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者 于 2012-3-22 12:30 编辑
10、问:念佛名号与持咒的功德有什么不同之处?有法师说,一句名号已经圆具诸佛的功德,但众所周知,密咒的灵验是不可思议的,这两者可否说是功德相同,而作用不同?比如说放蒙山里有变食真言,变七粒米为无量妙甘露,但不曾听说念佛号也能变为无量。
上师答: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密咒的功德更不可思议。某一医生说: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成份,而这个“不可缺少的成份”,对人体是可以增加不可以缺少的成份。
11、问:我觉得自己的出离心远远不够,时有时无,这样的修行总感觉不到位.请问修习出离心的重点在哪里?
上师答:建议多看《地藏经》。多想想“假如我明天死了会如何?是否有把握解脱?
12、问:记得上师曾说过万事都在一颗心,可是心是无形的,我有时无法抓住自己的心,有时这颗心很飘,很烦,很乱,有时总是胡思乱想,不知如何用修行的方法来抓住它?
上师答:世出世间都是心所化,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你所找的心是你所谓的心。心不可取,亦不可舍。你所认为的漂泊不定、烦乱、胡思乱想的心,是无明染浊的凡夫见,并非是你本来的心。修行是要修自己的身口意,要祛除三门的染浊,不需要抓什么,也不可抓。
13、问:感觉老人比孩子难带,父亲一生隻为情苦借酒浇愁,反复浇出病来,再三给他治疗经济上吃不消了.他希望找个老伴,我们也在张罗给他找,我们却担心他不能关怀老伴。他一直都以自己为中心,平时比较心坚意固,担心他性格上的缺陷又多害一人跟著痛苦。他又过分依赖老伴,没老伴他又无法生活下去,一生热衷于名利情挚,而导緻悲剧,觉得他活著是在地狱里炼。我也跟著痛苦,请上师您慈悲指点。
上师答:当你老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烦你的,你多么希望孩子满足你的要求。所以相对地自他交换去满足他,谢谢。
14、问: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出世智慧和世间智慧有些矛盾的地方,请问上师我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上师答:这是个难题。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才能做到出世间和世间都圆满。
我们应该从理念上转变。什么叫舍得?舍弃暂时的利益,得到究竟的安乐。在修行的道上,坚固地执著世间的名利,从未生起出离心,从何谈起出世间圆满?为了圆满世出世间,要达到出离心、菩提心、清净心的相对境界。请你把二十四小时平等地分配出时间来观照,能否做到?口中的话容易说,手中的事不好做!
15、问:金刚道友修行如何才算修得好?
上师答:金刚道友的修行由上师来观照,不需要你的评价,隻要你们和睦相处,随喜功德即可。
16、问:为什么佛法这么殊胜,但很多学佛人的贪嗔痴还是很严重?以緻有些旁观者说,我们虽然不学佛,但有些时候做的并不比学佛人差。到底这些学佛人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上师答:不是学佛人出了什么问题,众生的习气是根深蒂固的,这不是以学佛和不学佛来划分。学佛人为什么反复念颂佛号,反复修行生圆次第的仪轨?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治自己的身口意,才能圆满修行的道。很多学佛人祈愿圆满世出世间及利益一切众生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通过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努力清净自己身口意深重的业障。而不学佛的人,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解脱,隻是在世俗方面可能做得好一些。
17、问:请问仁波且,我的习气很重,有时明知道某种做法是错的,可还是忍不住去做,有时候明知道应该这样做却做不到,这该如何是好?
上师答:修行初期,并不在乎你做到没有,而是在于你做了多少,有没有进步?比如今天和昨天相比有没有进步,有时跟一年前比一比看?不要因为现在做不到就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因而沮丧失望,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要有佛慢心,经常鼓励自己,我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坚信有上师三宝的加持,我一定能做到!其次,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有些人常说自己的习气难改,其实不是难改,而是不肯改!老是不肯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习气发作时,你的错误观念早就给自己找好了一百个理由和借口,这样你的习气怎么可能改变呢?
18、问:我总是一番好意地规劝别人,却总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请问该如何是好?
上师答:对他人的好意是对的,但这种好意有时候存留在心里就可以了,没必要都表现出来。当你从身、口表现出来的时候,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方式、方法很重要。如果别人无法接受,那你的好意就成了恶意。学佛人做事要有相对的智慧,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理解,关键在于能否利益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