥師琉璃
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作為根據。雖然初唐時敦煌畫師也曾依據達摩笈
多的譯本,作二二○窟以七佛為主尊的藥師經變,但是敦煌寫經中僅
見四本達摩笈多翻譯的《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可見這種譯本流傳
不廣。再加上和藥師七佛信仰關係密切的義淨《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
功德經》在敦煌寫經中僅發現一例,足證義淨本對敦煌藥師信仰影響
十分有限。所以在莫高窟中,僅發現一鋪以七佛為主尊的藥師經變,
這種類型的藥師經變顯然在敦煌並沒有造成風氣。大英博物館收藏的
九世紀敦煌帛畫(圖八)顯示,當時部分的藥師經變已加入了一些密
教色彩。不過,敦煌寫經資料裡並未發現密教的藥師經典,密教對敦
煌藥師信仰的影響應該不大,此即,為何像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這類作
品,並未發展成敦煌藥師經變主流的一個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