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污泥而不染
——读〈佛道品〉佛不抛弃众生,离两边分别,大乘毕竟空的理论,就是打消我们对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在滚滚红尘中,菩萨如何做到度化众生而不为世俗所化呢?文殊问:“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则报以惊世骇俗的回答:“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非道,指佛以下九法界众生所行的“有漏法门”。站在佛的法界立场看,无论是清净佛国还是污秽世间,同处在一大法界中。法界分六凡四圣十个层次:六凡是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与佛。声闻指佛陀在世时代听闻佛法而得解脱的弟子,缘觉指独自悟到缘起法门的解脱者。正如《阿含经》所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指明缘起法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真理,即使没有听闻到佛陀说法,依然可以觉悟。缘觉能独自悟到缘起法,表明在佛法僧三宝中,法宝才是核心。但缘觉乘依然是小乘,局限于自己觉悟。菩萨乘与佛乘是自觉觉他,才是真正的大乘。 菩萨的使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成就佛道的过程以度众生为前提。所以菩萨必须通达一切众生的需要和根性,才能在度生的实践中成就无上佛道。那么菩萨怎样行于非道呢?维摩回答: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 菩萨不放弃一切众生,当然包括地狱、畜生与饿鬼三恶道。菩萨行于这极苦的“非道”中,并不是因罪业而堕入恶道,而是以救苦救难的愿力而示现。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色界、无色界,较我们人所在的欲界而言,不仅寿数远远超过人,国土也更庄严,他们所拥有的快乐是欲界众生无法比拟的。尽管如此,菩萨行于色、无色界时并不以此为胜。这是因为色、无色界在三界之内,依然是无常的世间。 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以贪瞋痴三毒为首的各种烦恼恶行,正是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相。在唯识宗总结的“五位百法”中,关于心的作用与状态,有五十一个心所法,其中烦恼心所占多数。这表明我们众生的现状,为种种烦恼所困。所以,菩萨就要深入世间乃至地狱中度化众生。菩萨示现贪嗔痴等烦恼,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对这段经文,可结合看〈方便品〉中对维摩方便度众的描述,上至国王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乃至入诸酒肆淫舍,深入红尘社会度化各界人士。菩萨虽和光同尘示现在烦恼众生中,但绝不为这些烦恼所障蔽。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济”,原意是渡口,此指有助世道人心的思想学说。“邪济”就是异端邪说,现代社会中,打着拯救世道人心招牌的“邪济”可是太多了。菩萨要广度一切众生,就必须先了解各种外道的思想,才能用正法度一切众生。 “现遍入诸道断其因缘”,是对菩萨为什么要深入各种“非道”的总结。“现”指示现,相当于《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众生有什么样的需要,菩萨就以什么样的形象示现,以方便度化他们。“断其因缘”,断除各种非道众生的业力因缘。 “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菩萨的精神:菩萨不尽生死而不住涅槃,不尽有为而不住无为。菩萨具备了证涅槃的资质,但依然发愿在生生死死中拯救众生。一切菩萨道行者,都有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深入世间拯救广大苦难中的众生。赵州从谂回答弟子问,说死后会去地狱。弟子们不解,赵州道:“若不入阿谁教化汝。”赵州禅师甚至还发愿,死后化身为赵州桥,度驴度马。 维摩总结道:“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菩萨就是恶道中的卧底,潜伏在敌营,策反恶道众生,最终提升他们至佛道。 随后维摩反问文殊菩萨:“何等为如来种?” 如来种就是如来种姓。印度无著菩萨用“七句义”解释《金刚经》,第一句义就是“种姓不断”,即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续佛慧命,使佛种姓不断。如来种,相当于佛种姓、如来藏、佛性,这是说我们具有与佛同样的觉性,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 成佛的可能性体现在哪里呢?文殊的思路与维摩是一致的: 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经文以从一至十的数字排列,代表性地列举众生的烦恼表现。有身,众生的苦难生命。无明,概括了无始以来造成今世苦难的原因;有爱,概述今世起惑造业的生命活动,从而造成来世痛苦的原因。总而言之,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则一切来自知性局限的六十二见,以及来自感性欲望的一切烦恼,都是众生走上佛道的资粮。 《大般涅槃经》后分就提出“一阐提人也可成佛”的观点。一阐提人,永断善根,罪大恶极之人。如果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理论贯彻到底,那么即使罪大恶极之人,乃至畜生、饿鬼、地狱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众生的心是真心与妄心的和合体,真心的本质是佛性,妄心就是无明、有爱、贪嗔痴、四颠倒等。学佛的目的就是克服妄心,将真心显现出来。 维摩接着问:“何谓也?”文殊师利回答: 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想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 “正位”指涅槃,这句话批评小乘将所证涅槃以为究竟正位,视为完全的解脱,不会再发利他的大菩提心。大乘佛法不离开烦恼的世间,烦恼与我们生命如影随形。然而,正因为烦恼的本质为空,所以才能方便摄化,转烦恼而成菩提,转速朽之身为解脱的法身。 文殊以莲花譬喻如来种,莲花不能离开淤泥,佛法不能离开世间。这一段经文强调菩萨要在士农工商、七情六欲的世间来行佛法,而不是逃离这个世界。 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空,往往被人误解为虚无主义,从而怀着逃离世间的冷漠心态。所以这段经文就强调,宁可起大如须弥山的“我见”,也不能起细如芥末的“空见”,否则会割断大乘的菩提心。正如不入大海便不能得到无价宝珠一样,如果菩萨不深入烦恼的世间,便不能得到无上的智慧与成就。 为什么烦恼会成为菩提的资粮呢?《大智度论》以遇风而长的迦罗求罗虫作譬喻,烦恼之风不断吹动,智慧之虫才能不断成长。又以烦恼譬喻为薪柴,薪柴越多,智慧之火就越旺盛。菩萨有四种能力:智慧、慈悲、愿力、能力。有能力才能够将慈悲、智慧与愿力转变为现实。 听了维摩与文殊间精彩对话后,在座的大迦叶大为叹服:“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尘劳,即烦恼,一切烦恼是成就众生如来道业的种子。
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十期,2010年8月 佛教观察网站:http://www.buddha-eye.com/ 佛教观察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本刊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