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随缘问答之七】
有人问:地域间为何有太平与遭灾的差别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地域间除自然生态存在着差别外,还存在着风俗人情不同与众生因缘的差别;如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又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都是在表述世间自然法与因缘法的差别。地球上山川原野、江河湖海、地水火风、物产资源等环境条件,于时空中自然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与变化的规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个人业习因缘的不同,感召到所住地域间的差别,在民间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
由于人群居住地域间的不同,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别,随之产生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又形成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价值文明等不同。以此不同又形成个人业习因缘的差别,太平与遭灾又随业习因缘而应现;太平祥和之地域,人们常以所居福地而自豪,多是民风淳厚,寺庙僧尼多,善人孝子多;但局部偶发重灾与时有轻灾,也随个人业习因缘在所难免,只是相对的重灾不重,轻灾更轻;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有一城市相继拆毁几座百年以上寺庙后,从饭店、商场到文化单位、工厂等,接二连三的发生重大火灾,成为火灾多发城市;但多毁财物少伤人,又限于局部。灾难多是指地水火风异动、战争变乱常发、饥饿疫病流行、杀人利器扩散等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现代社会还包含土壤、空气、水源重度污染,食物毒素残留,医药假冒伪劣,毒品走私泛滥等,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新的危机。重大灾难的发生,从科技观察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但依佛教法理认知,也具有人群共业的必然性与规律性;如地域遭灾有多发区、高发区、重灾区、毁灭区等。
凡此种种现象,纷繁复杂因果;总之差别常在,因人而异不同。人类若要永享太平盛世安乐,免受各种灾难困苦,就应从当下作起,从自我作起,多一点慈悲,少一点残杀;多一点喜舍,少一点贪婪;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仇恨;多一点诚信,少一点奸诈;多一点祥和,少一点暴烈;多一点和睦,少一点纷争;多一点协同,少一点扰害;多一点公心;少一点私欲;多一点文明,少一点野蛮;多一点善行,少一点恶搞。人类若一味索取不厌而不能及时反思顺应规律,天地自然就要以无情的报复帮助醒悟悔改;人类恐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有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时候。
二零一三年四月
智慈记录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