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唸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唯唸佛一法,最為方便。】
——復鄧伯誠居士書二——
「唸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
印光大師第一個先讚歎這個唸佛法門,唸佛法門是怎麼樣呢?是背塵合覺。就是我們在唸佛的時候,一句彌陀唸誦聽,在當下我們這一念心,就唸唸的離開了這個染污的六塵,這個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因為它有染污我們內心的功能,所以叫做塵,這個塵是染污義。我們背棄了六塵幹什麼呢?合覺就是趣向於我們的覺性,就是講佛性,背塵合覺就是返本歸元,簡單講這個本跟元就是覺性。這是一個所有法門當中第一妙法,前面也說過「以其專仗佛力故」,因為冥冥當中有佛的大悲願力的加持,所以是第一妙法。
那麼在這個法門當中,特別是在家人特別的親切,特別的契機,怎麼說呢?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在家人為了生存要工作的,工作在這個世間,這種塵勞的境界,就像蜘蛛網一樣把你網住了。事務多端,懺公師父說萬丈紅塵,事務多端,我們這一念心被這個萬丈紅塵七干擾、八干擾以後,一天工作完了,到佛堂,雖然想要攝心參禪,雖然想要靜室誦經,但是「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要到佛堂的時候電話響了,事情又來了,這是外在的環境不允許;或者有什麼障礙,或者是有人護持,你有環境,但是力不暇及,你這一念心沒辦法集中,一坐下來不是昏沉就是打瞌睡,不是打瞌睡就是昏沉。所以力不暇及,怎麼辦呢?
唯唸佛一法,最為方便。
這當然是對在家人來說。不過我們看隋唐時代的出家人,跟我們現在的出家人,有點不太一樣。那個時候出家人是一心行道,現在的出家人外緣也是很多的。所以淨土法門,對我們這個末法時代的出家人也是很重要。
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們當然都是從世間來到寺院出家的,從世間的塵勞來到清淨的僧團。我剛出家的時候,是七十六年四月來到佛學院,那個時候佛學院剛創辦,我那個時候學前教育三個月,我聽課的時候,老師講一個半小時,我聽不到十句,大部分都打妄想,很想聽,但是就是奇怪,一聽下去,就是那個粗重心干擾我;到了半年以後好一點。到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每一句話,我完全聽得清清楚楚,我一個半小時幾乎都是明靜而住,沒有昏沉、沒有掉舉;沒有掉舉、沒有昏沉,我這一念心完全跟著老師的法義在走。到第三年的時候,老師講什麼我馬上背起來,當下就背起來了,不必等到考試再去背。就是他一講,我就知道老師在講什麼,而且就把這個名相給背起來,把那個字給背下來,所以我們到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講什麼,我們下去馬上能夠背出來。這表示什麼?這個心,的確這個僧團它有慢慢慢慢的寂靜的狀態,那個堪能性會增加。所以我現在能夠體會大家的心情,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過你現在的心粗重,就是要努力改造。你有在努力改造,你會進步快,你就是經常提起精神,訓練自己在一個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這個心要訓練它。
多拜懺、多打坐、誦經,以清淨的正法,來洗滌我們這一念心,淨法熏習,它就能夠轉變。
這個意思就是說,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等,或者是情勢上沒辦法,或者是我們心力沒辦法,所以只好靠唸佛最為方便,因為這個唸佛法門,它的所觀境簡單分明。這是一個總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