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高僧:灵祐禅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8 10:2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代高僧:灵祐禅师

    释灵祐(公元771-853年)著名禅师,沩仰宗创始人。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南)人。俗姓赵,生于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年十五,依本郡法恒律师“执劳”。二十岁披剃,三年后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先学律,后又研究大小乘经论。宋《高僧传》卷十一说他曾到天台山国清寺,遇到寒山、拾得二人;寒山并启示他“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账济诸子”。此后不久即参百丈百丈怀海,成为入室弟子。后去沩山,艰苦创业,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修建了同庆寺,成为接纳学人的道场。时相国裴休,常登山问道。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灵祐圆寂,世寿八十有三,敕谥大圆禅师。”

  灵祐是怀让一系道一的再传弟子,他的禅境如何,可从他上堂示众的言论中得知其梗概。有一次,灵祐说:“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譬如秋水澄淳,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之人,当时有人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灵祐说:“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他说:“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旨无始旷动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他总结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上述这些话,充分说明了灵祐的禅悟境界。水牯牛公案,也是灵祐自己的事。

  灵祐如何去沩山的,说法不一。宋《高僧传》卷十一《灵祐传》说他于“元和末(公元820年),随缘长沙,因过大沩山,遂欲栖止”。而《景德传灯录》卷九则他原在百丈怀海处任典座,是被怀海派去沩山的。他临行前,怀海还有一番嘱咐说:“吾化缘在此(百丈山)。沩山胜境,妆当居之,嗣续吾奈,广度后学”。灵祐究竟是如何去沩山的,并不重要。但他是沩山的开山鼻祖并成为沩仰宗的创始人,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7-19 07:22:50 | 只看该作者
{:3_115:}{:3_124:}{:3_1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