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持戒 佛學了一輩子都等於零
(淨空法師)
持戒的光明,現在人說的話,就是持戒的磁場。它的作用跟前面一樣,有特別對象的,這個光能覺悟一些破戒的,『毀禁』破戒的這些人,也就是提醒他們的警覺。戒律是性德的自然流露,為什麼這麼重要?你是覺,你還是迷,從什麼地方看?完全從持戒上看。為什麼?覺悟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跟戒律相應。我們冷靜、細心去觀察,我們看《壇經》,六祖惠能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對佛法更是一無所知。偶爾聽到人家念《金剛經》,念了一段經文,他聽了之後很受感動,他聽了之後佩服得五體投地,實際上他對佛門是一竅不通。但是雖然是個樵夫,你看他處事待人接物那種謙虛、恭敬、禮貌。沒有學過戒,你在他身上去找犯戒、破禁,你決定找不到,他沒學過。為什麼好像他統統全都做到?沒有別的,他是自性,他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看他很奇怪,其實他不奇怪,他很正常;奇怪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迷失了自性,自性裡面的好東西都被我們煩惱習氣把它變壞了。自性裡頭沒有貪瞋痴,沒有自私自利,沒有是非人我,迷失了自性把性德給扭曲了,是這麼個原因。
佛菩薩,這些真正覺悟的人,幫助我們覺悟。我們迷得太久,煩惱習氣太重,從什麼地方幫助我們回頭?首先教導我們,我們一舉一動言行要能夠跟性德相應,你才能回得了頭;如果跟性德相違背,你永遠回不了頭。為什麼?跟你講這些理論,你不能持戒就是你依舊還是造作惡業,業障把你障礙住。不但你不能證,你連解都不能解。你所聽的、理解的,那是你自己解的意思,不是如來的意思。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聽經為什麼不開悟?我們聽經錯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不開悟,意思錯解了,你錯到底了你都不知道。古大德講的話非常有道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對誰說的?對我們自己說的。戒沒有了,我沒有持戒,我沒有學戒,你所學的佛學了一輩子都等於零。你不理解經義,經的意思你不理解,你修行的時候功夫決定不會得力;你參禪不能得禪定,你學教你不能大開圓解,你念佛你不能往生。這都是事實!
我們學教學得時間久,換句話說,受經教的薰習時間長,比較容易提起警覺,薰習時間短的提不起來。我們自己是這條路上走過來的,想想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提不起來,學佛十年也提不起來,二十年也提不起來,三十年有那麼一點點,有一點影子,到四十年才有警覺。你就曉得這是多難!學佛學了二、三十年還迷惑顛倒,在我們經歷當中那是正常的。學佛到二、三十年就能夠警覺心提起來的話,這個人根性大利,我們只能說這個人善根深厚,二、三十年警覺就能提得起來。還有很多學了一輩子,到老死都還迷惑顛倒,都還提不起來,走的時候手忙腳亂。那原因我們今天比什麼都清楚,疏忽了戒律,所以學佛的下場是這樣的。如果真正的在戒律上能理解、能堅持,他的成就就不一樣。
為什麼今天我們想到,這個世間無論國內、國外我們看到太多了,什麼原因?多少年來我們冷靜思惟、觀察,現在人比不上古人。那多古?一百年前的人比不上。原因在哪裡?一百年前的人還受過家教。這一點要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家教,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還是家教。這一百年當中家教疏忽了,所以遭受這麼大的痛苦,到什麼程度?到連好歹都不知道,都沒有能力辨別;換句話說,是非善惡沒有能力辨別,把善當作惡,把惡當作善,把是當作非,把非當作是,顛倒了!在佛門裡面,我們出家的時候,老一輩的老和尚常常跟我們談起「小小戒可捨」。小小戒是什麼?小小戒叫威儀。小小戒可以捨,重戒當然也可以捨,這樣的思惟來教後學。不錯,後來的人永遠趕不上你,永遠走錯路,愈走愈錯。可是你要不要負因果責任?你開的端,你不重視小小戒,這個因果的罪業你必須要承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