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光大师永怀录(连载):继庐行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 13: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福寺大雄宝殿

  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位于京西怀柔县城北。寺西五百米处曾有一泓泉水,名“珍珠泉”,传说泉里生活着两只斗大的红螺,昼伏夜出。每当暮色笼罩山林,红螺便吐出殷红耀眼的火焰,层林尽染,连山顶都红光熠熠,百里可见,红螺山由此而得名。资福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来寺进香,见佛顶放光,龙颜大悦,御赐寺名“护国资福禅寺”。嘉庆五年,彻悟禅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因众多弟子追随而至,于是开单接众,苦心料理十年,建成专修净土的丛林,并被尊为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圆寂前嘱咐弟子:“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我多年来,与大众苦心建立起这个道场,本为接待十方同道,一同修持净业。凡我所立的规矩模范,要永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这样才不负老僧我为大家的一片苦心。”
  资福寺环境幽雅,群山环抱,山上古松古柏遮天蔽日,姿态万千。山门外古槐前的低洼处是一片北方罕见的竹林,一丛丛、一竿竿挺拔清秀的翠竹为这深山古刹增添了生机。
  印光大师一心向往着资福寺净土道场,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来到净土圣地资福寺。他来到客堂挂单,被安排住在云水寮,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常住批准了大师的申请,进入念佛堂念佛。大师在资福寺将近四年,沐浴彻悟祖师的遗泽,净业大进。资福寺规矩严肃,修持严密,不愧为当时净土第一道场。大师历任上客堂香灯。四年中除念佛外,大师还研读大乘经典,以及《彻悟禅师遗集》、《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等净土经典,由此深入经藏,大开圆解,理事无碍。在资福寺,印光大师自号继庐行者,以示仿效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在庐山开创的念佛宗风。
  《余会心-印光大师故事-勤行脚参祖师道场,明志愿号继庐行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3:15:47 | 只看该作者
 
  按照出家的规矩,初出家的人应该依止师父学习,等受了具足戒以后,方可外出参学。但印光大师遇到哥哥反对出家的特殊情况,所以就不得不提前外出参学。1881年夏,大师为免哥哥找来,承剃度恩师之命,去安徽徽州小南海参学。
  大师背着简单的行李,由终南山南五台出发,出秦岭,经过关中兴安府,走了一个多月,跋山涉水一千多里,只影孤征,备历艰辛而毫无退志。大师初次体验了“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行脚生活。遇寺挂单过夜,无寺则住最便宜的小店,错过机会,还不得不露宿。经过陕西湖北交界的关垭子楚长城,就进入了湖北郧阳府所属的竹溪县地界,两省交界处的湖北一侧有一座莲花寺。山门两侧的对联是:“祗树园林,慧日照临慈荫远;莲花寺中,清风吹拂妙香多。”看来是一个清净处所。大师走进寺里,到客堂向知客师打听去小南海的路程,知客师告诉他,小南海远在安徽黄山,还远得很。大师行囊空空,身心疲惫,请求在莲花寺挂单暂住。
  由于他还没有受具足戒,要想挂单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师讨了一个最辛苦的行单,一身兼任柴头和水头,负责打煤炭,烧全寺四十多人要用的开水,日夜不断保证开水供应。他得一桶桶把水挑回来,再把烧水用下的煤渣挑出去倒掉。大师自幼多病,又是读书人,身体单薄,整天忙个不停,非常辛苦。但他并无怨言,知道以尚未受戒的身份,能让挂单住下来,已算是慈悲了。大师一边劳作,一边心中不忘持佛名号。由于坚定的信念和三宝的加持,虽然又苦又累,还能支撑下来,他的心始终安定,不为艰苦所累。
  方丈见他勤劳忠厚,终于让他进单,住了下来。一次,管财物的库头师病了,大师又被安排代理库头一职。湖北的六月热得厉害,盛夏的一个午后,香灯师们到库房领取香烛灯油,大师为他们取物品。上楼不久,只听一声巨响,楼板剧烈震动,尘土飞扬。大家赶紧跑上楼,只见印光法师倒在楼板上,已不省人事。众人七手八脚把他抬下来,一面帮他活动手脚,一面用冷水喷脸,忙乱了一阵子,他才苏醒。原来,莲华寺的库房,是一座“半楼”,楼上高度不够,盖着一层单瓦。正午时分,骄阳似火,晒透瓦片,热气进入室内完全透不出去,库房就像一个蒸笼。大师是西北人,不耐高热,一上楼就热得晕了过去。
  六月初六是寺院的晒经日,从这天起,寺里一连几天晒经。寺里知道大师是读书人出身,让他来帮忙整理经书。经书有的十分完好,有的已经破损。大师看到一本残缺不全的书:《龙舒净土文》,顿时眼前一亮,展开一读,只觉语言浅显,劝人念佛入情入理,有助于人们断疑起信。书中还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介绍各种修行方法。大师感叹这是一本接引初机念佛的奇书,他由此深信净土,倾尽毕生的精力,以净土法门自行化他,使一句弥陀家喻户晓,净土法门得以中兴。
  《道源老和尚-我所见闻的印公大师》
  《印光大师永思集-印光大师小史》
  《余会心-印祖故事-发心勇猛修苦行,晒经得读净土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3:16:13 | 只看该作者
向印光大师学习{:3_1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7-5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