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标题: 从挫折中培养信心 [打印本页]
作者: 离尘向觉 时间: 2011-11-18 11:08
标题: 从挫折中培养信心
文/见办法师
明白因果 识得正道
人人都免不了有挫败的经验。然而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因为处理态度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有些人因为害怕正视挫败,反而让挫折的经验,一次又一次成为自己生命轮回不休的恐惧,有些人则逃境安心,以为逃离眼前的苦,还能找得到另一条平坦大道;如果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就会明了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往昔所造的业缘所感,仅仅逃离一时的逆境困难,并无法让人生从黑暗转为光明。
然而在黑暗中,如何能找到光明的路头呢?人在受挫折时,往往像身处于起雾的山中,心中充满恐惧不安,向前一步怕跌入深渊,向后一望看无来路,举手投足动辄得咎。如果我们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即时改正不好的习气,勤于吸收他人的优点,更不因挫折的迷雾遮盖而责怪身边的一切有情,能够从因果上去探讨,则会知道,自己不圆满的人生并不是苍天不公平,而是因自己过去不曾行善积福、不曾结人缘,今生的命运坎坷多舛只因过去缺乏薰修、智慧不足,并非天生低人一等,一切都是“种何因,得何果”的示现罢了。
调整心念 积极上进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能明此理,如实接受所遇的一切因缘,深入思惟并相信不疑,则不仅不用害怕挫折,更能积极确信,只要在当下转变观念,改消极的想法而为积极的利他之行,改恶念而成圆融的善行,如此,生命的际遇必然会随之改善。
知因识果之外,我们还应将挫折当作是自己的善知识。从另一角度来看,人在面临挫折时,可渐次降服我慢,冶炼做大事的胸襟;轻易得来的成功,反倒易让人生起轻忽骄慢之心。桃李须经霜方能得真味,梅花遇风露而更盛开。欲成大事者,须先养其大志;欲成其坚毅不拔之志者,则首重忍于困境。苏轼在〈留侯论〉中,吁人要知大勇,其文分析,张良之所以能培养出像伊尹、太公般的阔然之志,最重要的是其能忍人所不忍,此即是所谓的“大勇”。张良能忍圯上老人三度丢鞋的轻慢亵渎,能忍项羽的轻视挑衅,忍到时节因缘成熟时,一举而成就辉煌的立国事业。
清净的信念 安身的处所
修学佛法者,应学习观照自心,于逆境处养己心性,广集福德资粮,将违顺之境当成是初春前的风雪,宽心纳之、受之而不以为苦;若能如此,则逆境恰成我们最好的善知识!认识自己,认识这一念佛性本具清净不假外求,不因外在的掌声而欣喜,也不会因嘘声而丧失信心,渐渐便能体会人生中的平静与祥和。孔子曾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能甘之如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世人普遍以财富、名利地位来评断自他的成就,汲汲追求物质的享受,以为得到了就是生命的顺境;追求不到,则自卑自叹于时运不济、时不我予。然而,如果不能认清人生真正的安身立命处所,就易攀附外境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修行人而言,安身立命之道又在何处呢?我们每个人生命最大的宝藏,其实就在自心当中,向内寻到了这一念清净的源泉,怎还需要表面的肯定及世人所谓的成功来装饰自己呢?
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有言:“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如果我们能以一颗无所忧畏的心,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面向,则顺境、逆境皆是磨炼我们心性的无限契机,善用当下的这一念清净心,学习各类菩萨行门,自能找到无上至道,创造一个充满信心与希望的光明人生!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ysbh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