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标题: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语体释探(六)(草稿) [打印本页]

作者: 霖然    时间: 2011-3-5 09:04
标题: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语体释探(六)(草稿)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0364aa0100ptq4.html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ecielcyan



【本系列文章纯系草稿,尚未核定,刊出以资方家斧正,并非教授禅法。内容随时有增补更改,请随时关注。可关注博客以及时获得资讯。】




 第二通释禅。三翻并对因果。所以者何。
  如思惟修。虽言据因亦得对果。何以故。定中静虑即是思惟。乘上益下。故名为修。此可以数人九修中乘上修义为类。故于果中亦得说思惟。
  因中亦得说定者。如十大地心数。散心尚得言定。何况行者专心敛念。守一不散而不名定。故知因中亦得说定。因中亦得名功德丛林者。因中功义前已说之。由运功故即成行因之德。果中德义说亦如前。所言功者即是功用。果上有寂静离过。神通变化益物之用。故名为功。因之与果悉是众善功德之所成故。通言功德丛林。
  复次诸经论中。翻名立义不同。或言禅名弃恶或言疾大疾住大住。如是处不同。不可偏执。
【语体释】
  其次通释禅的意涵。以上三种翻译都与因地与果地相对应。为什么这样说呢?
  像是“思维修”,虽然说有因地的意思,也可以对应果地。为什么这么说呢?禅定的静虑就是思维。在果地中增益之下的道,因此可以说为修。这可以用说一切有部[1]修习九无间道[2]中,乘上所修义来作为例子。因此在果地中也可以说思维。因地中也可以说禅定。
  如同十大地心数[3],散心[4]都可以说得定,何况行者专注一心,收敛念头,持守一境却不能称为禅定?因此知道因地中也可以说是禅定。因中也可以叫做功德丛林。因地中的功用义之前已经说过,由于使运功用就成为了行持因地的功德。果地中的德行义也如同之前所说。所说的功就是指功用,果地中有寂静而远离过失,神通变化利益众生的功用,因此可以叫做功。因地与果地都是众多善法功德所成就的,通名功德丛林。
  又经论中,翻译的名字和所蕴的意涵都不尽相同,有把禅叫做弃恶,也有叫疾,大疾,住,大住的,像是这样不同的地方,不可以偏执一方。

注释
1:数论之“数”,含有二义,一为“慧数”,另一为“法数”之义。就慧数之意义而言,于三藏三学之中,说一切有部侧重于“阿毗昙”,故又称毗昙宗,其所诠显之义即为断惑证理之慧学,而此宗宗义所特重之“心所有法”于旧时亦称为“心数”,由是可见此宗以“慧数”为本,故其论藏之名称亦称为数论。若就法数之意义而言,说一切有部判立七十五种之法数,且其宗义亦为佛教法数之根本,故其所说之法或所宗之论藏称为数论。
 自南北朝时代至初唐期间,佛教界习将成实宗之诸师称为“论家”,地论宗之诸师称为“地师”,摄论宗之诸师称为“摄师”,准此,遂将毗昙宗之诸师称为数家、数师、数人。
 又印度六派哲学中成立最早之一派亦称为数论,其宗义以分别智慧而计度诸法,并从而立名论说,其宗派名称虽与此小乘毗昙宗相同,然教义旨趣则迥别,故历来佛典中多称之为数论外道以简别之。
2:指正断烦恼位之九无漏道。又作九无碍道。间即碍或隔之义,谓观真智理,不为惑所间碍(隔)。烦恼尚存,于后念得择灭之理,故烦恼与择灭间更无间隔,称无间;由此至涅槃,故称道。三界分为九地,九地一一有修惑、见惑。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断之,每断一品惑,各有无间、解脱二道。即正断烦恼之位为无间道;断后相续所得之智为解脱道。修惑于各地立有九品,故能对治之道亦有九品,称九无间道、九解脱道。又无学之圣者,练根转种性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
3: 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缘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对法能有所分别、简择。七、念,对所缘之事铭记不忘。八、作意,警觉之义;能令心警觉。九、胜解,即殊胜之解;对境而产生印可审定之作用。十、三摩地,又作等持、正定,即使心专注一境。此十法遍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之心品而与之相应,故称大法;此大法之依地为心王所有,故称大地法。唯识宗将以上十法分成五遍行、五别境两种,一、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与一切之心、心所相应,故称遍行。二、五别境即欲、胜解、慧、念、三摩地等五法缘各别之境而生,故称别境。见《俱舍论》卷四、《百法明门论》等。
4:指散乱之心;即心驰骋六尘,散动而不能止住一处。为“定心”之对称。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七中):“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毒逾蛇舌。”又相对于“聚心”而言,俱舍论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五下):“毗婆沙师作如是说:聚心者谓善心,此于所缘不驰散故;散心者谓染心,此与散动相应起故。西方诸师作如是说:眠相应者名为聚心,余染污心说名为散。”此外,以不住于定心而念佛诵经,称为散心念佛、散心称名、散心诵法华。(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九○、成唯识论卷三、卷四)

  第二翻释不共名。不共名者。即是波罗蜜。亦为二意。一者翻名。二者解释。
  就第一翻名中。略出三翻不同。一者诸经论中。多翻为到彼岸。二摩诃衍论中。别翻云事究竟。三瑞应经中。翻云度无极。
  第二释此三翻。亦为二意。一别二通。此皆对事理名义。
  第一别释。言到彼岸者。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菩萨以无相妙慧。乘禅定舟航。从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约理定以明波罗蜜。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萨大悲为众生。遍修一切事行满足。故摩诃衍云。菩萨因禅能究竟众事。禅在菩萨心中。名波罗蜜。此据事行说波罗蜜。言度无极者。通论事理。悉有幽远之义。合而言之。故云度无极。此约事理行满说波罗蜜。
  第二通释三翻。并得同对事理俱随缘化物。故立异名。所以者何。若言无相之慧。能度生死故为理行者。今言理中。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岂论无相之慧能度生死。终是就事作此说也。事究竟。亦是从理立名者。若缘理而起事行。当知说事究竟。亦是约理名波罗蜜。度无极亦未必一向就事理。无极名波罗蜜。所以者何。诸佛随缘利物出没不定无极。或时对事。或时对理。岂有定准。当知三名理事互通。未必偏有所属。余例可知。释波罗蜜义。至下第十结会归趣中。自当广明。
【语体释】
  其次翻译解释不共的名义。不共的名义就是指波罗蜜。也有两种意趣,第一种是翻译,第二种是解释。
  就首先翻译名字之中,大略引出三种不同的翻译。第一种,诸经论中,大多翻译为到彼岸,第二种在大智度论中,别译为事究竟,第三种在瑞应经[1]中,翻译为救度没有边际。
  第二是解释这三种翻译,也有两种意趣。一种别释,两种通释。这都是对事理来名目它的意涵。
  首先是别释。称为到彼岸的,生死是此岸,而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间的河流。菩萨以无相的妙慧,乘着禅定的舟航行,从生死的此岸,到于涅槃的彼岸。因此了解是约理定而来解释波罗蜜。称为事究竟的,这是根据事行来说波罗蜜。也就是菩萨的为了众生而生大悲,遍满修习一切的事行得到满全。因此大智度论说:菩萨因为禅定,才能究竟一切的事。禅在菩萨的心中,名为波罗蜜。这是根据事行来说波罗蜜。称为救度没有边际的,通论事和理,都有悠远深刻的涵义,归纳来说它,因此叫做救度没有边际。这是约事理的两重行满来说波罗蜜。
  其次,通释三种翻译,它们都与事理对应而都能具备随缘化导众生的功德。因此立了诸种的异名。为什么这样说呢?像说无相智慧,能度生死,因此称为理行。如今所说的理体中,有所觉悟与无所觉悟者,体性与现象还是这样。怎么能说无相的智慧能度生死呢?终究是就事体而作这样的讲说。事即究竟,也是从理体立名的。像是缘系法理而起发事相的行持,应当知道就是所说的事究竟,也就是从理上来说波罗蜜。救度无边际也未必一向专对事理两重。没有边际名为波罗蜜。为什么这么说呢?诸佛随顺因缘利益众生,出没不定而没有边际。有时而针对理,也有时而针对事,哪里有一定的标准?应当知道三种名字在理事上互相融贯,并不一定有偏属的意思。其他的按照这,也就可以知道了。解释波罗蜜的含义,到了之后第十章结束汇归根本归趣之中,自然会广所明了。

注释
1: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木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二、古今译经图纪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二)
我的更多文章: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ysbh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