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后五百岁,乘象来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6 21: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法华经》的最后一品。是本、迹二门正宗分与流通分的终结,也就是全经的总流通分。由他方来的与会大众,各归本国之时,普贤菩萨率领他的大众,自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来到耆阇崛山,请问若于未来末世,如何能得《法华经》,而且表示以其「神通力故,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学界向来都以《法华经》整体共有三经,在佛说《法华经》之前,先说《无量义经》一卷(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称为「开经」;于《法华经》的序品也说到世尊「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又于说完《法华经》之后,另说《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刘宋昙无密多译),称为「结经」,因《法华经》的末品便是〈普贤菩萨劝发品〉。

  不过在《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有云:「普贤菩萨乃生东方净妙国土,其国土相,法华经中已广分别。」所云东方净妙国土,当即《法华经》所说「东方宝威德上王佛国」的形容;唯于该经劝修的是「方等大乘经典」,并未刻意指明受持读诵《法华经》。

  普贤菩萨的梵文samantabhadra,又名vi?vabhadra,也有译为遍吉。释迦、文殊、普贤,称为「华严三圣」,释迦的左胁侍为骑狮的文殊,代表智慧,右胁侍为骑象的普贤,代表行德。一切诸佛具足理德、定德、行德。这两大菩萨则以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与释迦相配;此理与智相即、行与证相即、三昧与般若相即,便是毗卢舍那(Vairocana)的法身佛。《法华经》即以此一佛二菩萨,表征诸佛法身的功德。

  在《法华经》中,从最初的〈序品〉开始,即以文殊师利(ma?ju-?irī)为诸菩萨众的第一位,列席于法华胜会,到〈提婆达多品〉及〈安乐行品〉,则以文殊菩萨为请法之主。至于普贤菩萨,大会将终才到会场。这倒颇似这两位菩萨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善知识的模式,那是由于文殊菩萨的指导,善财初访德云比丘,五十二位回到文殊菩萨处,最后一位才访普贤菩萨。这正表示着,从事佛道的修学者,当以文殊的智慧为导向,以种种法门为学习的过程,以无尽的普贤大行为菩萨道的实践。

  下面是本品经文的摘要解释。

  「尔时普贤菩萨,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从东方来。」「到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头面礼释迦牟尼佛,右绕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诸菩萨众,共来听受,唯愿世尊,当为说之。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是法华经?」这段经文是说,普贤菩萨在此界东方的宝威德上王佛的国土中,以其自在神通力,遥闻此娑婆世界的释迦世尊说《法华经》,故以他的威德名闻,率领了无量无边的诸菩萨众及无数天龙八部护法神王,同到耆阇崛山的世尊座前,听受《法华经》。并且为了慈愍末世众生,请示世尊:于如来灭后,如何能够得闻受持《法华经》?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殖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此段经文是说,若于如来灭度后,有人欲求得闻受持这部《法华经》,应当具备四个条件:

  * (一)「一者诸佛护念」:《法华义疏》卷十二云:「外为诸佛护念,护令恶不侵,念令善根成就。」太虚大师《法华经演讲录》云:「心所信愿者,口所称道者,身所奉行者,耳目所思察者,志意所悕求者,功业所倾向者,一一皆为佛之智慧,佛之功德,佛之知见;既在在处处知随顺于佛法,斯能为诸佛之所护念。」* (二)「二者殖众德本」:《法华义疏》卷十二云:「内殖德本,明初发一念不二正观,为众善之本,以得此观行与佛应故,为佛护念。」太虚大师则说,修习大乘经典,承事大乘法师,精修波罗蜜,广行菩萨道,为植众德本。

  * (三)「三者入正定聚」:依据《俱舍论》卷十有云:「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是说三聚之中的正定聚是指小乘预流向,即初果向以上的圣者;邪定聚是指造五种无间地狱罪的人;不定聚是居于正定聚与邪定聚之间的人,修行七方便的阶段者,若遇善缘即入正定聚,若遇恶缘便堕邪定聚。

  大乘佛法对三聚则另有解释,《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云:「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吉藏大师的《法华义疏》卷十二云:「聚有三种,一者邪定聚,谓必入地狱;二者正定聚,必得解脱;三者二楹中间名不定聚。约位明者旧云,内凡夫性种菩萨,得生空解,名为定聚;今谓十信第六心,称不退信,亦得名为入定聚。」也就是说,菩萨修行至十信的第六心「不退信」位,便入正定聚。

  * (四)「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法华义疏》卷十二,引用《金刚般若论》的四种心,解释此处的第四个条件:「一广大心,遍度众生故;二第一心,与众生大涅盘乐故;三常心,常不离是心故;四不颠倒心,知众生本来常寂灭故。」太虚大师的解释则是:「当起大悲及诸方便,本怜愍心,发宏誓愿,荷担如来,教化众生,说一切法,救一切苦。」不过吉藏的《义疏》所见,是将「四法」体系化了,他接下来说:「佛答四法次第者,初一为外缘,次一为内因,谓因缘一双;次一明位,后一明行,谓行位一双。」如果简要释此四法,则为:

  * (一)「佛所护念」:所修功德已与诸佛的法身相应,是以经常受到诸佛护念。

  * (二)「植众德本」:已修种种加行方便,善根深植,不动不摇,是信心不退。

  * (三)「入正定聚」:小乘初果向,大乘别教的十回向位,《楞严经》说,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梵网经?心地品》称为十金刚心向果,并云:「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过此以上便入初地,得无生法忍。

  * (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就是《法华经》中处处说的无量无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且是「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

  以如此的解释,可明「得法华经」的意思,不仅是得到一部文字记录的经文,而且得到修持《法华经》的因行及果德,宜在决定获得无生法忍的程度,至少当在信不退位之上,方算「得法华经」也。这是勉励如来灭度之后,只要用功修习,还是能得。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这段经文在勉励如来灭后的后五百岁,于五浊恶世之中,若有人受持《法华经》,普贤菩萨定当守护此人,使得一切的凶神恶鬼,都无机可趁,平安无事。假如有人,不论是站立着或在经行中,读《法华经》或者诵《法华经》,普贤菩萨会乘着有六支牙的白象王,带着无数的菩萨同来现身于此人之前。如果有人是坐着深思默想此经,普贤菩萨也会乘白象王,现身于此人之前;若此人忘失了此经的经文,乃至只有一句一偈,普贤菩萨也会教他,并跟此人一同读诵,使其通达流利。

  此中的「后五百岁」,又称后五百年,与正、像、末法的三期说有关。在《法华经》中,佛为诸弟子授记,都说正法十多二十劫,像法十多二十劫,未说末法有多久,末法一词也仅用一次,所以如来灭度后的后五百岁,是何时段,不易由《法华经》得到答案。

  若依《大集月藏经》卷十,有五个五百年之说: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第三五百年读诵多闻坚固,第四五百年多造塔寺坚固,第五个五百年鬪争坚固,三学废弛,邪见增长。若依此推论,佛灭后第二千零一年起到二千五百年止,便是后五百岁,如今已经超过数十年了。

  窥基大师的《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五本》释〈譬喻品〉的舍利弗于未来作佛时的正法像法各三十二小劫之经文,有这样的说明:「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禀教行,行证果,不同故。释迦佛,正法短、像法长,不度女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由度女人正法减半故。」(大正三四,七四三中)窥基大师也未说释迦佛的末法有多久,若以《法华经》的文义看,过了正像二法,便是末法时代,并无年限,可能以末法的最后五百年为后五百岁。

  「若后世,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读诵者、书写者,欲修习是法华经,于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憙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这段经文,可以接着前一段讲,是说明如何修习《法华经》的方法。前段经文的「若立若行」、「若坐思惟」,此段经文的「求索、受持、读诵、书写」,并于二十一日之中「一心精进」,其实就是法华三昧的修行方法,把时段作适当的分配,集中在为期三七日的专一修持,主要是反复读诵。智者大师修得法华三昧,也是在读诵之际发生。普贤菩萨再三勉励,末世众生不用失望,但能如其所说,修习《法华经》,便得普贤菩萨亲自现身在此人前,如以三七日为期圆满,得见无量菩萨围绕一切众生喜见身的普贤菩萨,说法开示、教化,使得法喜之利。

  「亦复与其陀罗尼咒,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我身亦自常护是人。」(咒文共二十句从略)接下的经文有三种陀罗尼,《法华文句》以旋陀罗尼为旋假入空,百千旋陀罗尼为旋空出假,法音方便陀罗尼为非假非空、即假即空的中道。

  在前面的陀罗尼品,由两位菩萨、两位天王、罗刹女及鬼子母等说出陀罗尼咒,拥护受持修习《法华经》者,并未见他们承诺现身于其人前。普贤菩萨则除了承诺现身其人之前,同时也说出了一个陀罗尼神咒,使得邪魔鬼怪不能破坏正在修习的人,也能不受女人的惑乱。为何不说男人惑乱女人?这是由于男人的生理,容易见到异性即起性冲动,女人比较不易。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这段经文是说,在此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尚有《法华经》流通,且有人受持的话,应该想到这都是由于普贤菩萨的威神之力。若有人受持、读、诵、忆持、系念、理解经义所在,便是修的普贤之行。若是仅仅书写《法华经》的功德,此人命终,即生忉利天上,享受天福,「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来迎。若有人受持、读、诵、解义,命终生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处。弥勒菩萨是此娑婆世界补处的当来佛,故已具三十二大人相,且有大菩萨众围绕着他。

  若再看到前面〈药王菩萨本事品〉,曾经提到「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而到此〈普贤劝发品〉中,则是鼓励行者,「在千佛授手」的情况下,往生此界上方的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可知《法华经》对于弥陀净土及弥勒净土是同等看待的。

  不过〈药王菩萨本事品〉是因有女人愿除女身,故生于没有女性的安乐世界,〈普贤菩萨劝发品〉中,有人不厌女人,故生兜率内院,经文接着说:「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这也可能是劝生两种净土的考量。在《法华经》中所见的佛国净土,有些有女人,如〈妙庄严王本事品〉中云雷音宿王华智佛的光明庄严国;有的没有女人,如〈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日月净明德佛国。

  「释迦牟尼佛赞言:善哉!善哉!普贤,汝能护助是经,令多所众生,安乐利益。」「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这段经文,是在普贤菩萨说完将护持末世修习《法华经》的人之后,释迦如来给予赞叹,并为加强末世弘经者的信心,故说,除了有普贤菩萨护持,也会受到释迦如来自己的加持护念,若有人于任何时期能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法华经》,此人便等于是见到了释迦佛,从佛口中闻此经,佛摩此人头,佛用衣覆此人身。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师子法座上。」「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这段经文是释迦佛说的,如你见到有谁受持、读、诵《法华经》,当起随顺欢喜心而作如此想:「此人不久当到菩提树下坐、降魔、成道、转*轮,为人天师。」接着又于经文中说:「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轻毁修习《法华经》者,罪报亦重,世世残障多诸恶病、重病。是以若见有人受持《法华经》,应当起立远迎,应当尊敬如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