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釋無畏 于 2012-5-9 12:48 编辑
未能如願,一方面可以繼續讀誦藥師經;一方面可以想一想自己有什麼改善、進步的方法,還有什麼善的資源可以幫助自己。有時候一時未能如願,不代表沒有消除障礙;所謂「可許則許」、「焉知非福」。
《藥師經》:「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應該以弘一大師《藥師經析疑》所述的方法為主,因古代西域所傳的原故,因弘一大師認可的原故。
以五種顏色的布縷(包括棉線類的五色繩縷)結神名;如能請僧最好,不能請僧則應虔自讀經;有匣置入供奉最好,無匣至少佛前或其他清淨上處供奉。
事後解結可以火化掉,如果材質是非塑膠等材料,也可以寬鬆地綁在深山樹林(不要傷害到樹幹、樹枝),自然風化也是可以。
《藥師經析疑》:
【問】: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其儀軌如何?
【答】: 秋篠引遁倫云:西域僧口傳言,以布縷結神名字也。謂若人臨厄難時,應請七僧,即請道場,令讀此經四十九遍。爾時施主,為藏結縷,作新匣長七寸,廣二寸。作 匣竟,施主捧匣進七僧前,至心三禮,胡跪叉手,誓願所求。爾時,七僧一時發願讀經,一僧各讀七卷,七七四十九遍竟。每一卷節,各其神名處,息讀經。時施主 進七僧前,以縷次第結其神名,後五神名者,七僧一時等唱,一一神名,而施主如前例結。結竟而取縷入匣閉戶,然後送七僧。待其難息,若得求已;更請七僧,如 前先結十二神名字,次第還解也。
案《疏》云:每一卷節各其神名處,以縷結者,讀經七卷,即隨結前七神名。又云後五神名者,即其餘也。又云七僧一時等唱神名者,前已讀經竟,此惟唱五神名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