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世上苦人多,日行一善慈善功德箱望大家积极参与。 尊敬的善知识: 为了使三宝弟子积集资粮,在菩提道上能消除尊敬的业障,增长自己的福慧。故发起日行一善,广修供养之愿,难行必行。善念、善举贵在持久,如能坚持一件难行之事,学佛定能成就,则功德广大也。 施舍一份财物,则少一份贫穷。添一份福报、得以份善心、增一份功德。 日行一善,随喜发心,此为福慧双修,定慧等持。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等积攒一月或二月可以把钱汇到寺院账号,用于每年的“扶助孤寡老人”,“救助贫困学子”等慈善活动。 有需要慈善功德箱的信众可以编辑以下内容,发送短信至住持惟俊法师电话13522502337。 【弟子()践行佛陀慈悲精神,需要迎请功德箱(几个),地址()、邮编()、电话()。弟子虔诚发愿日行一善,永不间断。】 注:功德箱可以放置在佛堂、客厅、或者书房。同时寺院将一起邮寄住持惟俊法师的血书(抽出的血和朱砂、水调和而成)一幅结缘信众,祈望佛陀的光芒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佛陀于过去生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于现世为彻底解决众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教化地狱等等。 佛教将慈悲分为三种:一是生缘慈悲,“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这是世俗慈善中的最高境界,但在佛教中仅是“小悲”。二是法缘慈悲,即开悟诸法、明了“无我”的佛教真理后升起的慈悲,这是“中悲”。三是无缘慈悲,即从“无分别心”而生起的绝对平等的慈悲,这是佛独具的“大悲”。 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呢? 佛家把布施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因为布施可以治三毒之一的“贪”。在佛教看来,资财是无常的,最终都会离散,贪(包括吝啬)只会增长自己的烦恼。应当把资财看作暂存在自己这里而已,随时慷慨地给予他人,这样既利益了别人,也减少了自己的烦恼,而且积累的功德,感得以后别人帮助自己。另外。布施是扩展慈悲心的重要方式。 佛教是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佛教认为人世充满痛苦,但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著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茫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所以,慈悲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对象得到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提升。 布施有物质上的赠给,有知识上的教授,有道义上的支持,有心理上的安慰,还有给予他人理解。例如一个微笑,甚至一分欢喜,都是布施。佛教提倡布施时特别强调了“三轮体空”的思想,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行布施时,布施者不存着贪求福报的心,对所布施的人不起分别,不著相于所施的东西。布施不但是给予他人,也是给自己一个体验只有通过帮助别人才能体验到的快乐的机会,布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靠近,使人间充满了温暖。 慈善的结果是互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但不要为了帮助自己而去帮助别人。 善文分享:学佛人应思考的问题——财富从何而来,又该去往何处?---望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