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道之共苦及个别苦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2 14:5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苦谛

我们首先应清楚明了苦谛的定义,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参思苦而生觉受的过程。


苦谛之定义

刚才已说了,苦谛是我们六道凡夫众生之现时情况,而它的导因是烦恼及业力 —— 集谛。我们现时的处境到底为什么苦呢?有关这点,我们在清楚及客观地观察六道景况后,便会明白六道是苦。为什么把苦称为“谛”呢?“谛”是“真理”的意思。我们因无明蒙蔽,明明是苦的情况,我们却误以为这是乐,所以这不是实况。苦是客观的实相,所以它被称为“谛”。


参思苦谛之方法

要生出对苦之真正觉受,必须从两个大方向而参思,一为六道共通的苦况,二为六道中每一道的个别苦况。


六道共通苦况

六道之共通苦况有千千万万点可说,无法一一枚举,亦没必要一一枚举。佛教把这些苦之现象以三种方式归纳而诠释,一为说八种苦,二为说六种苦,三为说三种苦。现在衲马上要对这三类归纳逐一讲解。在参思它们时,我们主要必须对它们逐一地以分别慧观察,犹如在心中自己与自己辩论般,并令心专注于其觉受上,而不令散漫。在佛经中,对八苦、六苦及三苦有许多描述。慧力高者在参思时,可选择包括这类相关的经文引段,慧力不高者则可舍引文而只依教授内容参思。


八苦

现在从八种苦之归纳来讲述六道共通苦况。在这八种苦中,第一及第八种是最为重要的,大家在参思时务必特别用心。


(1)
生苦

在六道的所有生命形式中,分为四种转生之方式,即胎、卵、湿及化生。胎生是人类的出生方式,但饿鬼道中之生命及部份畜牲亦以这种方式出生。卵生是鸟类及其它一些动物的出生方式。湿生是指由温度及水分衍生。化生是指变化出来的方式,亦即天界及地狱道之出生方式。在这里,我们主要以人间胎生之苦的角度参思,从而亦类推至其它三种生法之苦。

有关心识轮回入胎之过程,在佛经中有很详细的解述,但这点我们在后面讲及死亡与转生时方会讲解,现在暂且不涉及,现在只说入胎以后之情况。

自入胎一刹那起,今生之苦便告开始,此亦为生苦之起点。在最初三周,胎儿并无太明显之粗分感受,但会有后面将讲及的三苦中之行苦。在三周后,胎儿开始具较实质之形体,随之的几个月间,肢体及感官功能皆陆续发展长出,粗显之痛苦感受亦随之而来。

在母胎中,婴儿思想虽然并不完全发达,但亦会感到黑暗、逼狭、腥臭及肮脏。在母亲饮食热的东西时,胎儿会感到像被沸水烫到身体般。在母亲进食冰凉的东西时,胎儿感到像被放入冰湖之中。在母亲动作略大时,胎儿会有天旋地转的感受。如果母亲略为跳动,胎儿更会有犹如从悬崖向下跌的恐怖感受。在九个月加十五天后,如果条件具足了,胎儿体内之气的运作会有所变化,头部会转反向,然后便会出生。在出生时,胎儿感到像被强行挤进一个狭窄通道之中,痛苦非常。在出生后,婴孩会对外界感到陌生及极大之恐惧。由于婴儿之皮肤及触觉极度敏感,少许微风便会令他身如刀割,在被触及时则更加痛苦不堪。

有关生之痛苦,我们现在虽不复记忆,但却的确如此,我们亦需如此地去参思。今天由于时间所限,衲只略说几句,大家应自行参考佛经中的有关部份。

在禅参时,我们不是单单把上述之苦在心中读一遍,而必须幻想这种苦的体验,否则便毫无意义。医学院的学生,对胎儿发展过程亦十分熟悉,但这些学问并未被他们利用起来而转化为培养觉受的方法。如果我们在座上时只懂把上述过程温习一遍,其意义与医学生学习胎儿发展史便无分别了。这样是没有用处的。在佛教中,我们必须利用这些知识,把它转化为生出觉受的工具,这才会有利益。参思住胎及生产过程之意义很大。如从胎儿之角度想,我们便能体验到生之大苦。如从母亲之角度想,我们则能感受到母亲之大恩。在中士道中,我们由胎儿之角度体验住胎及出生过程,从而生出对生苦之觉受。以后在大乘上士道中,我们亦会再禅修同样的住胎及生产过程,但彼时乃由母亲之角度去想,从而生出对如母众生念恩的心,以培养出真正的菩提心。所以,八苦中之此部份教法的作用极大。

以上讲完胎生之苦。其它三种出生方式,亦各有其苦,例如当生地狱者由冰或火中化出、卵生者有入卵及出卵时之苦等等。上至天界转生者,虽无粗显之生苦,但仍然逃不出与生相关之一些苦。


(2)
老苦

老苦就似房子慢慢变旧之惨况。在座中的年青人或许对此没什么感受,但对老年人来说,感触是很深切的。大家勿以为老人才有老苦,其实年青人亦经历老苦。幸好老苦是渐进式的,一时之间我们不太觉得,但如果老苦是像死苦一样突然发生,相信我们根本承受不来。在古西藏的牧区,曾有一年青女孩去拉萨朝圣。在古代的牧区,并无什么先进的东西,而拉萨的八角街却是当年西藏人长见识的市场,在那里什么新奇东西都有。在八角街上,少女生平第一次见到镜子,镜子照到自己青春动人,所以少女很是得意。再回到落后的牧区后,由于没有镜子,这年青的形像一直留在少女自己的心中。在许多年后,这女孩又再次去拉萨。在八角街又见到镜子时,她猛然发现自己的模样与心目中形像差天共地,她在一时之间震惊得把镜子也掉在地上了。我们现今的人,每天能看到自己的样子,所以感慨没那么大,但其实老苦的确令人改变很大。

在参思老苦时,我们要幻想自己背也弯了、头发白了及脸上充满皱纹的模样,幻想自己老时说话或行走也困难、眼看不清、耳听不明、没有胃口、开始对死亡畏惧等种种苦况。这些苦是我们人类逃不了的。佛教徒虽可能对年老之心苦较平常人看得开,但肉体之老苦则仍然脱离不了。有些人会以为,年青夭折者便无老苦,所以说六道众生必受老苦是有例外的,其实不然。即使今生避开了老苦,只要我们一天不脱六道,则未来仍会遇上老苦,我们绝对不可能究竟地避免它。

(3)
病苦

不论年青或年老,生于人间就必定会受到病苦的折磨。病时,身体变瘦、变坏、四大不调、心情亦不好,以致即使见到金子也没心去捡,还要被逼忍受如开刀、服苦药、针灸或放血治疗等等所带来的痛楚。在病情较重时,我们更会对自己生命安全感到很担心。这些苦是我们逃不了的。

(4)
死苦

在死时,身心皆会有极大之痛苦。一般凡夫对财产及亲友等都会依恋不舍,很害怕从此分离。我们的肉身,是我们穷一生悉心保护的宝贝,执以为“我”,更因此执而为它作种种恶业,从未停息过,现在我们也要与自己最珍爱的身体分离,自然会感到很悲哀及畏惧、无依。在一生中,我们自以为有自主之能力,但在此时,我们只能不动地躺在病床上,看着一片好心但帮不上忙的亲友来见最后一面,也看着假装好心而实际上是来等分遗产的亲友的“慰问”。自己此时虽可能口不能作言,但心中仍看得明白的,但又不能做什么事,甚至连骂人也不一定有能力,所以更增苦恼。以上这些虽非正式死亡过程中之苦,但都归纳入死苦之中。

在正式死亡过程中,我们的体内四大逐一分解,此时肉体会感到痛不欲生,更会见到种种幻象而心生极大的恐惧。在实修此部份时,我们必须把后面章节将要讲到的死亡内容用在此处而参思(注:有关详细之死亡过程开示,见法师著作《生死之轮》)。

(5)
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是指我们在六道轮回中,不断遭遇到不如意的人及事之苦处,譬如说与仇人碰上了、遭人伤害、遇上死亡与灾难及在三恶道中投生等等。

(6)
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是指在六道中频频要与喜爱的人事被迫地分开的苦,包括与财物、亲友、父母、子女及令人快乐的事情分离等。

(7)
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是指在六道中偏偏得不到所喜欢的事物或遭遇的意思。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在世俗上,我们自己就常碰到苦苦经营但一无所成之情况,令人心灰意冷。

(8)
五蕴苦

就算不看到前面的一一苦难,单单有了此五蕴之身便就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此身所作之业能引发未来之苦,也因为此身现在就正在受苦,又因为此身是我们受三苦中之前二苦之所依基础,更因为它的本质是三苦中之行苦。

这一苦极为关键,不论是下士、中士或上士都必须通达这一点。


六苦

六苦是从另一角度来诠释苦况。


(1)
没有永久的身体

在六道中,我们随业力而生生死死,不能自主,有时得到人身,转眼又变成畜牲,一刹那后又生在天上,然后又堕入地狱中。所以,我们的身体是不恒常的。

(2)
没有永久的亲仇

在六道中连至亲也不能肯定永久都是至亲。佛陀之大徒弟舍利弗(Shariputra),曾见一人抱着儿子吃鱼,其犬走过来抢鱼骨头,被主人打了一顿。舍利弗能见过去之因,所以他见到这尾鱼的前生是吃鱼者的父亲,此人因生前经常捕屋后之湖鱼为食而生为鱼。狗的前生是吃鱼者之母。这母亲死后因恋家之心,转生为徘徊同地的小狗。吃鱼者手中抱着的小孩之前生,正是吃鱼者妻子的奸夫。奸夫死后,因其它善业力而生为人,但却因执恋吃鱼者之妻而生为她的儿子。由于舍利弗能见到此中的因果及讽刺,他便很感慨地说:“妻子抢吃丈夫的骨头,儿子吃着父肉,又在鞭打亲母,却把仇人抱在怀内,轮回真是讽刺啊!”由此事中,我们能知亲友及仇人都是不定的。今世的至亲,可能正是前世的大仇人。今世的仇人,上辈子可能却是我们的至亲。故此,我们的至亲是否真的是至亲呢?在轮回中,我们连这点都不能保证。即使以一生为例,许多我们从前视为至亲的朋友,现今或许已视为仇敌了。许多从前的仇人,现在却或许化敌为友,反而变成了我们的知交。

有关这一点,我们必须好好参思,因为它的觉受对后面将教的上士道修心也很有説明。

(3)
没有永久的福乐

世间的名利、财产、亲友或任何好事物,都不可能永久地拥有。有的事物我们在今生中便会失去,其它的我们亦至多只能保存至我们死亡的一刹而已。即使贵为天子,乃至生为宇宙中之天神,最终亦会再次轮回,不可能永久地保持尊贵的高位。

(4)
没有永久的共处

在死时,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都必将失去。在死时,上路的只有自己孤身一人而已。

(5)
没有真正的满足

有一百元的人想要一千元,有一千元的人会想得一万元,有一万元的人又想要十万元。不论我们拥有多少,仍然永不会满足。所以,有钱人的满足感其实不见得比普通人强。

如果不感满足,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意思呢?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不知足就等同贫穷。以前在印度王舍城(Rajagriha),有一老妇拾到一宝。老妇发心把宝贝赠予国境内最有需要的人,所以这消息顿成全国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到了选对象赠宝的一天,全国有许多人都聚集了,连国王也来趁热闹观礼。大家都好奇谁会得到老妇的宝贝,哪知老妇却对国王说:“陛下是全国最感不满足的人,所以我把宝贝交给您!”由此可见,贫乏及富足只是一种心态,而不取决于具体的财物多少。欲令自己满足,便应学习少欲知足,而不是要去求得所有欲得的事物,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6)
重复又重复地转生

在六道中,我们无选择地被逼一次又一次地转生轮回,又一次再一次地死去,周而复始,无法逃出这个无意义的循环。这个循环,可说是看不到开端。如果我们不修解脱之道,则它亦没有结尾。在这循环之中,最高的天界我们也去过,最深之地狱我们也去过,可是那又怎样呢?到现在,我们仍然在原地踏步、仍在这六道中。


三苦

三苦是从另一种角度看六道之苦况。


(1)
苦苦

“苦苦”指粗显的苦。这是三苦中最容易明白的。平时我们以为是痛苦的感受便是苦苦,譬如说我们的手割破了,这便是苦苦。

(2)
坏苦

平时我们以为是乐的,便称“坏苦”。“坏”就是变幻的意思。这些明明是乐,为什么我们却称之为“苦”呢?因为我们并未看到全面之真相。真相是六道之中根本无真乐,我们所谓之“乐”,实乃粗显的苦略少时的相对情况,譬如说我们的伤口很痛,我们敷以清凉的水,感觉便比刚才好多了,这“比刚才好多了”的感觉,难道是真乐吗?不是的,它只是相对之下比苦苦略为好受一点的情况而已,所以它不是绝对性的乐。六道中任何所谓的“乐”,其实本质并不是乐,而是相对性的“比刚才好多了”的感觉而已,但世人误执此是真正的乐。一待此感觉过了,苦苦还是会再来的。所以这状态称为“坏苦”。

(3)
行苦

行苦是比较难理解的细微概念。我们的五蕴身,是诸苦依赖而发生的基础。所以,即使在没粗显苦的状态下,我们仍不能说是处于好的状态,这就称为“行苦”。高层次的天界众生,并没有粗显之苦苦,但仍逃不开行苦。


以上说完了八苦、六苦及三苦。我们当知世上之乐其实并非真乐,其本质就是苦。举个例说:我们坐了很久,屁股痛了,我们就到户外走动一下。在走动时,我们感觉很美好,以为这便是乐。可是,在散步一小时后,我们开始觉得累了,刚才以为是乐的感受现在变苦了,所以我们便又回到屋中坐下来休息,这时候我们又觉得很舒服了,又以为这就是乐。在两个小时后,我们又觉得沉闷了,屁股又开始痛了,于是我们又觉得苦了,然后我们又出去散步……,世间之乐其实就仅此而已,它们并非绝对性的本质乐。在近代,科学十分发达,人类发明了许多奇妙的东西,可是我们的苦是否真的减少了呢?恐怕不是的!


六道个别苦况

前面所说的是共通之苦况,现在将说六道中的每一道的参思方法。在共下士道中,我们参三恶道苦而说三善道比较好,这只是相对性而说的。在共中士道中,我们要理解到三善道虽福报较三恶道为高,但它的本质仍不外乎是苦。


三恶道之苦

有关这一部份,我们在修共下士道时已打下了基础,但在此共中士道的部份时尚需再修。然而,由于已讲过三恶道之苦,衲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在修时套用前面曾说之八热狱、八寒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畜生道及恶鬼道之描述而参思即可。


人道之苦

在参思人间苦时,我们套用刚才说的八苦等等便行了。


阿修罗道之苦

阿修罗与天界众生很类似。他们的福报很大,几近天界之乐。他们的世界亦与天界可以相通,所以二界间之众生会有来往、接触。

修罗之福报虽大,但因为其瞋恨心,他们仍有大苦。他们的粗显之苦主要来自妒忌心之煎熬及战争之苦。他们的业力感召长期的战争状态,其打仗对象是天界众生。

阿修罗因其业力而避免不了战争,可是他们自知下场往往都是以战败而结束。在身体条件上比较,天界众生只要头不断就不会死,但阿修罗道众生的肉身却与人类差不多,并不像天界众生的身体那么坚固,所以一打起来,他们在先天上便居下风,要杀敌十分难,但又很易被对方打死。在武器优劣上,天界众生之兵器比阿修罗界拥有的军备强得多了,所以阿修罗亦居下风。在地理环境上,阿修罗纵使能乘势攻至天界,天界众生只要把天门关上了,他们便很难指望攻入。可是,在阿修罗居劣势时,天界众生却可上天下地追打他们,令他们无处可躲。对于战争及断手、断脚等之具体痛苦的细节,衲不必多讲,大家想必能自己幻想得到。在心理上,阿修罗明知屡战屡败、伤亡惨重,但仍然因业力所驱而屡屡叫阵,我们不难想象到在心里有数――知道自己正在打一场没希望获胜之战时的恐惧。


天道之苦

若以福报来看,天界是六道中最高福报的地方。但若以利于修行的角度来评论的话,人间才是最有利于修行的处境。

既然天界福报很好,为什么要参思它的苦呢?这是因为要让我们明白,即使福报最高处亦仍脱离不了苦。

天界分为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三重,它们的分别十分大,所以在参思时我们必须分开来想,而并非笼统地参思。


欲界天之苦

欲界天有三十三天、兜率天等等许多重。这里的众生在花中化生,其寿量极长。在天界并无日、月,众生身放光明,以花开、花合为一昼夜。在欲天中,食物、衣服及所有必需品都不假营求,自然便能得到。在他们的一生中,除了享乐便没太多别的事可做了。

虽然欲天之享乐大,但却十分不利于修持。在那里,虽偶尔亦有佛陀出现说法,也有时会有佛陀以神通变出之法鼓等乐器,不敲自鸣而开示佛法妙音,令有缘之天界众生得闻正法,但除了以上情况外,欲天界之众生便没什么别的机会学法,而且他们因为享乐太大及纵情享受,一般都没有兴趣学法。衲说一个故事: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有一个很亲的徒弟,这个徒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医师,出入皆骑象及有众仆从跟随拥簇着,但他却是十分敬师的一位弟子。他对师父尊敬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在路上刚巧遇到其师舍利弗,他竟然不理仪态、不顾自己身份,直接从象身飞扑而倒在地上顶礼师父。这个弟子后来死了,因福德而转生在天界。舍利弗以神通上天,本欲为他说法。可是,天界之乐却令人太迷失了。这个一度是敬师美德之模范的弟子,在见到舍利弗时,虽因业力而能认得自己的前生师父,但却因忙于享乐,只略看了舍利弗一眼,把手挥了一下当作是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又忙着去玩了。舍利弗眼看实在无法可施,只好遗憾地离开。由此史事可知,即使这样的模范弟子,去到天界尚且变得如此,何况别的人呢!所以说在天界中,修行的条件不算理想。此外,成佛必须有菩提心,菩提心则依赖不忍见众生受苦之悲心而出,可是在天界之众生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苦。由于他们不太经历粗显的苦,所以他们对苦谛及出离心等不易生出觉受,即使想修也不易有成。

前面讲过天界与阿修罗道常常会打仗,这是一种值得一提的情况。天界之众生由于享乐十分大,他们没瞋恨心,所以亦难有战意。在出战前,他们必须先到一个有特别功能的花园中,令自己培养出欲战的心,否则便不会有战意。他们的这一特性与人类十分不同。人的心便等同这种培养瞋恨心的花园,不假外求,随时可以发出仇恨心。

在作战时,天界众生多会获胜,但少不免仍会有恐惧及受伤。在受伤时,只要不伤及头部,他们绝不会死,而且复原极快,但多多少少仍可说是有粗苦。

此外,在天界中亦有恃强凌弱的情况,力量较小的众生会被欺侮或歧视,这也是他们的苦之一种。

在临终前,一向身放光明、香气及极为洁癖的天界众生开始流汗发臭、光明先退、衣服变得肮脏,而且会坐立不安。此时朋友都各自散去,留下他们孤独地等死,但天界众生之寿量很长,即使弥留的时间也有好几千人间年之久,令他们徒增痛苦,又由于天界众生有神通,能预知下生去处,便更加心生忧慽。为什么他们预知去处便很忧心呢?因为天界福报太大了,往往把转生其中的有情之一切善业力用光了,只余下未报的恶业,所以下生去处多为三恶道。我们试想想,人类在不知下世去处好坏之情况下,死时尚且十分恐惧,何况自知去处不妙的天界众生呢!再者,如果把一个穷人搬至条件很差的地方,痛苦可能不太大,但若把自少娇生惯养的少爷搬到穷地方,其痛苦自然更大;同一道理,天界一向福报最高,现在却要生为三恶道,其心中之悲惨心情是很强烈的。


色界及无色界天之苦

以上说明了欲界天之苦。色界与无色界天情况不同。在上二界中,没有粗的苦苦及坏苦,但仍有行苦。这二界之众生,在转生时有一念:“我现在转生于天界了”,在死时亦生一念:“噢!我现在掉出天界了”除此二念之外,其间之以劫计算的长时间内,他们只在定中,没有思想及念头,亦没有苦苦及坏苦。可是,他们的业报终究亦会告尽。在再次转生时,由于曾长时间处于无思想的定中,他们多会生为愚昧畜牲。此外,生于此二界之众生曾经过很精进地修外道禅定而作因,他们误以为此二界之境便是最上乘的永久解脱,所以在跌出天界时,他们很可能会想:“咦?宗教明明是说解脱是究竟的嘛!怎么现在我跌出这境界了呢?”,而从此认为世上根本没有解脱这回事,这种邪见会令他们后来下场更不妙。


现在已说完六道之共苦及个别苦况。我们不能像应付学校考试般把它们背诵了便告休,而应努力生出觉受,从而生起厌离六道之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4:58:23 | 只看该作者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展望未来生之处境

既然我们先前已生出人身难得及生死无常之体验,现在便有必要关心一下自己未来的处境。人死后并非如同灯灭,而是另复再有轮回转生。死后轮回之去处,共有六种可能性,亦即天、人、修罗、地狱、饿鬼及畜牲道。在这六种可能性中,并非任由选择,亦非由上天决定赏罚,而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善业感召三善道转生,恶业感召三恶道转生。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何曾作过什么大善行呢?即使做过,恐怕亦是与不善世俗念混杂而作的,所以它并不纯净。既然我们并未修善,未来之处境甚为堪虞。由于此原因,在共下士道教法中,强调六道中较为痛苦的三种生命形式 ―― 三恶道。

现在分别讲述三恶道之苦。在实修时,我们不可止于温习一下其内容而已,而必须幻想自己身在其中,亲历其大苦,从而生出觉受,否则绝无利益。


地狱道之苦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苦最可怕。有关地狱之描述,不单在《广论》中详述了,亦见于《俱舍论》及《地藏经》中。

地狱有十八种,即八个热地狱、八个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共十八。有些人会问:“这些地狱到底是真实有或是唯心造的呢?”除孤独地狱外,其它地狱由众生之共业所生。对生于其中的人来说,其痛苦是真实的,所以大家千万别以为“信则有不信则无”,否则有一天便会后悔莫及。

生于地狱中的方式并非胎生,也不是由卵生,而是变化生出的。地狱道的众生寿量极长,其中以生于等活地狱的众生寿元最短,但这也有许多亿年之久。

什么众生感生于地狱中呢?大凡造作如杀生等十恶业者,均有可能。粗略的说法是,最重恶业者感生地狱,中者生为饿鬼,轻者生为畜牲,但这只是极粗显的解释。要细致一点说的话,某些类别之恶业便会感生某一道,譬如说杀生者多感地狱果、吝啬不施助者感饿鬼道之果报。这些都是自然的因果定律,并非上天安排的惩罚。如果转生在地狱之中,我们能怪的只是自己。


热地狱之苦

热地狱有八个,分别为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及无间地狱。

等活地狱是八热狱中痛苦最少的了。在此地狱中的众生,每一昼夜中会互相砍杀而昏死一百次。在每一次昏死去时,虚空中会传来声音说:“起来吧!”,牠们便复活过来,又再遭遇下一次的被杀。

在黑绳地狱中,由其中众生业力所化现之狱卒,会把牠们绑在烧红的铁板上,以烧红了的铁线在牠们赤裸的身上烙出印记,然后再依这些烙痕切割身体。在人间,如果我们切断了手臂,受的只是身体伤口之痛,断臂由于脱离了身体,其本身并无感觉。在地狱中却并非如此,断臂仍有自己的感官,这些感官在肢体分离后,仍与心识相连,故此痛苦便变得增大许多倍。在被切割后,地狱众生并不真正死去,而因业力而复活,又再度被行刑,其苦不堪想象。

在众合地狱中,有情被赶至两巨石之间,被巨石压至粉碎,然后又回复原状,又一次被压杀。这些大石头,正是过往业力所感召的,譬如说如果我们曾以两个手指头把虱子挤压死,又假设我们因此业而感召众合地狱之果,在此地狱中所见的巨石,便会是两块形如指头的大石。

号叫地狱的众生被关于铁屋之中,屋子被四方八门而来之烈火烘烧。

大号叫地狱中之众生所受的苦与号叫地狱相似,只有痛苦倍增之分别而已。

在烧热地狱中,有情被烧红的铁棒贯穿身体,再被投入熔铜液中煮烂,待身体因业力而马上复原后,又再被同样地虐待。

在极热地狱中,有许多不同的痛苦,难以详述。总之这个地狱的苦,比烧熟地狱还甚。

曾作如杀父、杀母等最重罪业者,会生于无间地狱。在其它地狱中痛苦固大,但也偶尔有间断喘息之机会。在此地狱中,连这种机会也没有,故称“无间”。在无间狱中,众生长期处于烈火之中,被烧得连火焰及身体也区别不来。


近边地狱之苦

近边地狱位处热地狱之周边。受此地狱苦的人有两类,一为因业力稍消而逃出热地狱者,另一类为因个别业力因缘而直接生于近边地狱者。这个地狱虽算为一个,但却有四重。

第一重是煻煨坑,其外表像一个普通的炭坑,但其底下却是烧红了的炭块。有情为了逃走,被逼步入此炭坑中。在一脚踩下去时,便会皮焦肉烂,但在一提起脚时,皮肉又会还原。在这痛苦中,有情必须经许多年之步行方可超越,但在步出此坑后,只会面临另一重痛苦 —— 尸粪泥。

尸粪泥就似一个发出极度腐臭的沼泽,里面有啖人的恶虫。有情在走入这沼泽后,只有头部露出泥面。

在利刃道中,其路均似锋利的刀刃,令步行者皮开肉烂。在这里有铁狗啖吃有情,又有落叶如刀片割身的怪树等。在走至铁刺林时,有情会幻听到树顶有亲友叫唤,然后便如被催眠般爬上树顶,受铁鸟啄食眼睛,十分可怕。


寒地狱之苦

寒地狱亦有八个,分别为疱地狱、疱裂地狱、额哳咤地狱、赫赫婆地狱、虎虎婆地狱、裂如青莲地狱、裂如红莲地狱及裂如大红莲地狱。曾作不施予衣服以致令别的生命冻死的业因等的人,便会感召生于此八地狱之可怕果报。

在疱地狱中,众生长期暴露在寒风露地中,并无日、月或火光给予任何温暖,以致体长冻疮。众生在这种环境中,要受苦许多亿年。

疱裂地狱寒冷度更甚于疱地狱,以致其中众生身上的冻疮会被冻至爆裂。在这样的环境中,众生要捱比疱地狱众生更长二十倍时间之苦。

在额哳咤、赫赫婆及虎虎婆地狱中,有情更被冻至僵立,动弹不得,就这样地捱苦几百亿年之久。此三地狱之命名,源出于其中有情在不能动弹时喉间所发之微细呻吟。

在最后三个地狱中,有情之身体更被冻至裂开,露出状如莲花的伤痕。此三地狱之命名,源出于其中众生身上的冻裂伤痕。


孤独地狱之苦

孤独地狱并不因众生共业而现,而因众生个别之恶业而生。这种地狱之地点及形式均不定,很难详作解释。有些时候,我们会听说有人在无意中打碎了大石,而发现石中有怪生物等奇闻,这便是孤独地狱的案例。这些生物被困在石中不得动弹、饮食,或许达几十万年之久,其苦不堪想象。


畜牲道之苦

在三恶道中,对畜牲道的苦我们比较容易想象得来。

畜牲分为许多种,有卵生的、湿生的及胎生的出生方式,其寿量有长至以劫计算的,也有只活一天的。有些畜牲是我们常见的,例如狗、猫、牛和马等,也有些我们并不常见,例如海中的鲸鱼等,更有些畜牲道的众生,例如龙族等,是我们见不到的。被畜养的畜牲,常常受到鞭打、劳役及被宰杀等,对这些情况我们大概并不会感到陌生。在野外的生物,长期受着饥渴、寒热的痛苦,又要长期地逃避其它天敌以生存,其恐惧并不难想象。


饿鬼道之苦

生于饿鬼道的各别业因,是不肯施舍救助其它众生,或者别人欲供奉寺院,我们却加以阻止,令其不作供养等恶业。曾作此类业因的人,不单会生为饿鬼,且在业力尽后再次生为人时,亦会遇上贫困、被盗等倒霉的遭遇。有关这一点,在说业果时会详细讲及,现在先跳过不说。

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其寿量可长达几万人间年。在每一胎中,饿鬼母会生出数百鬼子。这类众生偶尔亦在人间野外活动,所以我们有时会听说有人在田野间遇到饿鬼这类的奇闻异事。

饿鬼道有很多种类,其共通之苦是近乎无尽期之饥渴,此外牠们亦如人间一般,有恃强欺弱的情况,所以大部份饿鬼都被其道中之恶者欺凌。

外障饿鬼因其业力终日寻不得食,或偶尔在饥渴中遇见有食物或食水时,一待走近时,便有幻化的士兵守卫着,令其不得接近,以致受到极大的身心痛苦折磨。

内障饿鬼的生理结构很奇怪,有的长有喉瘤,有的口部极小犹如针孔,令食物不能下咽,有的肚大如山,食什么都不能满足,也有口中喷火的饿鬼,其口中的火令其不能进食。

饮食障鬼因其业力,食品在牠们的眼中会幻化为武器,一见食水,水便变为脓血或熔铜,令牠们无法进食。


以上说完三恶道之苦。单单听闻它们并无太大用处,单单思及它们也效益不深。如果只重复地温习其内容但不禅参,或许反会令我们生厌,说出:“这些我老早就听过许多遍啦!”一类的说,而并不加以重视。在禅参时,我们必须幻想亲历其苦,才能生出觉受,譬如说我们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季,如果赤身站在屋外一天,会是什么样的滋味,然后再想,如果生于寒地狱中,冷度更低许多倍,更要受苦几百亿年之久。如此地观修,我们便会有所觉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5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