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十二
得妙衣服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此愿愿诸有情,得种种上妙衣服,及一切宝庄严具,而以衣服为主,故标得妙衣服。愿诸有情得衣服者,衣服有二种作用:一、可遮避寒、暑、蚊、虻等侵袭,为卫身之工具;二、衣以罩身,覆蔽丑陋,为严饰之具。若约广义言之,则一切房舍器皿舟车等,凡是使身住行娱乐之具,皆摄属之。今贫无衣服者,非特无妙丽庄饰之衣服,即遮身卫体之衣服亦不能给,故为蚊虻、寒热昼夜逼恼。但由佛之愿力加被,闻佛名号,专念受持,则不唯得卫身衣服,亦得一切美丽庄严衣服。
又遂其愿之所欲,获得一切庄丽宝物。所谓“富润屋,德润身”,故一切房舍器具,皆成宝庄严具。华鬘,即结花成串悬挂者。涂香,即香水等。鼓乐,即音乐。众伎,盖既得上妙衣服,须有严身众具,力配严饰;又因房舍等庄严故,而作种种倡伎歌舞,娱乐人生,随意所欲,游嬉自在。如是、依药师之愿力,使众生得衣食丰富,受用庄严,则现实人生之社会,即可以优美化,艺术化;较之东方之琉璃与西方之极乐,不远矣。
上来自第七愿至十二愿,皆缘苦集二谛境而发,使众生断惑离苦者。故今日吾人若个人,若学校,若宗教,若政治,若欲改造社会而安定社会者,皆可做药师愿行实践也。故戴氏等发起在宝华山,修建药师法会,亦由观察今日中国情状及世界之趋势,欲改造转变其命运,唯依药师之方法,最切实际,故发愿遵行。由上观之,吾人能依药师发愿,或求个人幸福,或求社会幸福,立出标准方法为人生观。依之实行,自力加行,不赖他人,则得二种利益:一则自增福德;一则改善或创造新的中国或世界。如是、方称真实闻名受持,不辜负药师佛矣。
药师法会愿云:“第十二遵世尊本愿,衣住行等一切施为,决依总理遗教,尽力推行,生产分配,咸令得宜,使人民生活所需,无有不足,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五福俱全,文明鼎盛;世尊十二本愿,如实成就”。
戊三
结成妙愿
“曼殊室利!是为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十二微妙上愿”。
此为结成上来十二妙愿。妙愿者,显此十二大愿极微妙殊胜故。如来、应、正等觉、为十号中三号。
丁二
果德 己一
说略指广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
此为别陈行果中第二明果德,果德即由本地因行所修成之佛果功德。于中分三;今初说略指广,明此文相虽略,详言之,则甚深无量。
复次、承上起下之词。此为释迦佛总告曼殊,彼药师如来因中所发誓愿,不思议力。无量无尽;其佛果所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十八不共法,四无所畏等威德,及其琉璃国土庄严,亦皆无量无尽;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说不能尽。
劫者,梵音劫波,此译时分,即时间,或时代。但唯言时分,或时间,时代、则儱侗不能指出久暂几何,故劫有二义:一、通义、即如言时分、时间等,自一刹那、一忽、一秒,乃至万年亿兆兆年,皆为时分时间或时代之通称;是则一劫之言指一刹那耶?抑万年万万年耶?殊不易别,故有第二别义。别义者,即经中所说小劫、中劫、大劫。若唯用一劫字,即指大劫而言;若作小劫、中劫时,即以小字中字标明故。大劫解释,经论不一,大抵谓世界经一度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但此世界,非仅吾人所居地球,一地球一日月轮等组成一小世界,乃由千小世界组成一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组成一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组成一大千世界。此千兆地球千兆日月轮所组成之大千世界,与天文学家所谓之星云系,星海系相等。此大千界最初空洞,渐次而成,渐次而住,渐次而坏;如一小孩,未生尚无此人为空,生后渐长至十八岁或二十岁为成,自二十至四五十之壮年为住,自是以后,渐趋衰老而至灭坏,复归于空。故其成非一朝而成,坏亦非一夕而坏也。经论中通说:由二十小劫,成一中劫;由四中劫成一大劫。一小劫假设以世界人类之岁月为标准而言,则如一个八万四千岁之人,经百年减一岁,乃至减至十岁,为一减;复由十岁倍增廿岁,廿岁倍增四十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增;如是辗转一增一减为一小劫,此其时间已超吾人思量之境,则出二十小劫积成之中劫,八十小劫积成之大劫,其时间之渺远为何如矣!今言药师之功德,若一劫,若一劫余,皆说不尽,则其功德之无穷无尽可知矣。
复次、大劫由空而成,其先成者,为大梵天,由大梵天而成梵辅天,梵众天,而欲界诸天、而人间、而三恶趣;其坏时则先坏三途,次坏人间,次坏欲界诸天,次坏梵众,梵辅,最后坏大梵天;故成时则由上而下,坏时则由下而上也。而大梵居成之初,坏之后,故其寿命最长六十小劫。因此、大梵尝以世界之父主自居。但此不过一小世界主耳,非小千中千大千世界主也。然大梵既居为父为主之地位,能生万物,主宰万物,有此思想,有此理论,故在其下之众,亦奉之以为父为主,作为依归。但自佛教观之,彼大梵天虽为一小世界之主;实不为一小世界中众生之父,盖其六十小劫未生之前,亦由众缘和合,随业感报而生,六十小劫既坏之后,亦由业尽报终,众缘离散而灭。大梵因福业之胜,感受大梵天福报,福穷则大梵天之报亦灭,安有所谓纲维万物主宰万物者哉!
戊二
举西喻东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此以西方极乐世界之功德庄严,喻东方琉璃之功德庄严,等无差别,故标名举东喻西。彼琉璃世界,因药师之愿力所成,一向清净;其教化众,若主若伴无有女人。古今学说,有以世界源清流浊,如中国之道教,明世界本自然虚无清净,后因刁巧讦诈,即流为浊;有以世界源浊流清,如西洋之进化论,谓自蠢浊野蛮进至文明优美,然皆不及琉璃世界,一向纯清洁净,绝诸杂染。又净土者,对秽土说,如娑婆秽土,以众生堪能忍苦得名,远非净土可比。无女人者,非指其土专有男人,盖男女乃相形相对而立,无女相故亦无男相,其土众生,纯属清净化身,无卑劣相,唯丈夫相,如色界天亦无女人;故其既无女形,即超欲界宇宙,以欲界为五趣杂居,一切皆有阴阳性故。阴阳性中含矛盾性,相反相成,由矛盾暂得统一调和而生,亦由矛盾终必分散离别而坏。由此欲界五趣杂居,如人同分中,有阴阳男女性别,阳胜阴劣,差别见生,乃至其余诸趣亦复如是;故唯净土无男女相,具足丈夫清净庄严相也。
恶趣者,有三恶趣,即地狱、饿鬼、畜生,若立阿修罗,即有四恶趣;但阿修罗福大,居天鬼之间,非专恶趣。又阿修罗,干达婆等,皆为杂趣所摄;彼佛国土,既超欲界,何有恶趣?即苦之音,亦不可得。弥陀经云:“彼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东西虽别,净土一也。
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往来之道,金绳为界。城、为聚居处之界垣,如本寺之围墙。阙、乃二重台观间之阙道,亦即城门上之楼屋。宫、为高深广大之厦。阁、为楼阁,乃屋宫上之小楼。轩、乃屋檐,屋檐间横屋亦曰轩;轩之本义,乃车前之檐高起者,故屋檐前高朗之屋,亦称为轩。窗、即窗户,亦通车轩上之窗户。罗网者,以宝丝网罗覆空中,亦通车上之幰盖。七宝者: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珊瑚、琥珀。七宝为世间所珍贵,举以喻其世界庄严,与西方之极乐相类。以此经恰说在《阿弥陀》或《无量寿》或《观无量寿经》后,故举极乐依报庄严以此观琉璃之依报庄严也。
戊三
赞伴显主
“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
主、即药师,伴、乃辅弼左右之日、月二菩萨。药师功德不可思议,故赞其伴以显其主。
梵语刹多罗此言国,或言土,或言世界。但经中言国土世界,亦异亦同:如经中言摩竭提国、迦毗罗国等,则与今世所言之国家相等。若言药师佛国、极乐国土等,即与世界相类。此言于其国中,即指药师佛国。日光、月光,皆系正报庄严。前第一愿云:“愿我来世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至“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是则其土佛及众生,皆已如琉璃,光明炽然,内外明彻;日月之光,如萤火耳,何足比耶?又如空居天以上自身有光,即不须日月。则日月之光,于今日吾人所居黑暗无光之地球照之则可,于琉璃世界则何须此耶?盖琉璃前当喻之如蔚蓝清空,此蔚蓝清空,固晶莹明洁,然若加之以日月光,则更显其清且明矣。故日月之名,乃依此土而立喻,显此二菩萨为彼众中之上首,位居等觉,次补佛处。如此界之文殊、弥勒,极乐之观音、势至,皆如众星中之日月也。又日光补药师之后,月光补日光之后;亦犹弥陀、观音、势至之相继。
正法宝藏者,诸佛之心印,众生之慧命,修行之途辙,非位居等觉之大士,焉能胜此传持不失之任?由信受药师之正法宝藏而得理解,由理解而实行,由实行前取证,方可谓之悉能受持。又正法住世,如佛日丽天。燃智慧炬,摧邪见幢,为无量功德法财所聚集之处,故曰宝藏。由有信解行证之人,方可传持流通,否则散失隐没,佛种不发;故药师之教化,即由是二菩萨之流传得以行世也。是二菩萨之功德如是,则其佛之功德更可显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