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情即墮】 (科註第九一七第三行) 《大佛頂首楞嚴經》: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膺:音英,接受),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P.915 末2 癸二、勸他當省 至 P.917 末3 故云「惡氣冥冥」)
癸二、勸他當省 分三 子一、生死顧戀
[經] 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
[解] 殊不知生死之事,必自見之,父子、兄弟、夫婦,死別之時,互相哭泣,無得免者。世人愚癡貪愛,不知世間萬物,都是幻夢空花,誤為實有,而不知無常迅速,不能永保。生時愈親愛,死時倍苦傷。生死之際,存者,傷親人之永別,亡者,悲自身之長逝。互戀難捨,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顧戀」。
(此下二段,復分舉貪瞋二毒。)
子二、結縛惑道
[經] 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惑道者眾。悟道者少。
[解] 昔日恩愛,今成憂苦。而此二者,束縛身心,如繩作結,不令出離,故云「憂愛結縛,無有解時」。又結縛即煩惱。《大乘義章》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故知縛於情愛,即是結縛於生死,無有解時也。「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實由情欲。而不知「欲為苦本」,「純情即墮」。若不能於此「深思熟計」,一心修道,以求解脫。轉瞬無常到來,壽命終了,至此則徒喚奈何。人命在呼吸間,故云「年壽旋盡」,「旋盡」者,謂轉瞬即盡也。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
子三、惡逆罪極
[經] 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
[解] 右明從癡起瞋之過。三惡業中,瞋業為地獄因。又云:「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故心懷殺毒,殘傷他命,惡氣熾盛,從冥入冥。故云「惡氣冥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