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琉璃净光--药师七佛修法(祈竹仁宝哲)开示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3 11: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行开示
  不论欲修甚么法门、任何据称很殊胜的仪轨,我们必须清楚其背景、来源与传承,否则我们修持的法门到底是正信及清净之佛陀开示与否,我们都不能确定了;甚至会产生一种情况:穷半生精进修持的法门,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外道的法门,或者是某人自己发明的法门而并非源出于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开示!这就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好好理解法门之传承来源的过失了。

  药师七佛法门源出于本师释迦牟尼世尊之清净无误开示:在印度有八个圣地,是本师开示正法之代表性地点,其中之一个叫做广严城,城中有一棵很巨大的树,叫做乐音树,这树的覆盖范围广大,坐在树荫下就好像坐于密林之中,当时就有众多的僧众、菩萨、居士等等在这树下如常地聚集,听闻如来开示妙法;这时,曼殊室利法王子(即文殊菩萨之称号别译)恭敬地向佛发问,祈请佛陀为了未来世的众生,讲述其他佛陀的名号与本愿功德等等,以令闻者除障得益;曼殊室利法王子知道在正法时期以后,五浊恶世的众生福薄根钝、故此在这时受了本师之加持而为未来之五浊众生而发问;而本师亦随求开示了这个对未来属于五浊恶世中之苦难有情最大利益的药师七佛法门,这就是药师七佛修持的来源。

  我们有必要明白甚么为‘五浊’:‘五浊’是众生浊、劫浊、见浊、烦恼浊及命浊共五种末法时期的现象。所谓末法时期,即现在我们所处的年代。佛陀说在末法中能对众生最帮助的是药师七佛,就是说对现在我们能带来最大利益的是这法门的修持。『众生浊』是指末法中的众生不信因果善恶报应、不恭敬孝顺长辈等之普遍现象;『见浊』指现在末法中,与正法相违矛盾之邪见充斥世界,误导众生之情况普及常见;『烦恼浊』指末法时期中众生贪执爱欲,心中普遍充斥恶念及贪、瞋、痴三毒;『劫浊』是说末法期中,天灾、饥荒及自然灾患愈来愈多,仿佛大自然之定律变得大乱似的;『命浊』就是说在末法中人命变得愈来愈短,横死天折的情况也常见,这是因为众生之恶业业力成熟之故这五个佛陀所预言之情况,我们现今举目周围都可以观察得到。我们生於这个福薄多难的时空下,药师七佛是最上之依止,最能救度我们。七佛之弘深本愿不可言尽,他们对救度五浊中之众生是最有能力因缘的。最重要的是:佛陀释迦牟尼如来是为了我们这个年代的众生,而特别开示药师七佛法门的。在显乘众多法门中,无一能及此法门,能令末法中之众生免於五浊苦难而智根具足,令证佛法心髓。这些要点我们可以在佛经中阅到听到。(注:读者可以参考《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现依药师七佛仪轨一句一句阐释(有关仪轨原文以粗体列印以便对照参考,阐释之内容以幼体印刷识别):

  在修法前,先要具备干净地方,陈设本师释迦牟尼像及药师七佛之圣像或图像;放置清净的供品,如花、明灯、水果及水等等。然后坐好,调整自己修行之发心:'我为了众生之利益发愿成佛,故要积集成佛之因,是故现在马上要开始修诵药师七佛仪轨!'要确保内心生起如此之动机,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福报而修诵,心中也没有贪念或嗔恨心等种种过失,然后诵念皈依文偈:

  敬趋皈依上师佛法僧 直至行者证悟正觉时
  为成佛境利普有情众 行者现向七善逝祈请

  念时观想药师佛在面前虚空中央,一切圣众围绕着,尤其要尽力观想药师法门有关佛经也在前面,还有一切僧宝众也在前方,这就是自己皈依之对象,既有佛宝(以药师佛居中)、法宝(以药师法门经典为主)及僧宝;所以这观想出来的形象称为'皈依境',也就是具鴠N表了三宝。第一句'敬趋皈依上师佛法僧',除表明我们皈依之对象是恩师与三宝以外,也有另一个意念,指从诸佛、至历代祖师及至自己的恩师,中间师徒关系传承是连续性的和从未中断的。第二句'直至行者证悟正觉时'表明依止的时限并非单只尽形寿,并非单只这一生依止,而是生生世世坚定不移地一心依止,直至自己成佛为止。这两句是皈依的对象与时限。下一句'为成佛境利普有情众'属于发菩提心之修行:我们自称为大乘佛子,所谓'大乘',是说我们发愿要成就无上正觉、成为佛陀去利益众生;我们修行并不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是为了要成佛!成佛又是为甚么呢?是为了'利普有情众'!成佛必须积集很多觉悟的因,譬如我们修这药师七佛仪轨中就已包含了很多的因,如:忏罪、礼拜、回向等等,为了积集成佛之资粮,所以我们现在就向七佛祈请,这是第四句'行者现向七善逝祈请'的意思和内容。念诵皈依是确立我们的修持并非外道的修行;念诵发菩提心之内容是为了确立所作修持之动机目的符合大乘心念,而非为了自己之解脱或其他利益而作诵念。这四句皈依文念时要有依止心地去念,想着里面之意义,心内配合生起觉受,同时要如前述地观想及起码念诵三次,但愈多诵愈好,甚至诵念百次、千次或万次更佳。仪轨中虽列明了要诵三次,这是指'最少'念三次,不是说只限最多可念三次。这些是正行修诵前一切的功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