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圣严法师:五停心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2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佛教一向重视禅定的修习,不论在原始佛教、大乘显教、金刚乘密教,都有它们各自的禅修方法。其中共通而基本的修行法门,即为五停心观和四念处。此两种方法于早期佛教论典便有记载,至今仍然沿用著。
  简单地说,修五停心观,是为了平息、净化心的骚乱和混浊的状态,使心念集中,以达正定。由五停心得定,进而观四念处开发智慧,此即解脱生死轮回之要道。
  五停心观的五种法门虽然历来释义略有不同,但通常界定为: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悲观,四、因缘观,五、界分别观。汉文的佛教典籍中,亦有以念佛观取代界分别观的。所有这些方法皆针对一般人深重难除的习气、障碍而设。如数息观对治散乱,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瞋恨,因缘观对治愚痴烦恼,界分别观对治我见,念佛观对治罪及障深等人。止惑除障后,才能够纯净、专一而有信心愿心,更进一步修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4:47 | 只看该作者
   数息观
  梵语为“安那般那”(anapana)。数息观是最普遍而基础的佛教禅定方法之一,不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皆视之为初学者最好的入门训练,因为数息观对治散心及妄心,而散心及妄心是每一个初学者必定会碰到的问题。
  虽然如此,数息观并不只是一个粗浅的基础方法而已,因著每个人修习程度的不同,它可以由浅至深,含摄一套完整的解脱道进程。在中国佛教天台宗,讲述修禅的要典《六妙门》中,指出数息观的六种层次为:(1)数呼吸——数,(2)跟随呼吸——随,(3)定或集中——止,(4)识别——观,(5)还,(6)净。而所谓净,即是解脱或开悟的境界。以下介绍三个基本的数息方法,大致等同于六妙门的前三门,即为:一、数息,二、随息,三、集中在身体上特别的一点或能量的中心,即中国传统所称的观丹田。
  一、数息
  数息就是计算呼吸的数目。一般而言,以数呼吸为主。把全部的注意力轻松地放在享受呼吸的感觉上面,每感觉到气自鼻孔出去的时候,数一个数目,到十为一个循环,数到十以后,再从一开始。
  平常人的呼气较入气舒缓,时间也较长,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呼气是较为容易的,而吸气的时候,则须了了分明地知觉气息的进入,保持著觉醒在每一次呼吸之时。若数息的功夫用上了,呼吸会渐渐变得缓慢而深长,甚至也不大感觉到气息的出入了,则可以进而用其他的方法,或者还是专心于呼吸的出入,但可不必计数。
  有几个问题是初学者常常发生的,如数息时伴随著许许多多的妄想杂念,特别是在出息、入息的中间或是正在吸气的当儿。此时只要立刻把注意力从妄念上拉回来,继续数下去即可。另外,初学的人可能会头痛、头晕、呼吸困难,那是因为头脑紧张、求好心切,所以气上头部,无法自然地呼吸了。呼吸应该是放松而自然的,数息的功夫要绵绵密密,但身心则是轻轻松松,不可刻意的控制呼吸或极力地想排除妄念,那会使得呼吸的速度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紧迫,便造成更多的阻碍。
  还有,数久了之后,初学者容易陷入一种机械化的数数目的情况,或者变成昏沈无记的状态。此时应奋起心力,使心境保持清明的和醒觉。或可暂时改用倒数的方法,从十数到一;也可以跳著数,如一、三、五……或二、四、六……直到二十。如果每次都数不到十就中断或忘失,也不必焦躁。
  有的人妄想很多,可用出息与入息同时都数的办法,一个数目接著一个数目,以减少念头的滋生。但要注意呼吸仍要保持平均而自然才行,有的人蓄意使用腹式呼吸,其实,数自然呼吸稍久,横膈膜下降后,便成腹式的丹田呼吸。若故意控制,则不健康。
  经行时亦可数息。把注意力放在同一只脚掌的举起、落下的知觉上,跨出一步时吸气,这脚再提起来时呼气,数一个数目,一到十为循环。此方法亦可理解为跨出一脚时吸气,再跨另一脚时呼气,呼气同时数一数字。
  经行时的呼吸亦可不数数目,只要配合呼吸的出入,注意脚掌的起落。在妄念很多的时候,就加上数目,以自己觉得最自然的经行方式来数即可。
  二、随息
  随息可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把注意力集中于鼻孔,清清楚楚地观照每一次呼吸的出与入,但不数数目。气息自鼻孔端部呼出去的时候,心中很清楚明白,气息自鼻孔端部吸进来的时候,也很清楚明白,念头随著呼吸的出入而紧紧地系在鼻孔上,不到其他地方去,这是随息的第一个阶段。通常若是数息的方法已经用得不错,更进一步用随息方法的人,即能将呼吸的出入观得很好。另一种情况则是自己感觉非常疲倦了,没有办法集中心力来数呼吸,此时用随息,可能时而迷糊,时而清醒。
  第二阶段,即因随息用得了力,呼吸渐渐深沈,吸气时直往下去,沈到丹田,小腹自然而然地有起伏的动作。切要注意的是,不是故意地控制呼吸,不是把气往下逼,并用头脑指挥小腹起伏蠕动,那样做是不安全的,甚而对身体有害。若气是自然地沈到小腹去的,便没有问题。此时虽然知道小腹随著呼吸在动,注意力仍宜放在鼻端。有人已把数息数得好,在数息时气已降到了小腹,到随息一开始,便已在用小腹呼吸了。
  第三阶段,虽然仍是在用小腹呼吸,但在自己的感觉上,每吸一口气,会输送到全身,如同整个身体都在呼吸似的。每一条血管、每一支经脉、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连脚趾尖、手指头等,都在吸气似的,觉得极为舒畅。又好像在一间本来闷塞的房间里,当用抽风机,把室外的新鲜空气一抽进来,整个房间便充满了新鲜的空气;在吐气时,则似将身体里用过邮的浊气通通排出去了,也像房间内的废气全被抽出去了一样。此时还是随息,但自己会觉得,随著气息的进出,全身上下,通体内外,就像一个气球般地充满气又放气,放完气又充气。而且不管充气也好,放气也好,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好享受、好舒服。如能持续著这种状态,到最后一定能得轻安,轻安以后就会入定。所谓轻安即是身体非常的轻松安定,好像是一点点烦恼也没有了,一丝丝妄念也没有了,一些些障碍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念不在鼻孔,是在全身,随著呼吸的感觉而贯透到了全身。
  一般打坐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常常会把呼吸气往外往内压挤。因为压气闭气的时候,妄念似乎会减少一些,也由于压气闭气的缘故,腹部便会一起一伏,这里要非常注意,如果随著气息的出与入而故意动自己的小腹,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1)会有小腹胀痛的现象;(2)若是女性,也许会影响到经期的提早。
  另外,在打坐的时候,有的人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发冷。如果身体发热,应注意入息,不要注意出息,体外的空气较体内冷些,所以入息的感觉是凉的。反之,如果身体发冷,则应注意出息,出息是暖的。冷暖的感受在鼻孔,只要去感觉它和注意它,不一会儿,身体的情况便会改善。
  还有人会觉得头部发晕发胀的,那可能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头额部位的关系。如果只注意鼻孔的出入息,不会产生问题,可是由于吸气必定经过脑门这个地方,很容易就会把注意力放到脑门的位置上去,加之以自己太过于用力,因此觉得头胀而痛。若有这种情形,宜暂时放下随息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到脚掌的中心。先观盘著腿的上面一只脚掌心,注意力集中后再同时观两只脚的掌心。
  观脚掌心,使得我们身体上半部的压力,慢慢地解放、松弛,把胀著头部的气导引到脚上去。这个时候,仍然是随息,但是渐渐地可能会感觉到,随著每一次的一呼一吸,脚掌心的部位会一涨一缩,彷佛胀大了一点。最初只是有个感觉在那里,但慢慢地觉得暖,也有人觉得清凉。
  观脚掌心是在身体不舒服时才用的方法,并不需要一直用它。
  三、观丹田
  丹田,在佛教的天台智顗撰《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另有一个名词,称为“气海”。修止的初门,共有身的五处:顶上、发际、鼻柱、脐间、地轮。脐间又名气海,即是脐中之下、关元之上的小腹部位,即是中国道家所称的丹田。观丹田并不是佛教专有的法门,而且用这个方法也达不到禅定的最终目的,但可以将之当作修定的基础。
  丹田有三个: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位于整个头面最中心的部份,即两眉的中间。中丹田,在胸部的两个乳头之间,横隔膜的上面。下丹田,则是肚脐眼下三横指处。通常所观丹田,即是将意念系缘于气海的位置,唯不可故意随著呼吸蠕动丹田,若丹田自然随著呼吸上下起伏,则是正常现象。
  首先讲上丹田的观法。此即一般所称的眉心或印堂,是在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有昏沈感觉时,可以用此法,但观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头痛,或有得通的幻觉,似会向上飞升,也是不好。刚开始先假想在眉间的地方有一个光点,像颗珍珠般,晶莹明亮,是很清凉的光。起先仅是米粒般的一点,然后渐渐地扩大,整个头部都变成光团,再继续从头往外发展,全身成为一个光团,你的存在就是光,其他都消失了,除了光没有馀物。
  其次,当我们胸部不舒服,呼吸不畅,身体虚弱而没有精神的时候,观中丹田,此在针灸穴位名为“膻中”。观中丹田时,想像它整个部位是一轮满月而不是身体。最先,在两乳头之间,画一个十字,于十字交叉点上观想有一轮满月,离我们好远好远,像是在太空之中一样。逐渐地,月亮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大到中丹田的部份都是月亮,后来,甚至自己整个成了月亮,周围的环境也不见了。本来月亮在心里,结果自己消失在月亮里了。
  至于下丹田的观法,男女有别,应特别留心。下丹田以脐下三指为中心,男性在作观时,不要低于肚脐眼下三个手指宽的距离,否则,观的部位太低,易产生生理上性欲的反应。女性则因为脐下三指处是近子宫的位置,若观久了,可能使得月经提早,或是在月经来时,一直观它而导致流血不止。所以作观时,男性不要超过脐下三指,女性以观自己的肚脐为佳,或观肚脐眼下一或二指为宜。而且不要用专注的方式,当用若有若无地系心该处。如果每天打坐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或是早晚各坐一小时,观下丹田大致上仍是安全而容易摄心的好方法。
  佛教把观丹田视为修止的初步方法(系缘止)里的一种,故在《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说,修成五种系缘止的方法之后,接著当修制心止及体真止,到第三种止,始开智慧。
  观下丹田时,由于气向下沉,重心在下部,便能把所有的能量储蓄在这里,所以于人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得轻浮的人、紧张的人和讲话讲得很快的人,觉得稳重、沉著,也能使胆小而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以及没有自信心的人,性格改善。智顗大师说:“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
  下丹田观到稍得力时,可能会产生几种现象:首先是发暖,再则,这个暖的感觉会傅到你的全身;暖流或向后通过肛门,顺著督脉从脊椎上达头顶;或从小腹,顺著任脉,向上经过胸口到达喉咙,若以舌舐上颚,便易接通督脉,道家即谓打通任督二脉,唯与发慧无关。第二种现象,则是从小腹局部的温暖感,渐渐扩散到全身都觉得柔和的暖感。经过暖的阶段以后,身体所有的不舒服和紧张都没有了,最后连身体的负荷感也没有了,所以能治病健身;坐在那里,已经忘掉自己在作什么,但其享受轻安和舒服的感觉还在。
  观丹田的极致是只能到这样的程度,它可使你获得到粗定的经验,故尚不知深定何味。就佛教而言,尚未到初禅定境的离生喜乐地。观上中下三种的任何一个丹田,到最后观成时,情况皆同,其中尤以中丹田和下丹田较易得定。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5:08 | 只看该作者
   不净观
  佛陀时代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数息观,二是不净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即两种进入不死境界的灵药,一直至今日,南傅佛教地区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数息观已如前述,主要为对治我们的散心及昏沉心,现介绍可以帮助我们对治贪欲心,特别是淫欲心的不净观。
  不净观即观身不净,观察我们的身体毕竟不清净,此法观成,能离五欲,故可得出世间禅,一般人之所以会有种种的烦恼,归根究底,在于执著自己的身体,以身体为我,所以产生许多的欲望和贪心,由于身体经常是在不满足的状态下生存:肚子饿了想吃、口喝了想喝,冷的时候想穿、热的时候希望凉爽……然而在没有饥、渴以前,就担优、防备著即将来临的饥渴,因我们是常常会饿、会渴的。正是为了己身的饱暖、安全和舒适,必须积蓄更多的饮食、衣物、金钱、家产等,这种对身外物强烈的贪著心,便成了心理上沈重的负荷。同时,我们的身体,除了有饮食、衣物的基本需求,还有男女性欲的冲动,告子所谓“食色性也”,便是“饮食男女”,称为“人之大欲”。当吃饱了、穿暖了时,第三个淫欲的问题马上就会发生。一切的纠纷、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有的。因此,修不净观,即是针对此一妄执,对症下药,若能观成,便可以解脱烦恼。
  在南傅佛教地区,直到现代,尚有一些隐居山林的比丘,师父教弟子们修行这个方法的时候如果要很快地、非常彻底地修成,往往会去募化一具尸首来让他观。因为不净观有两种,第一种是观他身不净,第二种是观自身不净,观自己比较不容易观成,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净的,所以要先观他人,观他身不净成功了以后,再观自己,就容易了。
  若是因缘巧合,修行者找到了一个濒死的信徒,而这个人和他的家属都愿意把遗体捐出来,供作修行不净观用的工具,等他死后,修行者就把尸体带到深山里,放下来,面对这个刚死不久的躯体打坐,并留心观察随后发生臭烂不净的种种变化。
  慢慢地,尸体改变颜色了,先变成黄色,再变成青紫色、黑色,继而开始浮肿,肿了以后,经过日晒,就开始腐烂了,皮肤渐渐地裂开,一块一块、一条裂痕一条裂痕地裂开;在此同时,苍蝇群集而来,直到整个身体都给苍蝇盖满。随著旦、暮、晴、雨等天候的转变,苍蝇时来时去,并且在尸身的腐肉里产卵,因此尸身上就开始长出蛆来,这和露天厕所里的蛆是一样,是很肥痴的,牠们的嘴很尖,有点黑,钻爬起来动作很快,一钻一个洞,在腐肉里钻进钻出的;大概最容易看到牠们钻动的地方,是鼻孔、两眼、双耳、嘴巴,和身上已经出孔、流水的裂缝中。到后来,整个死尸都被蛆虫占据吃光了。
  这时尸体的味道是非常臭的,死老鼠、死猫死狗的味道,想必各位都闻过,死人的臭味则比死老鼠、死猫狗,还要浓上千百倍!闻到这种臭味,你会不想吃东西,看到那种景象,你会想到身体是如此的不净,一向被贪恋的人体的色相、形容、威仪、音声、细滑及相貌,都是不净的;并且你也会想到自身死了也是这个样子。
  继续观察下去,这个死尸啊,本来是膨胀了的,现在经过蛆虫一段时间的吸吮钻营,蛆又变成苍蝇了,苍蝇又产卵,于是有第二代、第三代的蛆在里头。死尸被蛆越吃越瘦,最后只看到摊在地下黑黑的一堆。如果没有遇到大风大雨的吹打,这个尸体就是脏脏的、枯枯的、焦焦的,像什么野兽的骨头堆。骷髅上面,身体还是连著的,但极为难看,面孔、五官完全没有了,皮也没有了,肉也没有了,只剩下尚未烂掉的筋骨。
  遇到下大雨了,数日,或是一连数十天的雨季,乾枯的死尸又再度腐烂,筋也腐烂了。等到皮、肉、筋全都烂掉,便现出白骨。这以后,越看越乾净,越看越清爽,逐渐地就像在博物馆里所看到的骷髅标本一般。可是博物馆里的骨架子是完整的,但是修行者所见的骨头都是零散的,东一根西一根地散在地上。
  然后再继续看下去:有些细小的骨头,或被风化了,也可能给雨水冲走了,或是给什么小动物拖散了,只剩下几根粗大、乾净的骨头。渐渐地,这些骨头也不再是骨头了,只见其洁白的颜色,然后,白色也不再是白色,从白色变成了白的光,而修行者四周的环境已消失不见,修行者自己就在这白光里头;接下来,甚至也感觉不到白光了,根本忘掉了环境,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已然入定了。
  修行者在修不净观的时候,是不见人的,因为他身上也薰染了浓厚的尸臭气味。每隔几天,他到一定的地方拿取他人供养的食物,直到修毕全部过程,过一段时间才能下山。
  最初作观时,他是从观实体的死尸开始,一直到看见枯骨,看见白光为止,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日。等到观成以后,每次一打坐,便能快速地由尸体的腐化观想到光,一直到自己消失在光里面,每次观的程序皆同。那时,已经没有真正的死尸在眼前了,完全是观想,但是对所有的步骤已经掌握得很纯熟了。
  我们若依照如上所伤叙述的过程,用想像力,耐心而细心地观察一个陌生的死者遗体,虽无实体,但当我们集中念头观想的时候,仍然可以得到力量,尤其是对于贪欲、淫念强的人,是有帮助的。
  依据《禅法要解》所说,另一种从善师学习观自身不净,是观自己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观所执著的他身亦然,若已达到厌离淫欲的目的,便息观想之心。倘若欲著之心不息,当用两种方式:其一是心理上贪 瞋冲动强的人,最好用一点情绪性的意志力来辅助观想,例如告诉自己:看到我自己,唉,真是难看透了!太可厌了!人死了是这个样子!现在又变了……。每一个过程都提醒自己一下、强调一下,一直到白骨出现为止,再进入白光。第二种人不常因身体而产生强烈的烦恼,所以不需要用情绪,只是很清楚地、一步一步地观想一切的变化经过,到看见白骨出现以后,接下来两个方式就完全一样了。而所谓白色的光,这光是明亮、清凉而柔和的,不是像夏天猛厉的阳光。
  依上述的方法修行,能够很快地进入定境,因为这其间观想的过程较为复杂,在注意观想的时候,便能排除许多妄念。一连串的境界显现时,心也同时跟著对象的变化而在变动,但这个变动是连续的,而非散漫、纷杂的妄动。平日心很散乱、念头很多的人,最好还是由数息观入手,否则可能一开始就妄想纷飞,不净观观不起来了。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的介绍,凡是淫欲多者,习不净观,当观血肉之身,从足至发,不净充满。活著的时候,身中三十六物,皆是不净,何况身死之后。又说多淫欲人,有七种爱,以观七种不净对治。(1)若著好色,当习青瘀观法,乃至黄赤不净等色。(2)若著端正,当习膨胀身散观法。(3)若著仪容,当修新死血流涂骨观法。(4)若著声音,当习咽塞气绝命断观法。(5)若著细滑,当习骨见及乾枯病观法。(6)若爱著众生,当习六种观。(7)若都爱著以上六种,则遍观一切。
  该经又说:“人心狂惑,为颠倒所覆,非净计净,若颠倒心破,便得实相法观。”“爱著心息,便知不净。”身为“父母精血不净合成,即得为身,常出不净,衣服床褥亦臭不净,何况死处(死后遗骸)!”可见,若能修习不净观法,初则可以离贪淫,终则能成实相无相的观法。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5:48 | 只看该作者
   慈悲观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言,凡是瞋 恚心重的人,当修慈悲观,又名“慈心三昧”。可有三个阶段,逐段观想:
  一、最初修行,当教观想,慈及亲爱
  也就是说,凡夫无不自私,首先爱自身受益,其次则推及亲人以及所爱的人。慈悲观的功能,第一阶段,即是要使自己对于生活周边的家人,以及私心觉得可亲可爱的人,不要以瞋 恚的心态相待。其方法则是当修行者获得种种身心快乐之际,例如寒时得衣、热时得凉、饥时得食、渴时得饮、病时得愈、贫时得钱、贱时得荣、劳累之时获得休息、急难之时获得救济。应当推想观照,自己的亲人爱友,由近而远,由少而多,希望他们也都能像自己一样,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不论是以自己的力量协助他们离苦得乐,或求他人的力量,使他们离苦得乐。系念不停,不作异想,若起异想,及时回到慈悲观的方法上来。
  若在修行禅定之际,获得身心轻安,心胸宽敞等的觉受之后,也当以慈悲观,愿诸亲爱,获得如是利益。若在听闻佛法,读诵佛典,自觉心开意解,亦当愿诸亲爱,同获法喜。可知慈悲观主要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所善缘,得善念反应,便当修习;但也可在修行三学六度之时,凡是善境,随处随时,均可修行。
  二、其次当修,慈及中人
  所谓中人,是指既非亲爱,亦非仇怨。常人不易对于陌生的路人,产生关怀的心,纵然觉其可怜,总是不关自己的痛痒,为何要照顾他们。所以有些西方的老人宁愿把大笔的遗产交给他们心爱的宠物猫狗,也不愿关怀无依无靠的流浪者及苦命人。作为一个修习慈悲观的人,当在修成第一阶段的慈及亲爱之后,接下来必然会扩大慈悲观的对象范围,那就是要慈及中人。方法跟第一阶段相同,只是当在自己的身心获得种种快乐利益之时,也愿一切与己非亲非怨的人,都能获得。也可以说,当亲爱者有苦难时,自己固然要施予救援协助,当一切非亲非怨的人有苦难时,自己也当施予救援协助,纵然未能采取实际行动,心中确存有深厚的慈悲心。系念不断,不作异想,若缘异境,立即回到慈悲观的方法上来。
  三、终当修习,慈及怨憎
  所谓怨憎,便是对于自己不友善者,是破坏者、诽谤者、打击者、无理取闹者。所以对于怨憎者,施予慈悲相当困难。一般而言,怨仇相见,瞋 怒心起,是正常事。怨憎相会,乃为八苦之一,岂能反而以慈悲心相待?故此须在修成慈及亲爱、慈及中人的两个阶段之后,才会修习。其方法与第一、二阶段所修者相同,所异者乃在自己获得身心种种快乐利益之时,既愿一切亲爱者都能获相同的快乐利益,也愿一切非亲非怨者都能获得相同的快乐利益,并亦希望一切怨憎仇家敌人都能获得相同的快乐利益。
  在《坐禅三昧经》卷上,对此第三阶段的修法,特别强调,因为对于亲爱及中人,起瞋 恚生怨怒比较不多,瞋 恚心的生起,主要是在对于怨家对头。故于该经说明:为何要慈及怨憎?如何来慈及怨憎?
  设问云:“怨憎恶人,云何怜愍,复愿与乐?”
  答云:“应与彼乐,所以者何?”列举了七项理由及其修习方法:
  1、那人尚有种种好事,清净法因,我今岂可以一怨而抹杀他的多善!
  2、更当观想,那人在过去无始以来无量世中,可能曾经是我亲友善知识,岂可由于现在的怨恶,而更生怨恶!我当忍彼,是我自得善利。
  3、当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无量,我岂可失!
  4、当再思惟,若无怨憎现前,从何修行忍辱波罗密呢?可知怨则能生我忍,作此观想,怨憎的人即是我的亲善。
  5、再作思惟, 瞋恚者受报最重,众恶中上,无有过者。以 瞋加物,其毒难制,虽欲烧他,实是自害。
  6、当自念言:“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纵此,变色蔽心!”
  7、五受阴者,众苦林薮,受恶之的。如刺刺身,受苦无量,众怨甚多,当自守护,著忍革履。
  统一以上三阶,实则便是当以平等心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为何能够看他们是平等的?这要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看。我们当前碰到的怨家,在过去不一定是怨家,更不一定是未来的怨家;现在的亲友,在过去不一定是亲友,也不一定还是未来的亲友。怨与亲从无始以来,永远是交互而并行著的。譬如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儿女、亲戚等等,有互相友爱之时,也有彼此摩擦之时,有的兄弟姐妹时常吵架打架,有的父母儿女彼此作敌人。但通过无穷无尽的三世,没有绝对的怨家与亲家,怨亲只是因缘和合的临时现象;而一切众生都曾经跟我们有过人际关系,也可能将来会跟我们产生很好的关系;甚至今日的怨家,可能就是成就我们修行的菩萨。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众生应抱有平等的慈悲心,利益众生,并愿同与众生早离苦海。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6:01 | 只看该作者
  因缘观
  经说,愚痴偏多的人,宜修因缘观。此所谓愚痴,是指不明因果法,也不信因缘法。对于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能了解,醉生梦死,而又烦恼终身。
  传统的因缘观,是观生死流转的三世十二因缘的过程,观成即知生死虚妄,若知虚妄,便能及时从生死流转而转变成生死还灭,即是从生死获得解脱。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习行者
  初习行者,当教其观想生缘老死,无明缘行。如是思惟,不令心缘他念,若缘他念,立即令还,续观:生缘老死,无明缘行——此是十二因缘中过去世及未来世的四目。即是观想:人既有生,必将有老死;因有无明,必将有心意的行为,而带动身口的行为。此处的“缘”,是指关系、原因、要素的意思,即是由于有了“生”的关系,便是有了老死的原因,“生”也就是“老死”的要素;若要无“老死”,先当无“生”。同样的,“无明”是“行”的原因,由于有了“无明”的关系,所以一定会有“行”的结果;若希望无“行”,先当无“无明”。
  生及老死是过去生的行为结果,若盼今生无生、无老死,先当没有过去世的行为,而其行为的产生,是因无明而来,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已有了的烦恼之根本。若知无明是由梦想颠倒而有,本无实体,即是如空的实相现前,即是无我的智慧现前,无明顿时消失。若无无明,即无行,无行即无生,无生即无老死。若能如此观成,便能返愚痴而为智慧了。
二、已习行者
  已习行者,初阶段观成后,当教其观想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若外念诸缘,即摄之令还,继续观想,反覆观想如上八目。此是十二因缘现在世的八目。
  此即是说,由于有了过去世的“行”为,便以行为而结集成为生命流转的主体,称之谓“识”。有了识的关系,便入胎成为胎儿,胎儿的形成是由精神及物质的结合,精神称为“名”,物质称为“色”,故当胎儿初成,称为“名色”。胎儿成形出生之时,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已经具足,由此六根门户,可以接受六尘的事物,而产生烦恼,故名为“六入”。出生之后,用身体接触到世界的事物现象,名之为“触”。有了接触,即有感“受”,有了感“受”,便对欣喜者产生“爱”著,有了爱著,便有追求的争“取”了,有了取(及舍)的行为,便有了未来的果报之因,名之为“有”。于是生死流转,受苦受难。
  若不希望未来再有生及老死的果报,最好便是现在生中不要有“取舍”的执著,若要无取无舍,先当对于所受的不起爱著;若盼不起爱著,先当不要执著苦乐诸受。若想不执著苦乐诸受,最好没有六根与六尘的相互接触。若想根尘无触,先当不用六根;若想六根无用,先当名色不现。若盼名色不现,先当没有过去世的“业识”积聚;若盼没有过去世的业识积聚,先当没有过去世的行为造作。若作如此观想成功,即会明确地知道,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了。
三、久习行者
  久习行者,当教其观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可见,初习因缘观者,观十二支中的过去世的生死流转与未来世的生死还灭;已习因缘观者,但观十二支中现在世的生死流转与生死还灭;久习因缘观者,则通观三世十二支因缘段落的生死流转及生死还灭。
  若对三世十二因缘过程及其每一段落的功能,都了然于心,作此因缘观时也不困难,难是难在常人较无法专注来作连续的次第观想。所以在修习因缘观时,若发现心念别缘他境,随时要回到方法上来。
  三世十二因缘的罪魁祸首是“无明”。对于解脱者而言,无明已明,故为智者;身为凡夫,则尚未明,故称无明,故一切不知生死中事,乃是可怜愍者,因由无明,能造后世果报而有生死。痴人不知生死起于无明,无明是从生死之间的造业受报而存续,一旦不造生死业,无明及业中断,生死亦了。佛说所谓痴人有两种类型:一如牛羊无知,二是外道邪见。因缘观能对治如此的二类痴病。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6:14 | 只看该作者
   界分别观
  界的意思是差别界限,类别分际。一切现象,及至观念,都有名相体用,每一种名相体用,均有其界限的范围,名之为界。《大般盘经》卷三十六云:“著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若依此经所言,先修不净、慈悲、数息、界分别的四种观行,如法修行已,次第获得身受心法的四念处观,得是观已,次第后观十二因缘。如是观已,次得暖法,以暖法而得信心,以暖法而得智慧;暖法虽是有为的有法,却能破除有为的有法,故此暖法,能为无漏的道相。
  若依此经,五停心观的先后次第,应该是不净、慈悲、数息、分析十八界、观十二因缘。修行前四观完成,即得身受心法的四念处,修十二因缘观成,即入暖位。
  从诸经论所见,界分别观的名称各异,另有界差别观、界方便观、分析十八界观等各。主要是从人生的身、心、环境世界,作统一和整体分析。因为人的烦恼渊薮,便是我执,我执之坚固,是来自对于自我心及身心所在环境的颠倒想:以非我为我,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若能综合地统观十八界,便可发觉我们的身、心、世界,乃是无我、无常、空的,唯有如此,始能从苦、乐、不净的无常之中,获得智慧,获得解脱。
  所观十八界的界分别,便是观想:人生的存在,不过是身、心、环境,暂时的组合。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为身的存在;以色声味触法的六尘,为环境世界;以觉受领知六根和六尘相接相对时所起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为心的活动。只要此三大类的任何一类发生残缺现象,自我的感觉世界、自我的价值判断、自我的执著范围,便随著变化。可是凡夫执著的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虚妄不实的以幻为真。若能经常提醒自己,自我执著的结果,除了增加烦恼,没有一点好处,便是界分别观的功能。
  十八界的构成要素,不出于精神与物质的两大部分。物质的部份即是地、水、火、风的四大,我们的身体由此四大和合而成,我们处身的世界,也是由此地、水、火、风的四大和合而成。此四大类的元素,均在空间之中运动,知道并且利用这四大元素的便是精神,佛法称之谓识。所以十八界能够组合成一个人的完整的生命现象,换句话说,人的自我,也不过是十八界的个别零件的暂时组合,其中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叫做自我。
  正由于在界分别中,以破除自我的执著为最重要,因此在《杂阿毗昙心论》卷五要说,观自身界方便,即是观自我身体的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被我人所执著为“我”的自身,即是地、水、火、风、空、识的六界。当观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当观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当观火界成熟故不淤坏;当观风界动摇故得增长;当观空界空故有食等出入;当观识界合故有所造作。
  该论又说,再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充满。观察此色身现象,犹如猛风,飘散聚沙。如是观法成就,能得空解脱门种子;于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门种子;于生死不乐已,正向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于此观“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也就是说界分别观观成,即见有为相坏,无作相现。
  根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将此界分别观,称为“界善巧”。并谓界有十八,即是观想: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并且了知此十八种法的各别的界域,各别的运转,即能于此因缘而得善巧。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1:36:27 | 只看该作者
   念佛观
  五停心观,应该只有五种禅观法门,但在诸经论中,对于“界分别观”则或有或没有,没有者乃以念佛观取代之,例如《坐禅三昧经》卷上的“第五治等分法门”,即是举的念佛观,教人一心修念佛三昧。《五门禅经要用法》所云五门,即是安般(数息)、不净、慈心、观缘、念佛。其次第与本文所取者相同。因此有人说五停心观可以称为六门观。故在中国净影的《大乘义章》列出观佛观,天台的《四教仪》列出念佛观。
  依据《坐禅三昧经》卷上所言,念佛观是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设的观行法门。初修行者,当教其至有佛像处,专心一意,观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忆持,还至静所,则以心眼,观佛像相好,系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他念,立即摄念,还住于佛像相好。若心不住,其师当教行者,自责其心,既责心已,心不散乱,此时便得以心眼见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见。进而要将佛像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忆持,用心眼一一观想,能见一佛,接著便得见二佛,乃至得见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既得见佛,又得闻佛说法。既得念佛色身,又复念佛功德法身的无量大慧,无崖底智。如若以心眼念佛色身相好,而空无所获,仍当勤心专念不忘,以报佛恩。 
  另据《五门禅经要用法》所言:“若心没者,教以念佛,若行人有善心已来,未得念佛三昧者,教令一心观佛。”此书对于观佛念佛,说明相当详细,现在将之分层次第介绍如下:
  第一、初步观佛相好,观佛像的三十二种相好,了了分明之后,即闭目忆念相好在心,若不明了,再开眼谛视佛像,至心明了,还坐静处,正意系念佛像相好,在感觉上如对真佛色身无异。
  第二、已见佛像相好,了了分明,如见真佛色身后,次当还坐静处,系念自己额上,一心忆念佛身相好,额上即有佛像出现,从一至十,乃至无量。如斯佛像从额上出后,去身不远而还者,此修行者为求声根性;去小远而还乾,此修行者为求辟支佛根性;去甚远而还者为求大乘根性。
  第三、次见额出诸佛还近修行者身,地作金色,诸佛尽入于地,地平如掌,明净如镜,修行者自观已身,亦明净如地。此名得“念佛三昧境界”。
  第四、继续系念在心,然后再观整体佛像相好,即见诸佛从心而出,手执琉璃杖,杖头出三乘人。末后一佛执杖在行者心前,正立而住,接著转身还入于行者心;先出诸佛,一一回转入心。若此行者是小乘人,诸佛入尽即止;若是大乘人,诸佛尽入心已,又从遍身毛孔中出,诸佛光明满于四海,上至有顶天,下极风轮,如是照已,还来入身,如净琉璃。如此观成,能生诸定,故名“一切念处”。佛所执杖,乃是定相;光明相者,乃为智慧。此非外道神仙所见,乃是“内凡境界”之相。
  第五、舍前二境界,系念在脐,一心观脐,不久之后即觉脐有动相,而心系不乱,逐见有鲜白色物,大如雁卵。继续用心眼谛视,即见有莲花,茎似琉璃,台为黄金,有佛跌坐台上;此佛的脐中也出莲花,花台有佛,第二佛的脐中又出莲花,花台有佛,如是辗转层出,乃至形势如大海;末后一佛还入脐中,乃至最初一佛入行者脐中已;此时行者自身诸毛孔,遍出莲花满于虚空,此等莲花又一一还入行者脐中。到此时,行者身体,自觉柔软轻悦,自见身体明净如杂宝色。
  第六、行者次观自己顶有五色光焰,更观五光有五瑞相,见有一佛在光明中结跏趺坐,更观五光之中各有一佛,一一口中皆出莲花,遍满大地。更观五光中佛,一一皆从其脐中出一狮子,吞食诸莲花尽,还入五光中佛脐中;最后,五光及佛,皆入行者之顶。此名“狮子奋迅三昧”。
  第七、次观五光五佛入顶之后,行者自见己身作金色,并见脐中有物,圆满明净犹如日月。更观即见佛出,满腋下及腰中共有四佛出现,一一佛出无量圆满明净日光;以此光明,即见四天下一切景色,上至有顶天,下极风轮,悉皆明了,如见掌中,无有障碍。此名“白净解脱境界”。
  第八、见此境界之后,四佛还入行者腋下及腰中。然后复见白焰诸光,从行者身体的前入后出、后入前出、左入右出、右入左出。如是四种入已,行者即见自身明净,及水四边,圆满净光。此名为“明净境界”。见此净光之后,即名为“成念佛三昧”,在四禅中。
  以上所介绍的念佛观,必须是在已有经验的贤者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修练。而且在每得一种新情况后,必须立即禀告老师,时时都在老师的照顾之下修练,才会正确安全。
  这里的念佛观,是观像及观想的念佛,与宋明以后中国佛教从所熟悉的持名念佛,有所不同,然其念佛的功能,都可获得念佛三昧的境界。
 
     后记
  五停心观,本为修习大小乘禅定的基础方法,但是一般人总以为它是小乘三坚位的第一位,其次两位是别相念处与总相念处。三贤位之后,便是暖、顶、忍、世第一的四个位子,称为四善根位,,与三贤位相加,称为七方便位又名七贤位,过此七贤位,方入声闻四沙门果的第一果阿含位,才算进入圣位的初阶。以此可知,五停心观的位次,尚属三界内的凡夫所修。因此也就不为一向以大乘自居的中国佛教所重。
  可是在大乘佛教诸经论中,也常见有五停心观的修行方法,特别是不净观及数息观,一向被称为二甘露门,若修离欲的梵行,当先制淫念,故观不净;若修禅定行,当先制散心,故用数息。所以受到普遍大量发挥介绍,鼓励修持。例如天台智顗大力阐扬的止观法门,是从次第止观而到圆顿止观,故对于五停心观著墨也多。
  中国禅宗虽然主张不落阶梯,顿悟成佛,这对于初心学佛的人,能够很快得力的,实在太少。所以自宋代后,多援用净土行的持名念佛为初机的方法,然后教导参究“念佛是谁”的话头。
  由中国传至日本的禅宗,也是教参公案,或教端坐正念,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但亦多教人先修数息法门,以除散乱,然后教用参禅方法。我本人在国内外指导禅修,也以教授数息为入门方便。
  中国天台智顗禅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说: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即用五停心观的不净、慈心、界分别、数息的四项;二者正观,即观诸法无相,皆从因缘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然此五停心观,能使行者从有相观进入无相观,从有我的执著进入无我的解脱,乃是大小乘共通的禅修基础。
  若以我的看法,五停心观虽然一向被认为是用来对治五种修行的问题,其实也有更积极的功能,那就是:
  1、数息观是从安定散乱心而进入如来禅的初门。
  2、不净观是从舍欲离淫而进入梵行乃至六根清净位的初门。
  3、慈悲观是从慈心不瞋恚而进入平等大慈悲之大菩萨行的初门。
  4、因缘观是从明察生死来去的因果关系而进入大解脱慧的初门。
  5、界分别观是从分析人生现象而进入无我、无相、无著之大般若海的初门。
  6、念佛观是从观像观想的有相念佛而进入空、无相、无愿(又云无作)之三解脱门的初门。
  若能作如此说明,五停心观,岂不正是大乘佛法人人必修的功课?总括言之,五停心观,便是以数息来安心,以观不净来净心,以慈悲观生慈悲心,以修因缘观、界分别观、念佛观发起智慧心。纵观整体的大小乘佛法,不就是以这几大项目为中心吗?不过初心学者,必得在贤师指导下修习五停心观,方能安全可靠。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10:43:23 | 只看该作者
{:3_115:}
9#
发表于 2011-8-22 11:44:29 | 只看该作者
真好! 收藏了。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琉璃光傳統醫學論壇 ( 京ICP备1000300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5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