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這個唸佛攝心方便法,是成佛的法門,當然是一個大乘的法門。
這個法門的內涵,印祖是根據《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這兩個內容:
都攝六根,就是一句彌陀唸誦聽,成就一個專注力;
淨念相繼,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成就一個相續力。
就是兩種力量:一個專注力;一個相續力。我們加以解釋。
一句彌陀唸誦聽,就是一句彌陀是我們所攀緣的境界,也可以說是一個所歸依的境界,萬德洪名。萬德洪名在我們內心的造作,所謂的熏習,它是有三個次第:
念,就是念從心起,這個佛號怎麼會有呢?從我們這一念的信心跟願力,這信願的心,如理的作意給創造出來;如理作意以後呢,第二個次第、誦,靠我們嘴巴嘴唇的活動,把這個聲相給創造出來,使令這個所緣境更明顯。前面的念從心起,我們只是一種歸依的心情,並沒有聲相,嘴巴一活動以後,就創造一個明顯的聲相;把這個聲相創造出來幹什麼呢?聽,再把這個聲相給聽回去,再聽回去。這樣子的這一個佛號、這個萬德洪名經過我們這三個次第的運轉,它就能夠所謂的「一念相應一唸佛」,就是相應,我們的心就跟佛號相應。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就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大海相應。要以印祖說: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就是這種境界,就是一句彌陀唸誦聽,這當中的內涵就是專注力。
我們前面講止、奢摩他的時候,什麼叫專注力呢?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我們這一念散亂的心,你剛開始抉擇一個所緣境,當然前面說過,我們最後的抉擇,是以名號為我們的所緣境,在修行的時候,你必須要使令這個佛號的聲相,在你的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使令這個佛號在你的心中、這個明了的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這個叫做「善取所緣境的相貌」。
如果你的佛號,在心中根本沒有辦法清楚分明顯現,根本談不上唸佛,你只是隨口溜過。
所以這個地方倒是蠻重要的,都攝六根,你不能打其它妄想,一定要使令你的所緣在心中顯現,這個就是專注力。淨土宗的祖師講一個譬喻說:這個專注力好像貓,貓在老鼠的洞口,它在尋求老鼠的那種境界是一樣的,那貓兩個眼睛,就瞪著那個老鼠的洞在看,特別的專注。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的這一念心,如何的去取佛號的聲相,這兩個道理是一致的,就專注力。
單是有專注力是不夠的,繼續要淨念相繼,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使令我們這種取所緣境的動作要重複,前一念取到的所緣境,下一念還要再取到所緣境,必須使令這種動作要相續下去。當然這當中會有一些困難,怎麼辦呢?印祖講出一個方法:十句成片三三四。就是你可以以十句佛號為一個小循環,這十句佛號我們分成三段,三句、三句、四句,分三口氣來念。這樣子一方面能夠調氣、一方面能夠攝心,構成韻調容易攝心。印祖他用這個方法來調氣攝心,使令我們整個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佛號不容易失掉,它能夠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顯現出來,它有這種力量,十句成片三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