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這次佛學講座的最後一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涅槃是我們學佛的人千辛萬苦所希望求得的,一個美好圓滿幸福的境界,是人生理想的歸宿。但是一般人由於不瞭解涅槃的意義,對涅槃生出種種的誤解。例如我們常常看到挽聯上寫著「得大涅槃」,或者聽人家說:「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把涅槃當作是死亡的意思。如果涅槃是死亡的話,那麼我們辛苦學道,求證涅槃,只不過為了追求死亡,豈不是太荒謬可笑了嗎?因此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
有一些小乘外道把消滅、消失、虛無當作涅槃。例如六師外道的苦行派說:「身盡福盡,名為涅槃。」小乘的經量部說:「諸受陰盡,如打火滅,種種風止,名為涅槃。」毗世論師:「無和合者即離散,離散即涅槃。」認為五陰幻滅、形骸壞異就是涅槃。其實把涅槃當做死亡、消滅、消失、虛無都是錯鋘的見解,不但不瞭解涅槃的真諦,也曲解了佛教精深的教義。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宇宙人生真理,成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了生命永恆無限的境界。為什麼要追尋涅槃呢?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短短幾十年歲,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著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等於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佈於一切空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充滿於一切時間,「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就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了。
所以,在涅槃的境界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物我相應,人我一如,無須嫉妒計較,更沒有嗔恨分別的存在。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涅槃就是泯除了人我關係、時空障礙和物量對待的一種無上光明境界,涅槃就是我們大家清淨的本性,真實的自我!
現在我分成四個重點,從涅槃的釋名、種類開始談起,來和各位說明涅槃以後究竟是怎麼樣的境界。
一.涅槃的種類和意義
「涅槃」,就是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滅」並不是一般觀念裏消滅、幻滅的「滅」;涅槃的「滅」,應該包括動詞的滅和名詞的滅。動詞的滅是指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無明;滅除之後的滅,就是名詞的滅,代表寂滅無染的世界,那便是充滿快樂、光明、物我合一、自由自在的世界。對於「涅槃」的解釋,我們又可以從四方面來說它:
(一)從涅槃同義異名的詮釋來解說
1、從否定意義來詮釋涅槃:像《法蘊足論》對涅槃的解釋就有「無為、無邊、無漏、無生、無住、無作、無滅、無起、無染……」等四十三種說法;《四諦論》則有「無壞、無失、無等、無礙、無求、無上、無量、無憂……」等六十六種解釋,這些都是從否定層面的觀點來詮釋涅槃的意蘊。
2、從肯定意義來詮釋涅槃:《法蘊足論》有「真實、彼岸、微妙、寂靜、恒在、安穩、勝義、至善、稀有……」等五十種解釋;《四諦論》則有「解脫、超絕、唯一、圓滿、清淨、最上、真諦、真如、態度……」等四十六種解法,這些都是從肯定的觀點直接對涅槃作廣義的詮釋。
3、各種經典的說法-則各具經義上的不同風貌:
《大涅槃經》說:「佛性」就是涅槃。
《華嚴經》上講: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
《法華經》裏面說: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槃。
在《般若經》裏,「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
《楞嚴經》則說:證顯了「理絕動靜」即是涅槃。
《維摩經》中的「十地不二法門」就是涅槃。
《勝鬘經》裏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是涅槃。
另外,禪宗的證得「本來面目」就是涅槃。
各家經典對於涅槃的詮釋,雖然名義各異,可是理實無二,都是指這個「清淨自性、真實本體」。我們學佛法,主要的是要淨化自己,找回自己真實的涅槃。在座的各位有沒有找到自己真實的涅槃呢?我且提出四個題目來考考大家,從《雜阿含經》中對涅槃的四個定義,來看看自己印證了多少涅槃:
第一:貪欲的心掃除淨盡就是涅槃。
第二:嗔恨的心清除滌盡就是涅槃。
第三:愚癡、無明、邪見之心去除蕩盡即是涅槃。
第四:煩惱、是非之心破除泯盡即是涅槃。
四題一百分,請問大家得了多少?及不及格呢?如果對涅槃的境界把握得還不夠,那就要多多努力加緊修持了。
(二)從涅槃本身的意義來解說
《雜阿含經》中說:「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可見涅槃首在破除貪嗔癡,斷滅一切煩惱。
《大毗婆娑論》說涅槃的意義是「煩惱滅,三火息;三相寂,離諸趣。」因此,一切煩惱滅盡,貪嗔癡三毒火止息;解脫相、離相、滅相三相寂然,也就是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相亦無無相;並且遠離五趣六道輪回受生之苦,這種災患永盡的境地就是涅槃的境地。
玄奘大師將涅槃譯為「圓寂」。圓,指圓滿,應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寂,指泯寂,一切污染的習氣、煩惱都泯除了,這便是涅槃的真諦。
我們常說「人生無常」,可是,在這個無常裏面有一個恒常的涅槃。人生是苦,而涅槃卻是絕對的快樂。人生無我,因為這個「我」不究竟,而涅槃有我,因為涅槃裏的「我」是真我;人生很汙穢、煩惱,而涅槃是我們最究竟、最清淨的本性樂土。
我們用最平易的話來說明: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 涅槃是佛陀追求真理的目的。 涅槃是人類思想最深究的探討。 涅槃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人生。 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 涅槃是快樂之境、幸福之地。 涅槃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 涅槃是常樂我淨最美滿的境界。
(三)從涅槃的特性來解說
我們知道涅槃是什麼之後,再從各種的經典中,選取證悟涅槃的聖者對涅槃的描繪,來說明涅槃的特性。從前人的聖言量裏,我們知道涅槃有十大特性:
1、涅槃如蓮花-蓮花在佛教裏被視為最潔淨的花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最足以代表君子的特質,不能離開淤泥而生長,但是卻不被淤泥所染。涅槃也和蓮花一般,不為一切煩惱所污染,涅槃不能遠離生死而證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涼性,能熄滅一切煩惱熱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猶如雨澆旱土,能解除我們對愛欲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藥-涅槃是一切被煩惱毒物所苦的眾生安養生息之處,猶如袪除百病的甘露靈藥,能滅除世間一切苦惱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對於一切屍骸沒有愛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樣的遠離煩惱形骸,無所掛礙,這就是涅槃的「無愛憎」;大海浩瀚無際,沒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納百川而不溢,涅槃廣大無邊,也能包容眾生而不壅塞。
大海澄清,是芸芸眾生的生長之地;涅槃無垢,能滅盡煩惱染汙,也是證得大自在、擁有大神力的大阿羅漢的安住處。
大海無法鬥量,泛起朵朵浪花;涅槃也無法計度,叢叢綻生妙華,盛開出種種廣大、清淨、智慧的解脫之花。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維持我們的生命,使身體強壯康健;能證得涅槃的人也沒有老死,能享無量壽,使生命的光輝臻於永恆。
涵攝食物能增加體力,證得涅槃者,亦能增長神通力。 食物可以養顏滋容,使我們容光煥發,涅槃則能美化我們的道德容顏。
食物能解除饑餓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饑餓、衰弱,鎮靜眾生的煩惱和憂慮。
6、涅槃如虛空-涅槃就像虛空,不生、不死、不老、不去,不被征服也不為盜賊所奪,更不被任何東西掛礙。所以涅槃的境界無邊無際,不住一處而遍於一切處,不依一物而為一切物所依,足以讓聖者自由自在行於其中的。
7、涅槃如摩尼寶珠-涅槃就像摩尼寶珠,能放出美麗的光輝,使人人歡喜,滿足眾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希有難得的奇樹,涅槃也如赤栴檀,擁有無與倫比的芬芳,能讓聖者也為之讚歎。
9、涅槃如醍醐-涅槃的味道如何呢?它就像醍醐灌頂,具有道德的美麗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氣,還有美味可口的滋味。
10、涅槃如山峰頂-涅槃又像高高聳立的山峰頂,在風雨飄搖之中也一樣卓然不動,任何的煩惱惡賊都難以攀登。峰頂上土質堅實,所有煩惱、痛苦的種子都不能生長,是完全脫離一切有漏污染的境界。
(四)從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來解說
在佛經裏面,涅槃是有層次等級之分的,如同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的階段,每個學習階段的境界也都各不相同。我現在就把涅槃的種類,按照深淺的層次一一向各位說明:
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位外道,吃飽飯後,就志得意滿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生病的人病好了之後享受安樂,就說他涅槃了;窮苦的人撿到七寶財物,生活舒適起來,也說進入涅槃境了;膽小的人本來畏懼外緣,後來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說是證得涅槃。像這種偏重飽食、健康、財富、依靠之類的涅槃,都是以滿足物欲享樂為主,談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的涅槃。世俗的涅槃因為建立在變化不定的外緣上,所以隨時會消失,會有反效果,享有的時間也很短暫,以前面提到的涅槃十大特性來看,勉強只具備十分之一二而已,這種庸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
2、有餘依涅槃-庸俗的涅槃只是小學程度,有餘依涅槃就是中學水準的涅槃。在有餘依涅槃的境界裏,雖然還有肉體存在,仍有饑寒苦樂,可是,心性能斷盡一切煩惱,不受饑寒苦樂的影響,平靜安然面對人生世事,這就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雖已破除我執、斷盡煩惱,但還不能真正進入無苦的天地,因為還有一個身體在,餓了要吃、冷了要穿,會疲勞、會辛苦,易老、易病,還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但是能證入有餘依境界,就不會因身苦而引起憂愁煩惱等心苦,在證入法性時,也能即身體驗到不生不滅的法味。在世界各地,包括西藏甚至我們臺灣,證得有餘依涅槃的人還是有的。我現在舉出兩位已證得涅槃的人介紹給大家:一個是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葉尊者,他雖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物,但身體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大迦葉尊者奉了佛陀的慈命,捧著佛陀的袈裟衣缽,要等到六十七億年以後,彌勒菩薩降生成佛,龍華三會時,把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交給彌勒菩薩;幾十年前,法國的柏克森博士在雞足山大迦葉尊者涅槃的地方還見過尊者,並且皈依在他的座下。
另外一位是十八羅漢中的長眉羅漢,也就是阿彌陀經中的賓盧頗羅墮尊者,他奉了佛陀慈命,要在末法時期度化癡迷眾生;我在中國的佛教高僧歷史裏,曾經三次翻到有關長眉羅漢的記載,如東晉時候的道安法師就曾經與長眉羅漢對答過,這兩位尊者至今還住世接引大眾,真是希有微妙的事。
3、無余依涅槃-這種涅槃的境界是大學的階段了,這時候,業報已盡,身體亦無,身與心的組合都離散了,不再引發新的身體、新的苦果,而能將自己的真如本性流露於造化之間,與萬事萬物合而為一,無跡可尋,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就是說明這種通天人、合內外的無余依涅槃。
在《增一阿含經》中,曾經記載通天梵志尊者證得神通,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如果有人指著一堆死人的骸骨請他辨認,他只稍略看一眼,就立刻可以斷知這是某人某人的,死於某年某月,絲毫沒有差錯。有一次,佛陀指著一堆骷髏要他辨認,梵志凝神看了很久,天上地下三世十方都辨認過了,就是看不出是誰,也不知死因及往生處所,佛陀才開示他:「這是已經證悟涅槃的人,他的精神已經提升到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的光明世界,能夠無生無死,契理契機,橫遍十方,貫通法界;所以,你無法從他遺留下來的骨灰中辨識出來,因為他就是東方世界普香山的南優陀延比丘!」可見證得無余依涅槃的阿羅漢,是無法從肉身滅處來指認的,因為他早就業盡報息,完全不受凡身牽系掛礙了。
4、大涅槃-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如來的法身。勝鬘經中說;「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的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法華經》裏面也有一段闡釋解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說過了上面四種涅槃的層次後,我還要順帶講說一下唯識家所講說的四種涅槃。這四種涅槃是:
1、自性清淨涅槃-一切的法相真如,雖然會受外在的影響而有污染的情形,但是法身自性是清淨不變的,具有無數無量的微妙功德,可以無聲無滅,澄明虛空,一覽無遺。這個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萬物眾生平等共有的,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任何人都可以不假外求的證得這個清淨自性。
2、有餘依涅槃-與前面所說的有餘依涅槃相同,這時真如已脫離煩惱障,雖然還有微苦所依未滅,但是種種煩惱都已經了斷,不再受眾苦交迫了。
3、無余依涅槃-能出離生死輪回苦海,煩惱既斷,余依亦滅,所有微苦皆已離盡,和前面講的「無余依涅槃」相同。
4、無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一般,此時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而應化世間,圓融無礙。因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會貪著於涅槃境界的安樂,而能觀照眾生疾苦,倒駕慈航,常為眾生的依怙。有了真實的般若智慧,必然不會沾滯於生死輪回的空假,而能覺知諸法的虛妄,引導迷津,常為眾生的明燈。經上說:「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能夠證悟無住涅槃,就能悲智雙運、染淨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樣,包容一切而不自以為包容,擁有一切而不自以為擁有,這種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薩不住一法而善運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從以上各種涅槃的層次,可以瞭解涅槃的境界並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證得,如釋迦牟尼佛三十歲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早已證悟了涅槃,只是還有身體的依報在,為有餘依涅槃;八十歲在娑羅雙樹下寂滅證入的是無余依涅槃;而佛陀五十年間行化各地、接應群機,過的是無著無染的無住涅槃生活,這種住而不住、應化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大涅槃。
我們講完了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以後,為了使各位能更深一層的了脫塵勞、求斷嗔恚,我接下來還要講「涅槃之後安住在哪里?」
二.涅槃之後安住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我們眾生住在世間,住在五欲六塵的煩惱裏,住在夜眠八尺的房子裏,可是大家知道涅槃之後的菩薩、羅漢住在哪里嗎?佛經裏面說:「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就是說涅槃的菩薩是在虛空之中。各位一聽到住在虛空之中,心裏也許立刻就會想到「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消失了」的那種虛空,心裏會感到害怕?不要怕!因為對證悟涅槃的菩薩來說,這個虛空是無所不在的空,無處不有的空,無相無不相的空,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那種千古亙在常存的空,住世時是一種清淨滿月的人格,出世時是一種自在明星的天慧;你如果懂得涅槃,那麼,虛空宇宙之間,無處不為你的法身自性所遍滿,畢竟空的境界,就是「處處無家處處家」的安住之所。
佛經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段典故:有一次,唐順宗問佛光如滿禪師佛涅槃後的情形說: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無住,佛今在何處?」禪師就回答他: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意思就是說:佛的法身遍滿虛空,理體常住於清淨真如海裏,是無為而為,無住而住的,不可以一般識見忖度。而唐順宗不瞭解「無住而住」的涅槃境界,就繼續問禪師: 「佛向王宮生,佛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皈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ysbh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