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标题:
般若空不空--佛法的根本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慧愿
时间:
2010-8-2 19:55
标题:
般若空不空--佛法的根本
缘起性空与三法印
宇宙万事万物(万有)究竟从何而来,此中包括宇宙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等起源问题在内,为古今中外一切哲学科学所研究之根本问题。综合古今中外各家各派学说,对此问题之回答,概括言之,无非两种:一种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由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所组成,如古哲谓为是气、是水、是火等等,今日科学家谓为是分子、原子,乃至基本粒子,已研究进入夸克层顶部。一种认为宇宙万有都是由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转化而成,如古哲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印度婆罗门教谓为大梵天所化,西方基督教谓为上帝所造,伊斯兰教谓为真主安排,乃至西哲今日谓为自然法则等等。这两种学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万有来源都有一个"第一因"。但无论如何穷诘,实在没有一个真正"第一因"可得,因此佛法讲宇宙万有没有"第一因"。正因为没有"第一因",时间才能无始无终,空间才能无边无际。然则宇宙万有究竟从何而来,从何而生。佛法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就是" 由缘而生",任何事物,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即产生该事物的条件(缘)具备了,该事物就产生而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产生而存在。凡是缘生的事物,就必然具备下列三个特点:(一)、缘生事物不可能离缘而存在,也就是没有脱离它产生条件(缘)的独立自主性,这就叫无自性,佛法谓为无我。(二)、缘生事物都是随缘运动着变化着的,不可能脱离它产生条件的变化而保持不变性,这就叫无永恒性,佛法谓为无常。(三)、凡是缘生事物都必然随着它产生条件的规律,回归到它应该回归的地方去。也就是按照它自身规律而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和生、老、病、死的,这叫做寂灭性,佛法谓为寂静。概括缘生事物这三个特点,就是佛教小乘的三法印:(一)、一切无我;(二)、诸法无常;(三)、涅槃寂静。所以佛教特别重视"缘起偈",也叫"缘生偈"、"法身偈",佛教建塔造像,安藏开光,必将此偈供奉其中,视为法身舍利。偈曰:"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大乘一法印
佛教发展至大乘,将无我、无常、寂灭归为空性,即无自性、无永恒性、寂灭性,均是万有实相空性之表现。故将三法印演进而为一法印即一实相印,这一实相,就是性空。以是空性,成就万有一切。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但是不能执空,以为真有一个空,则又是自性不空了。所以"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人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所以"空不空"的般若实相,就是万事万物的本体,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般若。唯是般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为空不空。这就是佛法。佛法究为何物?从佛法本身而言,若说皈依、受戒、灌顶等等是佛法,则释迦未生前,印度婆罗门教早有此等仪式。若说轮回、业力解脱等等之名义是佛法,则佛教未诞前,印度古典籍如《吠陀》、《奥义》诸书以及印度外道早有此等名义。若说瑜珈、禅定、护摩、修法是佛法,则佛法未传前,印度宗教、学术早就有此等修行。佛法本身可说一无所有,可说没有一点东西。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佛说他一字未说。若有人说佛说法,此人即是谤佛。佛法不但一无所有,没有一点东西,就连这"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有",连"没有一点东西"的没有也没有。这"一无所有"的"一无所有",这"没有"的"没有",翻过来就是"无所不有"。这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义的般若。一切外道仪式、名仪、修法等等,归于般若,都变成佛法;一切佛法之修持、教化、仪轨等等,离开般若,都变成外道。如此说来,宗教根本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宗教;哲学证入于般若,便是佛法之哲学。若论佛法本身之"一无所有"和"没有",岂只非宗教非哲学,简直就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因为佛法本身是"不立一法,不破一法",而又是"有法皆立,无法不可破"的,是"泯四句、绝百非"的,即是"一无所有"而又是"无所不有"的,是"一贫如洗"、"一寒彻骨"而又是"华严富贵"、"重重无尽"的,是能断金刚而又是理趣实相的。说佛法是宗教可,说佛法是哲学也可,说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或者说亦宗教亦哲学也无不可。翻过来说,说佛法是宗教不对,说佛法是哲学也不对,说佛法是非宗教非哲学,或者说亦宗教亦哲学,也没什么对。此非朦胧瞒旰,也非圆滑诡辩。说它唯心,它却物在;说它诡辩,它却辩证;说它神秘,它却现实;说它迷信,它却真理;说它性不确定,它却恒常如实,确定无疑;说它无质规定,它却其中有物,真实不虚;说它相对主义,它却一实中道,不落两边;说它彼岸两重,它却二世圆融,不即不离;说它唯我神我,它却众同真如,非局自体;说它灵魂有神,它却缘起性空,否认造物;说它胜义有,它又自性空;说它毕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无第一因,才正是佛法之真实,才正是佛法之圆满,才正是佛法之具足。这就是"空不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不空"。
般若的体相用
般若之体相用空,如表所示:
《般若的体相用》配图一
|
配图二
(请点击链接文字查看大图)
缘起差别
佛教大小乘,显密教,无不宗"缘起性空"之旨,然各宗各派对于万有之开展、生起之缘因及所现之现象,认识不同,而说法及教义也因之而不同。如小乘认为宇宙中生灭之法,皆自业自得,不外谛缘二种。因贪瞋痴三毒役使六识,所造之业势力,令生死苦报连锁不停,故称三毒之业为染法之本。既因三毒造业之缘,而感起轮回三界之业,故名业感缘起。其所现之相,即有为无为,总为七十五法。大乘相宗,则云业有间隔,而保持此业不绝者,均系阿赖耶识含有万有种子之故。故一切万法,皆因因生无始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中受烦恼及业薰习,成诸法之种,次第变异成熟,而招现行之果,故名赖耶缘起。其所现之相,即五位百法。大乘性宗,则依无明为缘,薰习真如心体,忽然而起,万有差别,所谓如来藏随缘成一切法,而如来藏自体不变,故名如来藏缘起,其所现之相,亦会归真如,故又名真如缘起。如《楞严经》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五阴六入,皆如来藏,非因缘,非自然性也。"一乘圆教,则谓一切色心诸法,具六相十玄之妙,即有为无为诸法,无单独成立者,说一法即成一切法,以彼一切法为缘,而起此一法。而彼一切法,若少此一法为缘,亦不得起,即万有各种皆缘于万有而起,此种立即互入,全体无碍,重重无尽,即法界缘起也。密教则认为一切色心诸法皆六大所成。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前五大为物质,后一大属精神。精神不离物质,物质不离精神,物质可转化为精神,精神亦可转化为物质,互遍法界,各不相碍,而随因缘之聚散离合,成一切万有诸法,故名六大缘起。此六大之总体,地坚、水湿、火暖、风动、空无碍、识了知,总兹六德,曰一法界。而六德所成之差别事物,历然不爽,曰多法界,此与法界缘起之义实质相同也。其对于现相诸法,则以四种曼荼罗概括之。如表所示:
配图(请点击链接文字查看大图)
性空侧重
就性空而言,佛教大小乘、显密教因当机不同,弘法有所侧重,因而阐扬般若也不尽相同。如表所示:
配图(请点击链接文字查看大图)
佛法之根本在般若,般若之根本经典在玄奘所译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而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萃又在第九分〈能断金刚分〉及第十分〈般若理趣分〉,即《金刚经》与《般若理趣经》也,而此二经之纲要又在一卷通摄三乘圆融大小显密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金刚经》侧重讲般若之用,即观照般若,从圆满佛法空不空上明空,《般若理趣经》侧重讲般若之体,即实相般若,从圆满佛法空不空上明不空。而《心经》圆融观照实相,从圆满佛法空不空上明空不空。
佛法的真理就是般若。般若是平等的,以行愿境不同而有果位之不同。无我为人而行般若是大乘,只知自利而行般若是小乘。修显了实相般若是显教,修秘密理趣般若是密教。在生活中了生死是世法,在了生死中生活是出世法。般若是圆融的,所以佛法是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的。它是教导所有众生都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转化五浊恶世为人间净土。所以佛法的真正了义是积极的,入世的,它的本质精神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有一不成佛,我不成佛","度尽六道众生,而无得度者"。这是彻底无我为人的大乘菩萨道,是究竟缘起性空的般若法。所以佛法讲般若是空。又是不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之空不空。真空而妙有,有体有相有用,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有花有月有楼台。圆满具足,真实不虚。妙有而真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强名之曰般若。不可言说而说之者,皆譬语也。故一切经论皆是譬喻,一切印相皆是表法,不可执著。特别是密教,是讲佛果之实相,明佛果之境界,更是不可思议。一定要坚持三昧耶戒的"不应远离菩提心,不舍正法不邪行,于一切法不悭吝,不得不饶益众生"这四条根本原则修行,经大阿闍黎允许入坛灌顶修学,方可深入金刚密乘,修学事相。
欢迎光临 琉璃光 - 傳統醫學論壇 (http://ysbh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