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时①,世尊食时②,着衣③持钵④,入舍卫大城⑤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⑥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 洗足已,敷座而坐⑦。
1。“尔时”:即这时之义,也就是指佛陀说般若四处十六会中的第二处第三会之时。
2。“食时”:即吃饭之时。佛制戒律,出家比丘,日中一食。所以《四十二章经》云:“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此显佛陀是按时而食。
3。“着衣”:即穿衣之义。佛衣有三:①僧伽黎衣,又名福田衣;②云游衣;③作务衣。佛陀出门化缘,能让众生广种福田,于三衣中理应着第一僧伽黎衣。
4。“持钵”:佛陀化缘时,手持四天王所献的琉璃宝钵。“钵”:梵语钵多罗,汉译应量器。出家比丘化食的数量,应以钵满为标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于食知量。
5。“舍卫大城”:也就是舍卫国的都城。《大智度论》云:“此城人口九亿(古印度以十万为一亿),地广人稠。”故言大城。
6。“次第乞”:此显佛陀乞食,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常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让众生平等广种福田,故言次第乞。意显智悲圆满的佛陀异于声闻迦叶、须菩提一乞贫,一乞富,心有分别的小智小悲。
7。“敷座而坐”:即摆开座位而后安然晏坐。
此段经语显示了四点最为殊胜的正理:
1、显示了道不离日常生活:《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但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不达日常生活、内身外器皆是自心所现的影像,故尔一一起着,不得解脱。圣者之所以为圣者,就是因为于日常生活中常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不执着,亦不分别,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故能于一切法上超然解脱。这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说:“世间诸世俗,牟尼皆不着,无着孰能取,见闻而不爱”的意义。藕益大师云:“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也就是说凡夫恰好是在圣者悟的地方迷,而圣者恰好又是在凡夫迷的地方悟。那么,佛是在哪里悟呢?生活中悟;凡夫又是在哪里迷呢?生活中迷。这就要求学佛者,若要破迷开悟,必须于现实生活中。犹如跌跤子,在哪里跌下去,就从哪里爬起来,决不能说从这里跌下去,而从那里爬起来。因此,《破空论》云:“衣食住行事即理,一切毗尼皆佛行,一一行中见实相,护念付嘱善应知。”这正好说明了生活便是道。庞女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更形象地道出了吃饭睡觉便是道的要妙。再者,真正的圣人虽也在吃饭睡觉,但他必须是按时而食,如律而食,悲悯众生而食,了达无我无法而吃。睡觉也同样是按时而睡,如律而睡,住法光明而睡,住色光明而睡,悲悯众生而睡,了达无我无法而睡。吃饭睡觉如是,其它一切工作、学习无不如是。这样虽在现实生活中,而当下便是不取不舍,福慧双修,活活泼泼即动即静的生活禅,也是大自在,大解脱,即于世间而得出世的无住大涅盘境界。所以阿难尊者把佛的日常生活列于卷首,义即在此。古德云:“搬柴运水是妙道,穿衣吃饭是真如。”《维摩诘经》云:“不舍道法,现凡夫事。”恰好道出了此段甚深微妙的真实义。
2、意显佛陀度生,既有言传,又有身教。如来于日常生活中,来去自由,通用无滞,不取不舍,不增不减,远离两边,行于中道,这便是无言的身教。所谓身教,也就是如来于现实生活中为众生修行作一楷模,树一榜样。因之,身教重于言教,故把身教列于首位。
3、意显不舍现实生活的身教是自觉,大悲广度众生的言传是觉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便是佛陀。
4、显示了不舍现实生活的身教是实相智境。所谓实相智境也就是如来于着衣乞食的生活中,来而实无所来,去而实无所去,见而实无所见,闻而实无所闻,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言忘虑绝,心行处灭,当下便在世间而得出世。广度众生的言传是方便智境。所谓方便智境,也就是如来于无言说中而假有言说,于无分别中而善起分别,方便善巧,对机施教,这就是不舍世间,不住涅盘的方便智境。实相、方便二智圆满,也就是福慧圆满,便是两足尊的佛果。
以上四点即是如来着衣乞食一段的甚深密意。
摘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