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标题:
多虚不如少实
[打印本页]
作者:
祥瑞
时间:
2012-10-13 22:14
标题:
多虚不如少实
本帖最后由 祥瑞 于 2012-10-13 22:15 编辑
慎 言
“多虚不如少实”是对一个修行人品格的基本要求。追溯古往今来的大德高僧,他们无一不是求真务实的修道者。
唐末五代,经常有一些人到处朝山参学,认为这样可以得到名师的指点,在道业上容易取得成功。对此,云门文偃禅师持反对态度。
文偃禅师说:“这些到处朝山的人,你若问他朝山有何收获,他如黑铁桶相似,一点没有自己的见解。即使有几个好学多闻,喜欢在言句上参究,想得到老宿印可的人,只是减损自己的福报而已。这种到处参学朝山的行为,不过是为自己赢得虚假的名声,对修道毫无益处,还会影响后学的道心。”文偃禅师认为与其整天做这些虚假的事,倒不如自己安下心来真参实究来得好。
印祖求真务实
印光大师在世时,一直厌弃虚名蝇利。他驻锡灵岩山寺时,坚持“不做方丈、不登法座、不收出家弟子”的三个原则,以免增长傲慢之心和名利的贪念,防止在寺院中产生帮派之见。
印光大师一生生活极为俭朴,常常以稀饭咸菜度日,即使有信徒为他另设佳肴,也都被他劝止。为了惜福,印光大师每次在吃完稀饭之后,还用白开水冲荡粘在碗中的余粥,然后喝下,以免浪费。有弟子询问修道有关问题时,他常常以诚恳的心劝人念佛,老实做人,从不高谈阔论,显露自己的才具。我们看《印光法师文钞》,文字质朴无华,每一篇都是从净宗理论出发,真实劝人修证,从没有一点浮夸的成分。这就是一位祖师修学为人的风范。
弘公不哗众取宠
弘一法师是一位持戒精严,不尚浮华的高僧。作为一位在教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僧,他从来不哗众取宠,为自己获得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弘一法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点近乎苛刻。他在饮食上,由于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有着与印光大师同样的习惯:一般是白开水煮熟菜吃,并且每次用斋不超过两样菜。据倓虚法师回忆,1937年夏天,弘一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讲律,在午餐接待席中,因为特意准备了四样菜的缘故,便不动箸,直到减少到两样菜始用斋。
弘一大师十分惜福,在他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宁波七塔寺的通床睡觉踏实;破烂不堪的小旅馆安逸,因为没有闲人打搅;莱菜好吃,菔菜也好吃;饭菜淡也好,咸也好,因为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他都能欢喜平等受食,品尝法喜、禅悦之味。在别人眼中的垃圾、废料,一旦到了弘一法师眼中就成了无上珍品。
弘一法师持戒的精严,在教界一直为人赞叹,弘一法师曾在丰子恺家暂住数日,每次坐藤椅之前,他总是先要摇动藤椅才肯坐下。因每次如是,便引起了丰子恺的疑惑,经询问才知,原来是弘一法师怕藤椅的夹缝中有蠕动之微虫,怕伤害小生命,在就座之前先打个招呼。这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习惯,却反映了法师爱惜物命、严持戒律之本怀。
虚伪不实的结果
不仅修行应当“多虚不如少实”,为人处世更应如此。若为人虚伪不实,常常会被人指责。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经常对别人说好话装笑脸的人,很少有对人真诚的。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一位两面三刀,为人虚伪刻薄的人。在贾府中,她被人称为“凤辣子”,在许多场合逞威弄权、滥施刑罚。例如她的弄权铁槛寺,暗害尤二姐和贾瑞等行为,都反映了她善于玩弄心计,心狠手辣的性格。
她不仅为人泼辣狠毒,而且还善于玩弄心计,逢迎讨好贾母等人,因此深得贾母等人的宠爱。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也命不长寿,曹雪芹最后对他评价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信守诺言三十年
一个人为人处世若能真诚待人,别人一定会感到你的真诚与实在。根本用不着自己标榜自己。被评为“二00七年度感动中国”入选人物谢延信,妻子在病重时,请求他能照顾好自己患病的父母和傻弟弟的生活,谢延信望着病入膏肓的妻子,深情地对妻子许诺:“你过世后我一定会照顾好岳父母一家的生活。”为了自己的承诺,谢延信三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亡妻患病父母和傻子弟弟,即使妻、女有时埋怨于他,他还依然如故。
谢延信没有豪言壮语,却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为人要讲良心”的信念。他为人没有半点虚情假意,而是以脚踏实地的付出感动了岳父母家人,感动了周围的人。
真实行谊动人心
虚假的言行常常令人生厌,而真实自然的行为却往往会使人感动得热泪长流。2008 年汶川大地震中,发生了许多舍己为人的真情故事,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谭千秋就是感人的一例。
地震发生时,谭千秋老师正在讲课,他意识到地震发生,立即高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跑向操场。校舍将塌,有四位同学来不及冲出,谭老师见状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四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不论是修行还是为人,都不能做投机取巧、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而是要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地为人做事,真实诚恳地待人。这样在道业上才能有所成就,为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102296902834645144.jpg
(361.01 KB, 下载次数: 4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13 22:10 上传
作者:
离尘向觉
时间:
2012-10-14 12:41
不論是修行還是爲人,都不能做投機取巧、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而是要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地爲人做事,眞實誠懇地待人。這樣在道業上才能有所成就,爲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3_115:}{:3_115:}{:3_115:}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ysbh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